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网易的博弈第二梯队。

【海外游戏业务仍是比较重要的领域,近四成企业海外游戏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5%。同时,游戏企业海外业务收入整体保持增长,近六成企业保持增长,三家企业增速超过75%。中国上市游戏企业海外市场扩张持续加速。]8月6日,巨人网络停牌重组,宣布305亿收购Playtika,进军AI。Playtika是一家以色列科技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游戏。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游戏行业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时刻,红海市场流量不够,竞争非常激烈。

2065438+2008上半年,对于腾讯、网易之外的第二梯队游戏公司来说,并不容易。

一方面,中国游戏行业增速创下新低,用户规模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由于版号收紧等不利的政策因素,很多新游戏的上线排期正在推迟。如何在巨头的压力下突围,解决存量用户时代的游戏荒,成为游戏厂商更为焦虑的问题。

产业集中度高

国内只剩下三家游戏公司,网易,腾讯等。对于大多数游戏厂商来说,游戏行业越来越成为土豪的游戏。

因为资金、自研、发行、渠道、技术、数据等优势,游戏行业的高度集中持续加剧。一组直观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APPStore中国手游收入前20名榜单中,腾讯和网易共入选17款游戏,几乎“瓜分”了整个榜单。

“说白了,大企业一轮内测淘汰的产品,可能比某些企业推出的还多。虽然现在大企业的一些产品并没有直接盈利,但是产品矩阵的作用就是抢量,带动用户的规模增长,为用户提供其他高收入的产品。”在2018中国游戏资本峰会上,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坦言。

“购买量”是游戏最常用的推广方式。王旭透露,购买游戏的总人数已经从去年的1000多人飙升到5000多人,有的公司甚至是以400元/人的成本在购买。竞争最残酷的时候,1,000个新品中只有一个产品一年增加了1,000万台设备。

“用户流量更多的是流向一些热门、强势的IP产品,一些小众产品从最初推出就一直缺乏。”王旭指出,更大的问题是,即使购买量大,也很难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导入用户属性不匹配、用户转化效果不佳等问题。

在盛大游戏副总裁谭延风看来,整个游戏行业正面临三缺,即产品缺、流量缺、用户缺。

往年盛大游戏内测,一周推出100款新游戏,但今年一周不到50款,整个行业的产能都在下降。谭延风认为,行业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门槛和集中度较高,小型游戏内容提供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与此同时,流量竞争从渠道竞争变成了价格竞争,获取流量会花费更多。价格竞争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容易出现天花板。很多流量平台不是为了游戏,但是从整个行业获得利润并不会反哺整个行业,从而导致流量荒加剧。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在收入低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游戏用户规模也已经饱和。2018年6-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5.3亿,同比增长4.0%。结合2015以来的数据观察,我国游戏用户增长稳定在较低水平。

“从增量市场来看,增长潜力不足,新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选择短视频等娱乐产品来打发时间。从股市的角度来看,一款端游、手游的生命周期是一年半到两年,有的头部产品是三四年。真正的核心用户固化在头部产品,行业核心用户存量市场越来越少。”王旭解释说,这三个“短缺”增加了今年许多产品营销和获取用户的难度。

出海,细分市场。

随着国内游戏市场的瓶颈,游戏厂商开始寻求新的战场。

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多数游戏厂商的首选。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游戏厂商增加收入的快车道,尤其是东南亚、中东、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用户大幅增加,成为众多中国游戏公司出海的首选。

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上市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2017年,在具有代表性的上市游戏企业中,海外游戏业务仍然是比较重要的领域,近四成企业的海外游戏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5%。同时,游戏企业海外业务收入整体保持增长,近六成企业保持增长,三家企业增速超过75%。中国上市游戏企业海外市场扩张持续加速。

出海之外,深耕游戏细分领域成为游戏厂商的另一条生存之路。

“腾讯和网易在成熟品类上的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强。未来的整合不仅仅是1+1,可能是1+1,另外就是要细分的更细。”中国360游戏总裁吴健说。

作为国内最早的游戏发行商之一,IGG开始利用剩余的资源,在运营主力游戏保证现金流之外,将部分团队派往其他领域,比如休闲游戏、爱女游戏以及新的更细分的市场。

在趣游戏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高连屯看来,整个游戏行业越来越像一个元素桌。整个元素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在2017完成的,每一个元素在这个领域都有它的标杆。所以2018要再战,就在这个元素表里把两个元素混在一起,把细分市场做的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