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江阴守城战”,从阎应元的《绝命诗》中有什么体现?

阎应元,字丽亨,直隶通州人,曾任江阴典史一职。说到“典史”,笔者在这里不得不简单地提及一下,众所周知,明代的官僚结构相对来说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品级官员和王公贵族以外,事实上还有许多“无品级”的官员,而“典史”这一职务则正是属于这一“无品级”的官员之列。作为一名“无品级”的官员,明代的典史“折算”成现代的官员来讲最多也不过是县委书记的一个秘书而已,清代的典史权利要稍微大一点,但也只能算是个“县公安局局长”罢了。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相较于那些王公贵族和上层统治者,诸如“典史”这类的基层官员或者普通百姓想要达到青史留名的程度可谓是望尘莫及了,但也恰恰是在这么一种环境和背景之下,阎应元阎典史却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在史书上留下了惊人的一笔。文章的开头,《绝命诗》就是出自于他之手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义死,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整首诗***计二十八个字,但这区区二十八个字不仅包含了江阴十余万壮士的性命和大明三百里的江山,还容纳了江阴人民那份渗透进骨子里的忠义!接下来,笔者就从阎应元的这首《绝命诗》入手,来与读者朋友们深度探析一番关于374年前那场发生在江阴地区的“抗清守城战”。

参考图

“弘光政权”的覆灭和李自成的死为日后的抗清斗争埋下了伏笔

公元1645(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才做了不到一年皇帝的朱由崧被清军所俘获,与此同时南京城也落入了清廷的“虎口”。弘光帝朱由崧的被俘,标志着“弘光政权”在历史上就此拉下了帷幕,南明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受到了抑制和萎缩,另一方面,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几乎在同一时刻也遭到了清军阿济格部的重挫,领袖李自成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幸身亡。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与张献忠不同,由于李自成本人在生前并未培养出一位合适的继承人,再加上部队所在的位置过于分散,从而导致大顺军在李自成死后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基于如此,清廷统治者瞬间由一个“得寸则寸,得尺则尺”的统治心态逐渐变得信心满满并忘乎所以。

正所谓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弘光政权”的覆灭和李自成的死尽管削弱了清廷势力的正面抗衡力量,但也让先前那些想要妥协于清廷的人们的脸上感觉到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也给后来的“隆武政权”、“浙东政权”和农民军创造了一个“抱团取暖”的政治条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弘光政权”的覆灭和李自成的死为日后的抗清斗争埋下了伏笔。

张献忠、李自成画像

一纸剃发令,吹响了江阴人民的抗清号角

自“弘光政权”覆灭之后,趾高气扬的多尔衮于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不顾汉大臣们的反对悍然恢复剃发令,并以强制性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剃发令的颁布对于文明历史悠久且富有自尊心的广大汉族人民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侮辱,如此一来,剃发令一下,瞬间激起了国内民族矛盾的升温。在当时,清军未被占领的区域民众的反抗情绪显著提升,已经被占领的区域秩序也陷入了动荡之中,就连已经投降于清廷的田见秀在剃发令恢复之后也以不剃发为名再度发起了抗清斗争。

在这种极其严峻的形势之下,江阴人民以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

六月二十四日,清廷派出降臣方亨继任江阴县知事,不久,方亨收到上级官员下发关于江阴人民剃发的通知,接到通知后,方亨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发放通知,并严令申明江阴城内所有人限三日之内必须剃发。通知一下,便有人前往县衙门请求留发,但都被方亨一一驱逐。

闰六月初一日,方亨去文庙敬香,数百位民众再次请求方亨留发,也被方亨推辞拒绝。

在此之后,愈来愈多的民众参与到请求留发的行列之中,此刻方亨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一边以“怀柔政策”安抚江阴百姓以争取时间,一边向常州太守汇报江阴地区的严峻情况,最终,方亨这一“缓兵之计”被县吏告密。次日,江阴全城罢市,百姓一鼓作气将方亨逮捕下狱。

方亨的下台,正式标志着江阴人民与清廷正面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此之后,陈明遇、阎应元和冯厚敦等人被推选为这场抗清斗争的组织人物。曾作为典史的阎应元对此时的局势认识得十分清楚,单凭江阴十余万百姓组织起来的乡兵力量自然是难以抗衡清廷势力的大举进攻,因此,阎应元一边下令组织城内进行加固城防,一边令人出城搬救兵,但令人遗憾的是,直至江阴十余万人皆战死,尚未有一兵一卒赶来支援。

但也恰恰是在如此一个严峻的形势之下,江阴人民以血肉之躯阻挡住了一波又一波清廷势力的进攻,在这里边有常州太守派来的精兵、降清明将刘良佐、洪承畴、清七王、八王、十王的十余万大军以及孔有德的火器部队等等,最终清方以损失亲王3名,大将军18名,兵丁8万的代价攻下了江阴城。

江阴城失陷之后,乡兵无一人投降,而是继续以巷战的形式向清军发起最后的反抗,直至被清军屠城。至此,江阴守城战以清军胜利而告终。

结尾:

江阴礼乐之邦,忠义素着。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薙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城乡老幼誓死不从,坚持不二。屡次兵临境上,胜败相持,皆系各乡镇勤王义师闻风赴斗;若城中大众齐心固守,并未尝轻敌也。今天下大势所争,不在一邑;苏、杭一带俱无定局,何必恋此一方,称兵不解!况既为义举,便当爱养百姓,收拾人心;何故屡杀烧毁,使天怒人怨,惨目痛心?为今之计,当速收兵,静听苏、杭大郡行止;苏、杭若行,何有江阴一邑!不然,纵百万临城,江阴死守之志已决,断不苟且求生也。——计六奇《明季北略》

以上记载是张明遇等人回复刘良佐的劝降信,信中明确表明了江阴人民誓与江阴城和头发***存亡的决心和斗志。

参考图

与同一时代的史可法相比较,在笔者看来阎应元以及二十余万江阴百姓更值得被当作民族英雄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