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用新的理论甚至独到的见解进行思考。只要能从课本和老师那里找到不同的解题和学习方法,只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新颖性和新特点,就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思维过程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注重思维过程是教学的关键,其教学方法在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一对夫妇色觉正常,但父母都是色盲。他们的儿子中色盲的概率有多大?”老师提问,不是问怎么做,而是问你怎么想。问“你怎么看”,大家都会讲,讲出来有一定道理。所有学生都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解释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从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中重视思维过程的成功,就是要让所有学生知道结果的来龙去脉。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如问“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说说你的思考步骤”等等。思考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因为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智力活动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那些简单巧妙、概括力强、见解独到的方法,要予以肯定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第二,加强思维训练

在课堂创造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从而达到激活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广泛性的目的。进行统一的思维训练,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将一章或几章的知识进行总结,做成知识块,这样思维就会清晰。

第三,生物实验的复习策略

生物实验的复习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方法、形成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提出以下复习策略,与老师交流。1.将实验内容融入高中生物的动手实验和课本上提到的很多实验,是生物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实验的内容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之有机融合。比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的分离与恢复”实验,就是为了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浸在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类似于渗透的物理装置,都具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浓度差的条件。这是我们复习水分代谢的一个重点内容,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做一次这个实验,研究分析问题。

第四,转变观念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缺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要做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做“平等者中的佼佼者”。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关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个性差异的学生。老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因为有问题的学生很可能会让你成为一个教育者。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教师应重视课本教学,重视学生的自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比如北师大生物七年级的“探究影响鼠女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中,正常情况下,鼠女会跑到黑暗的地方,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明亮的地方鼠女较多。这可能是因为鼠女跑不动了,时间太短了,或者她假死了。不能说学生做错了。我们应该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挖掘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全过程备课,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弥补教具的不足,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尽量动员学生一起寻找课程资源,这样至少有以下好处:(1)小组分工,每个学生只负责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2)同行之间最好能一起寻找课程资源,互相学习,互相教育;(3)学生视野开阔,能力提高;(4)学生要求的材料更广,更实用,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上面说了,我上8年级的时候,北师大版生物上册,教鸡蛋(蛋)的结构,上课前安排学生自带鸡蛋(蛋)。结果每个学生都带了,有的组还带了鸭蛋(蛋)等鸟蛋,而且很多新鲜的鸡蛋(蛋)都是受精的,老师在市场上购买未必能达到。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观念,必要时可以走出课堂,以自然为课堂。如“探索蚂蚁的行为”和“探索动物对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