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愤怒!解读《中年老人》理解《人的愤怒》
Geric电影之前也曾被引入内地,如《福尔摩斯》、《阿拉丁》、《亚瑟王:剑之传说》。不过对于熟悉导演的影迷来说,前几部都是比较不拘一格的商业片,并不是真正的格里奇风格的作品。直到这部《人类的愤怒》,一部带有纯粹“盖格风格”的犯罪片,第一次来到内地大银幕。
起初,我认为这个抢劫/复仇的故事太好莱坞了,不像是格里奇擅长的那种电影,而更像是杰森·斯坦森那样的B级动作片。看完之后,我发现老家伙可以用自己独特的导演手法表现出这样一个主流商业类型的故事:熟悉的多种力量的交汇,不同视角的叙事,前卫与保守交织的主题,阴郁的基调,暴力的审美,骨子里的“酷”。
《人之怒》有着大众化的“封面风格”,但作为一部商业片,它的故事线索比其他盖瑞电影简单,没有花哨的剪辑和旁白,可以算是个人风格和主流商业故事融合的产物。但是,不要以为这部电影是一个老家伙在商业上的妥协,因为隐含的核心主题仍然是导演的一贯诉求和特点。用一句我们都知道的话来说,这是典型的类型片里导演的“走私”。
看惯了好莱坞体制的商业犯罪片的观众,会觉得这种叙事/拍片方式很有新鲜感。另一方面,《人之怒》也会让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朋友初尝时觉得陌生。所以要把这个多角度,时间打乱的故事按时间顺序捋顺,你要能摸到导演的核心。
(本文有剧透)
影片是逐章叙事,有一个* *“4+1”的段落,也就是引言,和四章的主题。每一段都是一个视角。
★简介:运钞车透视
★第65438章+0夜鬼,从保安公司的角度。
★第2章掘地三尺,从黑手党的角度
★第三章“一群坏男孩”,从强盗的角度
★第四章“肝、肺、脾、心”,各视角汇聚。
电影打乱了时间顺序。通过不断构建悬念,从不同的视角一层一层地揭示秘密,我们可以在这个多重视角中逐渐感知导演所创造的体系。
一个黑白势力盘根错节的江湖世界,以杰森·斯坦森和安迪·加西亚为首的黑社会扮演一个白人大汉,共同维持一个平衡的秩序。从片中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两者是有交集的,在必要的时候,白人会对黑社会的一些事情视而不见,黑社会也会帮助对方完成一些事情。说白了,这就是江湖秩序,直到外人闯入。
局外人是格里克电影的一大特色,比如《抢夺》中的布拉德·皮特和《人类的愤怒》中的科林·法瑞尔。人类愤怒的局外人是一群强盗。两人的设定有点像《绅士》里的老炮儿“绅士”,对比一群混混。
外人(强盗)充满了新的活力,眼里没有规则,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黑社会老江湖往往情绪稳定,讲究和谐赚钱,别无选择,只能不偏离自己一直维护的秩序。但是,一旦钻进自己的脑袋里,只会比外人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冷酷无情。
所以这部电影的格局故事有点像六先生,只不过守旧派和新派的冲突,江湖秩序和外来势力,个人复仇和铲除异己之间的模糊界定都在其中。
电影故事的起因就是这些强盗,放在电影的第三章。前面已经把斯坦森和角色的遭遇和动机解释清楚了。
这些劫匪绝不是新手,而是一帮老手。对话中,他们整天无所事事,为退休后的生计发愁。对了,他们攻击的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所以打算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针对一个资本家。结果因为对黑社会不熟悉,铤而走险后,经过层层分销和回扣,只得到654.38+10万多,于是决定自我推销。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很多角色逐渐趋于常态化,包括这些外来者的强盗,但依然保留了他电影的核心——泼辣。然而,格里奇电影中的皮克并不像昆汀笔下的邪恶皮克,而是一个展现了强大的英国朋克的地痞。他看起来有点侠义,贼也有办法,其实蛮不讲理,一拳打死老师傅。
所以标题才是,一群坏男孩。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一开始的运钞车抢劫案,抢劫一气呵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押运员和一个路人被杀。
从第三章劫匪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士兵劫匪为什么要杀死押运员,因为其中一人反抗,打掉了斯科特.伊斯特伍德(以下简称小牛仔)的面具,让对方看到了他的脸。为了杀死他,他杀了他的心,并趁机与目睹这一切的斯泰瑟姆父子“擦肩而过”和“杀了他的嘴”。
至此,影片完成了前三章的所有悬念回溯,只剩下一个按钮——安保公司有内奸,是谁?
斯泰瑟姆是一个强盗,他应该是一个很有手段和资历的老板。又和儿子放假的时候,正好附近有个简单的任务,碰巧他的车不是掉链子了就是出了幺蛾子,导致老板亲自去了一个简单的盯梢任务。
这里完全可以套用《永不服输4》中成龙和标叔的对话:“真的有那么简单吗?”“真的就这么简单!如果我能去,我就去!”
每当电影中出现这样的对话或桥段,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真的发生了一些事情。
幸存的斯坦森为了给儿子报仇,开始寻找罪魁祸首,并动员所有路人寻找线索。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关键信息。
★一是斯泰瑟姆所在的黑社会势力参与并策划了一起或多起运钞车抢劫案。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抢劫”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默许”的,属于游戏规则。结果这一抢先抢了。根据江湖规矩,斯泰瑟姆的“朋友和邻居”必须事先通知,不会有冲突,所以这次抢劫是“外人”干的。
★其次,斯泰瑟姆秘密会见了一位伟人。从第1章,我们知道这位伟人与美国联邦调查局有着不可阻挡的关系,但是他的具体身份是未知的。斯泰瑟姆告诉对方,我要去做一些事情,与对方交换信息。这位大人物还给了斯泰瑟姆一份“黑名单”,这意味着上面的名单可以做了。
从随后的行动中可以知道,“黑名单”上的帮派都是新兴势力,都是乱来的,因为连老枪都受不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片中有一个快递,一个小弟说受不了)。显然,这是斯泰瑟姆寻找凶手的过程,也是黑社会内部的一次清理活动,而且受到了“上面”的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兴力量基本都是有色人种。与斯坦森的《老黑社会》相比,影片中隐含的观点不言而喻(《君子》中也有类似的比喻)。
但毕竟斯坦森掘地三尺,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
最终,他决定潜伏在保安公司。这些神秘劫匪肯定会另有任务,他怀疑安保公司有内应。斯泰瑟姆再次找到了“高层”,在对方的帮助下伪造了自己的身份和简历,变成了帕特里克·希尔。
至此,影片已经完成了第1章,追查帕特里克·希尔的身份,后续的悬念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三幕揭示劫匪身份的内容。
帕特里克·希尔(Patrick Hill)应聘了一家安保公司的工作,以“平庸”的成绩成为一名押运员,并有了一个新名字:h。
他认识了一群很棒的同事,包括乔什·哈奈特演的嘴炮,一副“我来教你做事”的样子;负责带新人、日常划水的老员工的“子弹”;幽灵般的管理员和一群找茬的人。
随后,这个普通的押运员,在一次抢劫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将劫匪一网打尽,让公司对他刮目相看,一举成名。每次护航,他都保持万无一失,从一个菜鸟变成了拿金牌的好员工。然而,多疑的管理员开始怀疑他的身份,美国联邦调查局也找上门来,但他们都徒劳无功。这个人的真实身份是谁?
这期间波斯特马龙的客串是影片中最搞笑的一点。
终于在一次新的抢劫中,劫匪看清了H的真面目,转身逃跑,完成了第一幕的所有悬念设置。
可以说,开篇第1章是Geric最轻的风格,最像疾速追杀式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也是和第二章最有共通性的地方。因为第二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本章所有悬念的解释:
★一开始,当对方称他为“帕特里克·希尔”时,斯泰瑟姆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这个小细节表明这个名字是假的。
★在保安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拿到了所有员工的胸卡,在一名女员工身上发现了线索。在威逼之下,他发现对方从里面偷东西,黑了一笔钱,从而确认保安公司确实有问题。
★大人物第一次出场,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H的时候,查出了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大人物介入阻止,告诉对方不要担心,明确表示对方不在乎钱。这个设定和第二章黑社会的一些行为是互文的,才能知道这些老枪的一些行为(抢劫)是被“默许”的。
至此,前三章的内容都在指向一个充满秩序和潜规则的江湖世界。黑白道中的守旧派势力盘根错节,时而交换所需物品,维持着平衡。随着外力的到来,双方都在名义上偷窃的前提下撕扯着对方最后的遮羞布。
最后一幕有点猝不及防。有点像期待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随着最终战争的到来,前期创造的所有秩序和规则,所有人的设计和信条都彻底崩塌了。
斯坦森前期的一系列超常规操作并没有查出结果,只是等着对方措手不及。
本着侠义精神,士兵和强盗最终得到了一份大任,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安的因素,结局几乎可以预料。
保安公司里最不起眼的人,才是真正的知情人。
多重视角汇聚成一场非常噱头的大火。一路看前面几章,Geric在影片中不能用多线叙事来形容,而是一种网络叙事,在电影《抢夺》中有很好的表现,但影片没有后者那么交错。还是那句话,《人之怒》是一部商业片,格里奇照顾到了主流观众,简化了叙事,从不同角度打乱了时间顺序,一层一层地揭示悬念,让观众来来回回。
然而最需要解读的是最后一幕。
在看似火爆的枪战场面中,《人的愤怒》的结局表现出了与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另一个突出区别——“反传统”的价值取向。
★英雄主义的消亡
影片中的英雄角色被彻底摧毁,影片也提前宣传了英雄氛围,但最后杀死英雄的还是内奸。是用《水浒传》中描写秦明之死的词来形容的——“大地无声”。
★对“侠义精神”的嘲讽
影片放弃了《抢夺》复杂的布局和编排,简单采用了黑吃黑的方式,但效果也很明显。兵有盗道,有侠义精神,不能被利益驱使,所以找借口,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自己被困。
★所谓“王”的脆弱
斯坦森差点变成约翰·威克。前期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对绝境进行反击。最终以一敌六与铁甲兵作战。不幸的是,他在寒冷中被击中,受了重伤。他倒地不起。
但是斯坦森最后的复仇呢?这也是全片最有趣的部分。
结尾,斯坦森“肝、肺、脾、心”的仪式性复仇后,大人物现身,接受了被抢的654.38+0.8亿元。楼下有个弟弟的车,原来独行的歹徒终于找到人帮忙了。
因为战争结束时,斯坦森身负重伤,无力追踪劫匪,但在黑白的帮助下,斯坦森完成了复仇,大人物破案。两全其美,黑白合作,江湖恢复旧秩序。
这是一个完全反好莱坞的结局。通常好莱坞电影里的那些侠客都会回归浪子回头。通常主角会一路走到最后,最后亲手完成复仇。通常英雄主义在最后关头醒来的时候,会亲自解决那些双面鬼,以示创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但在这部电影中,它与好莱坞电影所创造的普世价值完全相反,主角也不是约翰·威克。
《人之怒》的核心主题与前作《君子》有些相似,但没有后者那么好玩,而是在主流商业片的基础上,承载了大量的“私货”。
然而,这部电影和《绅士》最相似的地方是,已经53岁的格里奇已经不再年轻,表现出来的核心也是衰老和对世界的无奈。
比如电影中,在侦查、追逐、枪战中,两部电影的主角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疲惫,感受到了来自外国势力的压力。《君子》中的“痞子”已经不再年轻,《男儿怒》中的黑社会也有了家庭的羁绊。
但最后他们都用了传统的方法——武器+拳头,夺回了控制权,维护了自己建立的秩序。这一切的背后,在《绅士》中,英国绅士为了保住守旧派势力,不得不为美国人(马修·麦康奈尔饰)效力,也是在《人类的愤怒》中拥有相当手段的黑手党,不得不依靠“大人物”的帮助来完成复仇。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主角斯泰瑟姆为首的黑社会,很多的疲惫和无奈。试想,如果斯泰瑟姆没有想要复仇,他和他的儿子没有遭遇这些事情,他没有那种愤怒,他还可能有足够的动力和精力去应对新生力量的崛起吗?
第二章以复仇为名,按图去索引,消灭其他新生力量。从角色的状态来看,他已经看到了被困在事件中的无力感,感受到了外力对老炮儿的冲击,觉得自己是个工具人,只是在帮大佬消灭势力,所以要单干。
但无论如何,复仇完成了,新生力量被消灭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双方都想要的结果。秩序不变,但老枪们已经无法维持了。
53岁的盖里奇,以命运著称,不再嬉皮笑脸,玩黑色幽默,而是保持中年人的愤怒,以免“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