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个“曝光”,15万孩子的噩梦还会持续很久。
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见过这样的孩子-
他们经常在阅读和写作中出错,所以他们不能流利地阅读文章,并且很难做作业,他们的考试成绩总是垫底...
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学困户”;
在同学眼里是“天生的傻孩子”;
在父母眼里,他们是“无助的傻瓜”...
但你知道吗,这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可能并不是懒惰、愚蠢、勤奋,而是患有一种叫做诵读困难症的生理缺陷。
简而言之,阅读障碍是大脑对视觉和听觉信息的综合处理不协调而导致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主要包括:
该病发病率特别高,欧美等字母文字国家发病率为65,438+05%,中国等象形文字国家发病率约为5%~8%。
也就是说,在我国,每12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者;目前,我国约有15万儿童患有阅读障碍。
但遗憾的是,“阅读障碍”在中国很少被提及;学术界对阅读障碍的研究也比较晚,没有建立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法;普通人即使遇到这样的孩子,也不会想到向相关专家求助。
今年年初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了阅读障碍儿童的世界,以及这些家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它是“我不是一个愚蠢的孩子”。
这部纪录片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的范和他的妻子共同执导。它由三集组成,每一集都是关于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2017年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范了解到了阅读障碍儿童家庭的故事,当时就深受感动。
之后,他和妻子李瑞华花了三年时间追踪并拍摄了其中的三部。
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来巨大反响,就连严苛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9.2的高分。
有家长看完纪录片后发现,女儿因为诵读困难,每次考试都浑身发抖。当晚她向女儿道歉,母女痛哭言归于好。
另一位为这部纪录片制作海报的设计师找到导演范说:“这是你拍的吗?我就是。”
和范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想发出呼吁,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诵读困难,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接受他们的差异,敬畏生活。”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即使有些孩子读写有困难,也不代表他们是“笨孩子”。
诵读困难,对孩子来说是很多障碍。
一般来说,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比普通孩子更聪明、更能言善辩。
纪录片第一集里的学校就是这样的孩子。
生于北京,六岁入学前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
他不爱哭,也不爱闹。性格活泼外向,交际能力特别好。他可以和任何人说话。
直到进入小学,各种问题才逐渐显现出来。
刚开始,他只是上课坐不住,时不时心不在焉,玩着手里的小玩意;
下课后,我经常玩到忘记回教室。最严重的时候是学校调监控找他。
这种情况下,老师建议家长带学校去医院检查。
结果显示,该校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但智力水平没有问题。
听到这个结论,学校妈妈暂时松了口气。
她找到了一款运动打卡App,希望通过让学校加强锻炼来促进多巴胺分泌,减少多动症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症并没有得到缓解,学习问题反而越来越明显。
一年级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考试都能拿到双百或者90多分。只有学校一直在及格线上下挣扎。
二三年级的时候,别的同学都能写作文了,学校花了整整一个上午,却连20个字都写不出来。
现在连学校妈妈都着急了:孩子怎么了?
经过医生的推荐,他们母子找到了北师大心理学系舒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原来学校学习成绩差不全是因为多动症,而是因为典型的诵读困难。
就像色盲不能解码颜色一样,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解码文字的能力也很弱。
在他们眼里,“那些文字在闪烁,黑白分明。”
所以,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校对人员往往会看错别字、漏字、序号,需要依靠联想来判断词语和表达的意思。
而且不仅阅读有问题,写作也很难。
因为记不住字形和笔画,学校只能“画一瓢”,记住哪个“画”笔画,把字拼起来。
因此,他经常拼错单词和颠倒偏旁部首。到现在,他都记不住高一高二学过的所有汉字。
更麻烦的是,受阅读障碍影响的不仅仅是语文,其他需要阅读题的科目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在数学重灾区,他经常混淆分子和分母,分不清清楚的数字和被除数,不会用已经教了一百遍的公式...
这让家长不敢轻易查学校的作业本,生怕看到的全是错题,分分钟血压飙升到180!
为了帮助学校提高成绩,爸爸妈妈轮番上阵,连清华毕业的奶奶也加入了补习阵营。
但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这种单方面的灌输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逆反情绪。
结果如片中所示,一方面我相信滴水石穿得更好,妈妈每天陪着儿子死到半夜12;
一方面,有学校饱受挫折,压力大到厌学,宁愿在学校玩也不愿回家;
而那些教不完的作业,比如新单词,写不完的文字,最终成为一个又一个导火索,让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演绎着鸡飞狗跳,宝宝叫妈妈的日常...
孤独和误解是要面对的最大困境。
作为阅读障碍者,这些孩子不仅要承受学业压力,还要面对周围人的误解和偏见。
他们经常被贴上“差生”的标签,被父母责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我不是傻孩子》中的三位主人公肖群和若兮都有相似的经历。
第一集的学校被同学指指点点,骂“垃圾”,被很多话欺负。
第二集里的肖群甚至不想回忆被伤害的过去。
第三集的若曦被老师直接骂得自闭:“为什么别的孩子进步了,你却越来越差?不想学就别学,让学校开除你!”
放学回家,她吓得开始发高烧,情绪低落,在沙发上默默哭泣,再也不敢去上学。
这些误解和偏见就像刀子一样,扎在诵读困难儿童的心里,让他们千疮百孔的心灵更加孤独和敏感。
影片中最令人痛心的是第二集中的肖群。
据说肖群的家庭氛围更轻松,他父母的经济状况更富裕,他也比其他两个孩子幸运得多。
为了摆脱应试教育的压力,开始全新的生活,父母将肖群转学到外地一所创新的私立学校,并给他改名为“肖群”。
但是肖群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即使成绩在中上档次,他还是不肯轻易放过自己。
一个新单词要连续抄18-30遍,反复背单词的形状和意思,还是记不住。
在这种时候,肖群煞费苦心地在墙上挖洞,以发泄他内心的不满和仇恨。
他讨厌自己的失望。“为什么别人一眼就能记住,我却要记住四五十遍?”
为了加深记忆,肖群想出了一个近乎自虐的学习汉字的方法——用笔在胳膊上“刻”字。越是痛苦,他记得越牢。
由于读写速度较慢,肖群从音乐课、表演课等其他科目偷时间写作业,一度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不满。
他常说:“你必须在一个地方不如别人。你必须悲观,才能继续努力练习。”
他知道他的同桌丹阳是一个校长,每次考试都能轻松获得第一名,但他还是忍不住要和别人比较。
有一次,肖群看到丹阳的作文写了两页,很羡慕。回来后,他给老师发了十几条短信,询问写作方法。
虽然老师认为肖群写得很好,但他会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
吉他课上,肖群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咬紧牙关,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忍不住流下委屈的眼泪。
下课后,其他同学都在休息和演奏,只有肖群还在一丝不苟地打着拍子,反复练习咏叹调。
幸运的是,好事多磨和肖群的阅读速度已经赶上了同龄人。
但正如肖群的父亲所说,人类的喜怒哀乐并不相通。“如果你不在他的位置,你就无法理解他的痛苦。
所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是,当他独自面对那些残破的篇章和闪烁的文字时,他是如何在悲伤、焦虑、彷徨和无助中独自战斗的...
克服障碍需要更多的爱和接纳。
我母亲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不担心他的未来。我知道慢慢长大后,他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长处在社会上活得很好的。
我想不通的是现在。我不能忍受一次又一次的作业和考试。"
舒华教授也说过:
“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最困难的阶段是小学。只要你帮他们熬过来,跟着大家走,就不用太苛求。当他们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和大学,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窍门,用其他策略来应对阅读障碍。这时候他们的特长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但问题是,在现有的应试教育环境下,重复的考试排名和作业压力,以及同龄人之间的竞争,都会让家长焦虑。
纪录片第三集的主角若曦就是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中。
如果西西没有学校那么叛逆豁达,没有肖群那样宽松丰富的成长环境,她出生在河北的二胎家庭,有个中学妹妹在上面。
更糟糕的是,如果姐姐是超级学霸,她从来不用担心父母的学习,还经常拿奖拿到手软。
相比之下,若兮就是典型的学渣。
从一年级开始,她的语文成绩只有五十分和三十分,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到九、十点做作业。
面对阅读障碍带来的学习问题,若兮的妈妈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的心态,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小女儿身上。
一次教不了,可以教两次。如果教不了两遍,可以教三遍。如果汐写作业写到什么时候,她会在那里帮她...
有时候看到汐躺在桌子上不肯好好做作业,气得拿棍子打女儿的背,或者把纸撕成碎片。
结果母女一个痛哭流涕,另一个默默坐在沙发上,只等父亲缓和矛盾。
但是,任何一个有学龄儿童的老母亲,可能都经历过这种家教的痛苦。
没过多久,若兮的妈妈因为过度焦虑和压力,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风湿性免疫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这件事给家里带来了很多变化:爸爸辞职在家,给若兮做专职司机和作业辅导。
如果你兼顾学业,就会有意识地承担一些家务。
妈妈虽然不忘关心若曦的学习,但也因为女儿的病,逐渐接受了女儿的阅读障碍。
随着家庭越来越温馨和谐,若曦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起色。
期末考试,她第一次各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语文78.8,数学87,英语80。
为了鼓励女儿再接再厉,父亲做了一大桌好菜,母亲亲自给若兮颁发了证书。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种进步的背后,不仅有女儿的不懈努力,更有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其实除了偶尔的失控和冲突,影片中的三组父母对孩子都是非常包容和支持的。
学校妈妈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让儿子更好地展示自己,避免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被误解和孤立。
肖群的母亲直接辞职去陕西陪伴儿子。从那以后,她和家人过着双城生活。
西西妈妈怕女儿长期失意,就报了舞蹈班和绘画班,让她在学习之外通过特长展示自己,结交更多的朋友。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慢慢克服阅读障碍,才能长期进步成长。
消除障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仅仅依靠家长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专业机构、学校、教师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
如果你意识到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求专业机构的诊断和干预。
在影片中,学校、肖群和若兮都找到了一个由北师大教授舒华领导的针对有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团队。
虽然国内没有标准化的诊断和干预方法,但是这个团队通过案例研究,找到了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
比如针对每个孩子在阅读、拼音、单词方面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以游戏为主的训练计划。
比如通过字论教学法讲解汉字的结构,通过梳理汉字的家族,建立字体与字义的关系,从而帮助孩子学习汉字。
其次,遇到一个真心接纳和帮助孩子的老师,或者找一个环境相对宽松不仅仅是学术的学校,也是很重要的。
学校的班主任余老师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有一次,学校史无前例地在课堂小考中得了满分。余老师为了增加学校和家长的信心,特意在班级群里表扬了他。
学校妈妈看到这条新闻后,开心地把群发新闻给拍摄组看,被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后来于老师在接受一个纪录片的采访时说:“孩子不傻,但确实有某一方面的困难。所以要给他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让他得到肯定,觉得这个学校需要他。”
肖群所在的私立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充满了尊重和包容。
这所学校的课程都是启发式的,科目之间相互联系,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能给像肖群这样的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最棒的是,班主任吴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从不以成绩来衡量。
为了更好地帮助,吴老师还特意和学校教研团队开了一个会,让其他老师了解什么是诵读困难,如何对待诵读困难的孩子。
但遗憾的是,在第二集的结尾,因为投资人的突然退出,学校不得不当场解散。
这让肖群和他的父母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回到应试教育环境,要么跟随原来的校队去凯丰读书。
最终父母尊重了儿子的决定,让他跟着吴老师出国留学。
这样的选择对现实有些无奈。
虽然对于学校、肖群、若希这样的孩子来说,每一步都很难,但是有了正确的引导和细心的呵护,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也希望社会各方面能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况,请不要单纯的认为“他就是笨”,他可能遇到了更复杂的问题。
当然,不要只是“对号入座”,根据自己的经历就判断孩子有“阅读障碍”。如有疑问,请带孩子寻求真正专家的帮助,通过科学严格的检查测试来判断。
看到这些孩子,想到654.38+05万这个庞大的数字,我是不是在为我的孩子庆幸?
不,我脑子里想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他总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也许还没到障碍或缺陷的程度)。
而我们呢,总是抱着纠正和扭转的心态,总想能够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补上他的短板,改造他,把他塑造成一个“正常”甚至“不平凡”的样子。
而常常忘记还有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接受,接受这是他独特的样子,随波逐流。
正如片中一位老师所说,“我们不能用现有的尺子去衡量陌生的生命,而应该对每一个生命充满敬畏。”
我们常说接受孩子是普通人,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休突然出声了,依然是她的最爱,温暖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