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说真的,这四个问题回答起来很丢人。我们老师努力想成为十八线的女主播或者男主播,甚至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沾沾自喜,却被开学后的网上教学评价打了脸。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网上教学没用。很多学生不喜欢网络课,因为学生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互动,甚至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只能以文字的形式交流。这怎么能在课堂上耳目一新呢?你不仅可以和老师互动,还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我曾经为自己那点点线上教学经历沾沾自喜,因为疫情期间,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钉钉直播,黑板直播,甚至QQ直播,CCtalk直播。但是如果老师的成长不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进步,这些线上教学经验又有什么用呢?
王绪义博士说:一切学习的基础是思维的训练,方法的训练,习惯的养成。这句话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更注重知识讲解和知识获取,会适当锻炼自己的方法,尤其是思维的训练。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不会,因为老师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锻炼他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最终促进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上都是在教知识,没有教方法,没有教思维。
大数据经常用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了它得到的反馈,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王博士举了陈老师用马纪兴系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反馈的例子,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我的课堂上。我们使用科大讯飞教学系统和智学。该网站还可以及时反馈课堂问题。但是备课量比较大,学生更关注平板上的小游戏,而不是课堂知识。所以,时间长了,我们还是回归传统教学。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我们身处互联网的海洋,却不知道如何冲浪。我们仍然躲在自己的舒适区。自然跟不上时代,成长不起来,也帮不了学生进步。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只有教师成为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纯粹的信息给予者,学生才会面临独立思考的挑战。只有当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么数字时代的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呢?王博士从《刻意练习》这本书里给了我们答案。
这是《刻意锻炼》作者埃里克森给出的答案,就是找一个好的导师——走出舒适区——专注投入——即时反馈——创造心理表征。
我相信经过这些数字时代的刻意练习,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思维和方法上得到很好的训练,最终形成习惯,化为天性。训练出来的思维能力和行动上的能力感,是我们孩子超越时空变化的永恒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