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哪些情节被诉侵权?
人物关系抄袭。
《人民的名义》第一次被起诉,是2017年11月,起诉人刘三田认为《人民的名义》中有关“政府内部反腐”、“腐败集团反击”等情节高度雷同其作品《暗箱》,索赔经济损失1800万元。
对于很多网友所说的“碰瓷”,刘三田坚持否认,他声称自己本是中央电视台媒体从业人员,先后担任过《女友》首席记者、中国新闻社《视点》月刊主编等,如今已经五十多岁高龄,不在乎出名。
再加上《暗箱》连载于2004年~2009年,2011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而《人民的名义》则是2015年开始创作的,一时之间,谁是谁非难以定夺。
对此,《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态度坚决,并表示: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抄袭、模仿。《人民的名义》纯属我个人创作,我阅读的范围、时间和经历都非常有限,我不知道《暗箱》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所谓抄袭的说法不值一驳,我保留反诉的权利。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审判,刘三田方表示愿意给被告一个调解的机会,周梅森却以双方意愿相差悬殊为由当庭拒绝调解。最终,审判长放弃调解宣布休庭,只是宣判结果一直未曾对外公布。
无独有偶,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段,《人民的名义》被另一个作家李霞起诉,认为其涉嫌抄袭自己的作品《生死捍卫》,索赔110万元。
只是在法院深入调查后,认为李霞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不成立,两本书在角色设置、人物关系和情节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相似或相同。李霞不仅败诉,还被法院要求承担案件受理费14700元。
不过,在一审败诉三个月后,李霞再次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其全部诉讼请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18日通报,已受理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