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问题的切入点,没有问题的思考才是肤浅的思考。陶行知先生曾说:“创作来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发现不寻常的独特的独立想法。”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回答”这种老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大行其道,使学生形成了等老师提问和提问的“懒惰”习惯,扼杀了他们头脑中的一些创新思维。如何在教学中克服这种现象,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思考问题?
关键词:民主氛围,问题情境,活跃思维。
第一,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有问题意识
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总喜欢问“为什么”、“什么”、“怎么做”。学生天生好奇,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在课程教学中应遵循这一规律,使师生保持民主和谐的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和焦虑,让他们自由而充分地揭示灵性,发展个性。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老师当成自己探索新知的伙伴,产生了距离感。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表现出来,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学习氛围。有些同学没什么基础和勇气,上课提问真的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提问时,老师首先要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如果学生问错了问题,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站出来的勇气,然后诱导。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应该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以咨询的语气使用更多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见。
案例一:同分母分数加减的例子中提到,由于电视少儿频道各种节目的播出时间分布,学生会更加关注电视节目:动漫4/15,游戏1/15,教育7/15,科普2/15。当学生计算前三种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多少倍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过的学生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并征求意见:“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时候基础差,胆子小的同学可以起来尝试,说说自己的看法,拉近师生距离感。
案例②:关于数学的广角——鸽笼原理,有四只鸽子飞回三个鸽笼。至少有多少只鸽子会飞回同一个鸽棚?你怎么证明两只鸽子会飞进同一个鸽笼?教师可以通过分解数字、画图等方式引导学生一一列举,用假设的方法证明,既能让学生相互学习,又能树立“建模”的思想,突出学习方法。在证明过程中,还展示了不同学生的证明方法和思维水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正确理解鸽子洞原理。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1,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在“用”中“问”
小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较少,他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接受新的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学学习资料与生活有很多联系。在创设正确情境之前,首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确定一个有价值的、生活相适应的问题情境。
案例:舞台上有一个饼状图,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艺,其他。你可以把它比作一个大饼,分成几块,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观察世界,发现其中的乐趣,这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创设有障碍的问题情境,在“外”中“问”
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新的数学知识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不断拓展和提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制造障碍,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案例:六年级“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总复习”课上,一位老师编造了一个关于两代情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代情把羊赶回了富人的家。富人把羊赶进了一个容纳不下所有羊的长方形羊圈,然后他得自己想办法。富人说:“你要转型,就得自己花钱买材料。”两代情没花一分钱,却把羊赶进了羊圈。如果你是两代情,你会怎么想?有同学提议组成一个广场?老师说不对,一个学生说是圆?老师说三种围合方式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们开始集体活动。通过计算,他们发现了规律: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这时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三种方法围起来的面积不够大。有更好的办法,就是把墙围起来。”这个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情境下,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在“动”中“问”
数学知识虽然是以规范的、结论性的、静态的形式呈现在书本上,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内涵,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这时,教师通过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将简单、静态、抽象的学习材料设计成丰富、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形象支持,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
案例:玩一个小游戏“用你的座位号站起来”,是(1)5的倍数,(2)48的倍数,(3)9的倍数,36的倍数,(4)如何说一句话让所有还坐着的同学都站起来。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展示他们的个性思维,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渗透意识的重要载体。
第三,激活思维方式,促进问题意识发展
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也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方向,让他们好好提问。我们可以从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两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直觉思维来源于实践,基于大量的知识,是思维的自动集中和融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简化思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案例一:申论题“甲乙距离120km。小华从甲方出发,骑车6个小时,走完了全程的一半。照这样算,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乙方?”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如果条件已知,总距离为6小时,剩余距离为,而不是已知行驶距离的一半,那么还需要的时间应该是行驶时间的一半,一步就可以算出到达B还需要的时间:6÷2=3(小时)。显然,这种解决方案比常规方法简单得多。直觉思维往往可以省去很多解题的麻烦,所以直觉思维的引导很重要,也能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案例二: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要计算多少个面?哪些面的光束相同?哪边只有一个?每个面的面积怎么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类似的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比如鱼缸。教学中用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计算做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即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一些面的面积之和。
总之,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中发展。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小进步,大疑大进步。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起点。真正让学生不仅“学会回答”,还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思维敏捷、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