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医爱医,从我做起,该怎么做?

《基本医疗卫生与 健康 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0年6月1日实施。该法提出,全 社会 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就在此前几天,北京民航总医院暴力伤医事件又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

暴力伤医事件在国内屡见不鲜,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医疗正常秩序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暴力伤医事件表面上看是医患关系的极端体现和医患信任的解体瓦解,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无情冷漠和敬畏缺失,更是对法律法规的极度漠视和无知践踏。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患者如此,医务工作者同样如此。作为患者,在就医就诊时应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科学照护;作为医务工作者,其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必将为世人所唾弃,也将为法律所惩处。

患者和医者,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如何建立医疗信任,笔者认为,只有尊医重医,才能爱医护医。

尊医重医,就是要尊重医学规律。医疗事业是为人类 健康 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时刻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是神圣而又伟大的。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其之所以如此受大家追捧,是因为它反映了医学的基本规律和职业要求。医学是一门科学,能够护佑人民生命 健康 安全,但医学也不是万能的,有时是无法医的。治疗疗效的出现,有时可以做到药到病除,有时却不见得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特别是随着 社会 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还有许多医学难关需要去攻破,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 健康 生活的向往目标。医疗技术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每一个人只有对医学规律有充分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医学认知观点,才称得上尊重科学、尊重医学。

尊医重医,就是要信任医学精神。 健康 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呵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 健康 安全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捍卫人民生命 健康 的初心古已有之,现在仍然在践行。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 健康 服务,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好医生。正是这种精神,广大百姓才愿意将 健康 托付医生,将生死交由医院。这种生死相托,是建立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之上。在第一个中国医师节,《我把 健康 托付你》的歌让无数人动容:“你练第一针、是扎给自己,还是至爱的亲朋?才让我的痛减轻。你的好医术、凭勤学苦练,也是世代的传承?只为人间少疾病,你的心我会懂。”这种 健康 所托和性命所托,是对医学精神最好的诠释、注解和信任。

尊医重医,就是要爱护医务人员。“医护工作者的事业是最高尚、最神圣的”。医务工作者是国民 健康 的守护神,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从2010年玉树地震到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甘肃定西地震......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只要国家有召唤、人民有需要,医务工作者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到最前线,在灾难和危机面前,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妙手仁心演绎出一段段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医务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在危急时刻,却能挺身而出,这不仅仅是责任,更是高尚品质的体现。只有让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价值得到体现,医务工作者才能有动力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勤奋工作,才能为开创我国卫生 健康 事业新局面汇聚更多力量。也只有爱护好广大医务人员,才能为广大百姓生命 健康 保驾护航。从某种程度上说,爱护医者就是爱护医疗保障体系,爱护医者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健康 。

医者和患者,既是 健康 ***同体,也是命运***同体。作为医者,只有坚守技术与人文并举、智慧与美德双馨的传统,坚定信奉人道主义的职业理想,恪守救死扶伤的职业价值,遵循病人利益至上、 社会 效益优先的精神,才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尊重和理解。作为公民,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尊重医学、尊重医生,既是 社会 公德,也是个人品德。作为医院,要用人性化的服务流程、透明化的价格体系、精湛的技术水平,实现医患关系和谐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医重医、爱医惜医, 社会 才会和谐,百姓的 健康 才有希望。

这很难说,待别人的态度和对自己一样,人类的德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