俄罗斯军乐胜利日歌词及中文译文
这首进行曲原是一首军乐曲,创作于1912年,是为“送郎上战场”的所有巴尔干妇女而作。当时巴尔干发生政治危机,巴尔干各国掀起了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争取自由的斗争。作者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伽普庚当时是沙皇军队的一名司号手。
到了国内战争年代,这首进行曲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因为它流传极广,白军和红军都用它的曲调来各自填上新词——白军号召为永世基督的俄罗斯而战,红军则号召在托洛茨基的指挥下与旧世界决一死战。但是,在国内战争结束之后,这首曾被敌对双方都利用过的乐曲从此被打入冷宫。
20年代初,阿伽普庚受聘为唐波夫省全俄肃反委员会乐队长,1922年,他和乐队被调至莫斯科,从此他一生和部门的军乐队联系在一起。
卫国战争开始后,在1941年11月7日的红场检阅中,由阿伽普庚指挥莫斯科卫戍部队的混成乐队。《斯拉夫妇女送行曲》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是在《雁南飞》,这部影片获得了许多国际电影节奖。
1964年,这位没受过专业训练的、自学成材的音乐家去世。
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元首聚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军乐队就轮番地演奏《斯拉夫妇女送行曲》和《胜利节》。
它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苏军战士,告别亲人奔赴前线.在北起巴仑支海,南至里海宽达2000多公里的漫长的战线上,苏联红军为了祖国进行着拼死的抵抗.
这部作品原是一首没有歌词只有题目的军乐曲。但很快就有人争相为它填词,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填词版本。相对于以明快、乐观的大调作为基调的一般进行曲而言,阿氏的这首作品无异特色鲜明:它以降E小调贯穿全曲,一开始就给人以某种悲怆的感觉,但旋律激动人心,声声催人奋进;既表述了凄婉的离别之情,又预示了这场正义战争必将战胜邪恶。乐曲在阿氏所在的第7骑兵团首演后,立即得到俄国和巴尔干、东欧各国的军队和民众的热烈欢迎,纷纷演奏演唱。特别在俄罗斯,它几乎是家喻户晓、巷陌皆闻。老百姓大都亲切地称它为《斯拉维扬卡》,也就是“斯拉夫女人”的意思。由于它主要是在沙俄军队中演奏和演唱的,爱国主义往往和维护皇权搀和在一起。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不少填词就直接歌颂起沙皇俄国来。特别是当国内战争一开始,有的填词把矛头直指被称作“叛逆者”的红军。所以,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整个苏维埃年代,直到赫鲁晓夫“解冻”,这首曾为白军所传唱的乐曲在公开场合是被禁演、禁唱的。
阿伽普庚本人在国内战争年代参加了红军,1918年在红军第1骑兵团组建了铜管乐队,参加过明斯克等城市的保卫战。国内战争结束后,阿氏于1920年回到唐波夫,担任当地安全部门军乐队的领导工作。1922年夏末,阿氏和他的乐队奉命调到莫斯科,阿氏出任国家政治保安局的一个军乐团的艺术指导和指挥。
1924年,阿伽普庚率他的乐队参加了列宁的葬礼。卫国战争甫始,阿氏出任捷尔任斯基独立摩托化步兵师军乐总团团长。
1941年冬,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严峻形势下,斯大林毅然决定在11月7日按惯例在红场举行传统的阅兵式。奉命担任阅兵式混合乐队总指挥的就是阿伽普庚。受阅士兵聆听完斯大林的讲话之后,在军乐声中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翻译大师薛范堪称完美地配译成了中文并于1997年结集出版。从此,《斯拉夫送行曲》就在中国大地落户了。
苏联解体后,尽管各种政见南辕北辙,但《斯拉维扬卡》作为一首优秀的俄罗斯爱国主义的乐曲却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和追捧。在盛大的日子里,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会奏响《斯拉维扬卡》,但一般都不带歌词———这似乎是在说明:乐曲的感人之处,它的生命力,确实更是在歌词之外。在1995年和2005年世界各国政要云集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的两次庆典上,都几次奏响了《斯拉维扬卡》。2000年曾有人建议把它作为俄国国歌。与此同时,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都演奏了它,并给予了好评: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知名的进行曲之一。
中文歌词
瓦.阿伽普庚 曲
维.费奥多罗夫 填词
薛范 译配
这一首进行曲振奋人心,
忆当年侵略军压边境,
战士们别家园,登上列车,
这首歌伴他们去出征。
四一年唱着它保卫莫斯科,
四五年唱着它进柏林,
俄罗斯站起来,万众一心,
多少年经风雪、历艰辛。
假如 有一天
敌人来进犯,
我们 为祖国
奋起投入神圣战争——战争!
田野麦浪滚滚,
祖国大步向前进。
战胜那灾难,
赞美那劳动,
保卫住幸福和安宁;
战胜那灾难,
赞美那劳动,
保卫住幸福和安宁——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