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文物、艺术品拍卖行的潜规则是怎么玩的?
潜规则一:“吊灯叫价”
竞价开始时,拍卖师假装看到拍卖大厅有人竞价,但实际上,拍卖师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他只是指着天花板上的吊灯。
直到今天,在纽约,“吊灯叫价”仍然是100%合法的。现行法律允许拍卖师以这种虚假形式竞价,前提是不能超过拍卖品的保证底价,即不公开卖家可以接受的底价。
潜规则二:第三方保底赚佣金。
当一个人拿出一件艺术品进行拍卖的时候,拍卖行有时候会愿意做一个第三方的保证:拍卖行会找第三方约定一个价格作为底价,这个价格不会公开。
如果最终成交价没有超过底价,第三方需要以底价购买拍卖物品,这样卖家才能有一个最低价格保障。如果最终成交价格超过保证底价,担保人可以从超过的差价中扣除一定比例,作为担保人愿意保证底价的奖励。超出部分一般收取30%-50%的佣金。
潜规则三:“成交价”不等于成交价。
由于拍卖行的保密要求,买卖双方的信息都是保密的。如果藏品的拍卖价格是1万,那么你只需要向拍卖行支付1万的10%佣金,拍卖行并不关心买卖双方的真实价格。很多投机者利用支付佣金的方式来炒作专家的藏品。
潜规则四:估值是假,中介费是真。
小拍卖行赚钱不是通过交易服务费而是通过代理费!
很多做违法行为的小拍卖行都是这样的。他们从不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甚至“打一炮换个地方,然后就差不多消失了。”
拍卖行员工经常去一些二手古玩市场“掘金”。具体做法是,他们看到有人买“古董”,就以拍卖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上去找他们谈话,热情地鼓励他们参与自己公司的古董拍卖,并带他们去自己的拍卖行免费评估购买的古董。
然后找一些所谓的古董专家一本正经地告诉对方,他刚买的古董是真品,非常值钱,希望他参与拍卖,然后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
事实上,对方购买的“古董”很少是真品,但在鉴定师的口中,价格却突然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都是小拍卖行骗人的把戏。直接体现就是对方支付了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中介费后,他的“古董”在拍卖会上卖不出去,但中介费不会退还。
下期解密:拍卖行在官场“雅贿”中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