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新品牌留到最后?Xpeng汽车公司给了他的名片。
何几乎是这一波造车新势力中唯一没有汽车背景的人,是从一个纯粹的“跨界”过来的。新与旧的碰撞可能会带来五颜六色的火花,也可能会有星星撞墙。由他带领的Xpeng Motors,一直稳居新势力销量榜前三,也是美团创始人王兴预测最后会留下的三家新锐企业之一。然而,在全职进入Xpeng Motors的前两年,何肖鹏关于智能汽车和融资对象的惊人言论频频陷入舆论风暴。用户策略没有跟上产品升级的步伐,也引起了维权的诟病。
如今在第三年的磨合中,何也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和汽车不仅是融合的,也是有边界的。他依然坚持运营和迭代创新,但在了解了游戏规则后,他更懂得了汽车厚重的制造意义。从“好”到“更好”,背后的难度可能是几十倍。
一位老朋友曾形容何是“善于总结和看到事物的本质”。在这次交流中,何也深入核心,围绕造车新势力洗牌、电动车销量趋势、智能汽车改革给出了三个拐点的判断,企业家不断进化的方法论也呼之欲出。
Xpeng Motors发展到今天——6年过去了,G3和P7车型在售。他们融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优秀产品经理何的智能互联思维和何身上懂制造内涵的汽车人的审慎品质。如今,何肖鹏将不再高喊“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运营而不是制造”,而是强调在保证R&D、制造等硬件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和数据”打造智能壁垒和差异化运营。
在汽车百年变革的迷雾中,锻造跨时代的创新产品和系统需要巨大的成本,只有极少数非常努力的幸运儿才能做到。他会是肖鹏吗?
◆如何吸引消费者
汽车之家:首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产品。您将P7描述为非常复杂的产品。你如何总结它的最大卖点来打动用户?
何:P7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产品力还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一直在考虑产品力、品牌力、销售力、口碑力的结合。从一代品牌换到二代品牌后,P7的销售效果是原来G3的好几倍,感觉差别很大。
如果和模特比,你觉得你能和谁比?相比3,我觉得P7更漂亮,更大,内饰更好,然后智能针对中国。和汽油车相比,这套系统是不一样的。是智能车,加速快,安静。如果你有里程焦虑,也会告诉用户P7是国内最长续航里程706km,最低周期续航里程近600、500公里。
例如,中国的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仍然认为,如果汽车可以接入互联网,它就是智能汽车。就像我们开始看功能手机的时候,它可以上网,可以装修软件,但还不叫智能汽车,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我们在城市的尚超建立一个商店,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智能汽车。你应该开小鹏P7和Model?3或者蔚来ES6,至少经过一两次充电和外出,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感觉会和当初想象的大相径庭。一旦我们习惯了,很多朋友开上Xpeng Motors后,家里的汽油车就开不动了。
汽车之家:说到“电动智能的布道”,你一定会有第一批听众。从之前的G3到现在的P7订单,用户是否与最初的预期定位一致?
何:有一些变化。一开始我们以为是第一辆年轻人用的电动车,后来是第一辆家庭用的电动车。第二,很多人认为油价和电动车交易的好坏有关,其实没有关系。比如加油一个月可能要2000元,但是在家里充电大概要100元。你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为它买单,但这是使用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并不代表一个消费决定。第三,女性用户比我们想象的多。
去年,我们在Xpeng Motors发布了一份关于智能操作的报告,大约90%的用户购买了配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每天主动使用智能语音的频率平均每人十次,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用户对智能的感知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我们也看到很多朋友不太了解智能。如果你去车展,看到所有特征都写成“互联网汽车”“智能网联”,用户没有判断能力。一个普通消费者不需要有这个判断能力,所以我们要建立这个智能口碑,建立心智,不断放大。P7通过OTA 2-3次,相信能达到国内新一代智能系统。
汽车之家:回到造车的本质,小鹏是唯一一家从事贴牌和自产的企业。如何解决质量控制和管理成本的问题??
何:这两个工厂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会更加困难。如果说一年半前我不敢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通过这18个月可以看出G3的好坏。就像我主要对比凯美瑞一样,凯美瑞是一个很棒的产品,如果你能在五年内和凯美瑞在各个方向上保持一致就太棒了。我们正在快速接近。虽然方法看似不远,但其实很远,因为你已经做出了好的局面,而那个“更好”比“好”难十倍,所以我们在努力要求更好。
首先,我们曾经和郑州海马是一个全新的工厂。郑州差不多有300人是Xpeng电机的,主要是品控。他们曾经是各个汽车厂商的有经验的人,联合起来做了一个新的智能电动车。我们把肇庆工厂大约一半的工人调了回来。他们已经在小鹏系统中运行了大约65,438+08个月,他们有信心比以前做得更好。
第二,两块质量很重要。第一个是整体设计质量。第二是供应链的质量。P7的整个设计体系吸收了很多G3的经验,供应链也改进了很多。
◆未来竞赛规则
汽车之家:数字化可能是新企业在成长速度和组织效率上取胜的关键工具。Xpeng Motors做了哪些布局?
何:我第一次创业之前做的是大型软件系统化,在这个事情上有多年的经验。数字汽车系统比互联网复杂得多。我们的一个同学(注:Xpeng Motors内部文化很扁平化,同事之间会互称“同学”)曾经在国内一流的汽车工厂管理所有的信息,他在那里做了大概八到十年的系统,但是他说在小鹏差不多两年就完成了。
在数字化这条线上,虽然有两三家企业在新车头上的投入和方式并不一致,但关注度是足够的。我们在不断的拉通很多系统,打通整个流程。数据如何标注流向,如何进入循环,包括自动辅助驾驶和OTA系统的数据,下半年会完成。
许多中国汽车厂表示,他们在大数据方面做得很好。问的时候表示数据很多。保存数据是没有用的。那很脏吗?数据,然后我随口问他们有什么数据,他说这个要让部门同事查。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在大脑里,而且必须是全闭环的。可以反馈到业务、产品、售后,会产生价值。如果您的数据存在于数据中心,它就不会产生价值。
比如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你去停车场停一次车,站点地图的一部分会被你的车观察学习,另一个人去停车场把他的地图和你的拼接起来。下次去这个停车场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识别和找到停车位。
商业化的数据无非是准确的,可预测的,辅助的。今天先开底层,部门之间没有孤岛。然后应用层就做好了。商业化成为重要应用,还没到。智能汽车一定是数据驱动的,驱动你内部的业务系统,驱动你外部的客户产品运营系统,都是数据驱动的。
汽车之家:小鹏过去的发展速度是否符合预期计划?未来的节点目标是什么?
何:如果一切都按预期进行,那可能不是我。还有一些节点没有判断。比如从去年7月到现在,中国车市整体趋势大幅下滑。7月份补贴下降,今年年初又是疫情。
我对电动车今明两年的发展没那么乐观,比我两年前想的还要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一个更好的产品淘汰一个更差的产品的过程,是一个从补贴时代到后补贴时代转型的过程,是一个从功能车时代到智能车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有点痛苦的,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大体符合我的框架思路。
汽车之家:疫情会加速汽车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变革,还是会延缓变革期的到来?
胡先生:这将加速变化。这对特斯拉来说是一大利好,但对小鹏、蔚来和Ideal来说却是一个小利好。面向R&D、面向创业和产品转向的企业将迅速做出反应,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我们是一个基本不做库存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变化的速度会很猛。原来工厂多,人多,库存多。成本越大,压力越大。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灵活机动的R&D企业面临行业变革的可能性。
汽车之家:未来,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也将发生变化。如何平衡和布局一些关键的核心能力?
何:首先是系统,包括效率管理、系统数字化等。系统底层是企业文化基因,对外是产品能力、品牌实力、销售能力、口碑能力、运营能力的结合。
产品的核心是技术,而不是定位。很多人都跟我说过“多生孩子好打”,做个平台然后一成不变。小鹏G3、P7和我们明年的赛车会有很大的不同。1990年第一次坐蓝鸟,20年后又坐蓝鸟。我感觉没有改变。如果我们冲进去做四五辆车,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汽车之家:以特斯拉的发展道路为例。第一阶段做整车硬件,第二阶段做系统,第三阶段做芯片。在对这些能力进行基准测试时,新的汽车制造商如何看待他们的增长率?
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是整车部分的学习者,整合了最好的供应商。我们自己做电气系统的智能操作系统,底层芯片碰不到,因为芯片很复杂。智能有两种,一种叫全局智能,一种叫局部智能。如果特斯拉真的在全球智能上做得很好,我们在中国大概落后一年。但如果说本土智能,我们在很多方面的思考和创造都领先两到三年。本土情报是跨国公司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中国是一个特别大的国家,本土情报还是很有价值的。
今天我们看到智能电动车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对其他汽车厂商的冲击还没有开始。三年前,大家都认为即使特斯拉卖得好,对销量也没有影响。现在,有些影响还很小,但再过两三年,影响会很大。2023-2025年可能会有一些像诺基亚一样的变化。
汽车之家:大家都在问,造车新势力能活多久,能活下来的有多少?
何:每年都有这样的讨论。由于这场流行病,今年将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年底,大部分新造车企业都会停下来,也就是说就算没死,也基本不会转,包括一些稍微大一点的企业。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要有自己的资本体系和研发能力。很多都是换壳车。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会越来越不动,这是市场竞争的正常过程。
◆青少年的自我和世界观
汽车之家:人们通常称你为“大哥”。听着很亲切的名字,你以为自己在管理上是什么样的风格?如何让团队跟上你的要求?
何:我更注重细节。之前做过很多年的项目,对过程比较悲观。总觉得会有无数的问题。但我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只要你努力做好流程,大部分悲观的事情都不会发生,所以我对流程的控制会比较紧。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不仅仅是执行力,还有自我优化的能力和决策力。
我对数据要求很严格,而且我的敏感度很高。我把它记在脑子里,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临时开数据忽悠我,还是真的对数据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的来说,我对人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对具体的事情可能会比较残忍。我经常骂着人哭着拍桌子走人,因为我不在乎军人,但是我期望在生活中处于一种很舒服的状态,我不在乎人。
汽车之家:创业以来,你有没有感到过孤独?面对外界的负面信息,你是有自我怀疑还是保持坚定?
何:每一个企业家或创业者之所以觉得自己很坚定,是因为他经历了无数的奋斗。在我经历了那些过程之后,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我可以更清晰地思考。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自己的反思和归纳。比如我每天早上洗澡四分半钟,就会总结出昨天和今天的很多东西。出来后我会发很多微信和钉钉,因为我想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然后又怕忘记这个,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做到。
汽车之家:您和雷军的关系比较密切,最近会经常和一些创业者朋友交流一些经验吗?
何肖鹏:慢慢的,我们谈造车的少了,因为我越了解这个事情,别人很难从单一专业给你一个好的建议,但是他可以从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给你建议。我比较喜欢和汽车行业的同学在汽车系统这个层面聊。比如我在国内或者海外工作了30年,我会听他们的故事和历史,然后我会分析这个过程。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维度的变化,你可能做得到,为什么做不到,你会琢磨这一点。
汽车之家:如果丰田章男在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谈吗?
何肖鹏:我会问他如何做好质量和全球化思维,问他如何看待自动化,因为他说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动作很慢,这是一种反向的力量。我们还在思考如何生存。他已经拥有了我们所期望的一切,在这种规模下,他想要扭转局面就更难了。这个层次的人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谈。
汽车之家:如果埃隆·马斯克在这里,你想和他讨论什么?
何:我可以和他聊天,但我没有那种问题要问。如果你熟悉埃隆,你可能会问你为什么同时做这么多事情。这是我非常钦佩的。我身体很好。他是个超人。
汽车之家:如果要推荐一部好的作品,你会推荐什么?
何:我最近看的这本书不错。这是苏世民:我的经验和教训。
汽车之家:放眼现在这个时代,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好像都过去了。产生新的社会流动、阶层飞跃和财富创造的机会是比以前多了还是更难了?有没有更值得创新和人才投入的领域?
何:未来技术变革的速度和信息流动的效率会更快,会有巨大的新机遇。比如头条、美团、小米都是最近十年崛起的。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只是说这个局你可能没有想到这个趋势。不要愚弄年轻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能抓住的机会不是我们能抓住的,而是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或者全球制造,不是他们现在这个年纪能抓住的,所以互相学习的意义不大。他们会抓住那个时代的机会,我们也会抓住这个点的机会,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往前走。
汽车之家:前段时间你在朋友圈说2065438+2009年底和一群朋友去喝酒聊天,但是没有人想再创业。他们为什么不想创业?那你为什么还在这里?
何:在这一波人中,我是第二年轻的,年龄最大的59岁。创业越多,规模越大,越怕累。可以是体力上的劳累,比如加班。你可以精神很累,每天都想着它,但你会得到一些快乐。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今天爬山了。我给你一个降落伞跳下来,然后再建一座山重新开始爬。一切都初始化了。当你累了,有无数不可控不可预知的事情的时候,特别痛苦。
这些非常著名的企业家很多都比我优秀,他们都变了,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所以老马(马云)后来说后悔把阿里搞得这么大,我能理解。可能我对创业还是有点幼稚,对改变一些事情还是有看法的。
◆后记
何是乘着移动互联网火箭一飞冲天的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延伸了他的创业逻辑,他将再次面临功能车向智能车转移的浪潮。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察、反思、归纳的状态,同时对“少年”状态有着难得的坚持和向往。虽然他没有说出关于自己心目中“少年”定义的标准答案,但这可能与未知、变化和勇气有关。
过去积累的经验让何非常重视运营,这也算是造车的一个新逻辑:要跟上用户的步伐,必须全程数字化运营。他对行业拐点的判断比之前略显谨慎,但也大胆断言“产品的核心不是定位”——另一位新贵李想把“定位”放在核心战略位置。这种多样且快速进化的方法论,足以带来吸引人们眼球的各种可能性。(文/汽车之家?杜俊义?蔡丽媛;面试?杜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