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锡

蔡襄是著名的书法家,更是北宋政绩突出的一位名臣。在他考上进士之后,开始踏上仕途,在很多地方做过官。由于他为人正直,在做官期间做了许多为民为国的实事。比如在任泉州知府的时候,主持修建的洛阳桥。洛阳桥是一座海港大石桥,著名的桥梁建筑师茅以升先生称其为“福建桥梁的状元”。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修建一座海港大桥几乎是不可能的,洛阳桥的建成凝聚了泉州人民的智慧,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建筑界的奇迹。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点,在唐朝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这里货物来往频繁,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装卸。但是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万安渡”这个渡口,虽然取名叫“万安”,但是这个地方相当的危险。

坐着渔船往返的人和货物,经常在这个水流湍急的地方翻船,给当地的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由于这里的交通不方便,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交通问题成了福建经济的拦路石。蔡襄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做了泉州知府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万安渡是洛阳江的入海口,水流是人为不能控制的,船只倾覆的隐患就不能解决,那就只好修桥。修桥不是没有想过,自唐朝末年,大量中原人迁徙到这里,那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为躲避战乱,中原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在这里安家。为纪念故乡,就把形似洛阳的泉州叫做洛阳,这条江成为洛阳江。

虽然地名亲切了,但到底生活环境差异太大,他们出入不能适应渔船颠簸,于是就决定修桥。这个想法没能实现,修桥不但需要技术更需要经费,迁徙而来的中原人显然都没有。修桥一事就耽搁下来,过了几百年,直到蔡襄的到来才得以实现。修桥一事需要从长计议,蔡襄就每天和舅舅卢锡商量怎么修。在万安渡修桥与平常的修桥有些不同,洛阳江的水流太急了,桥墩都不容易建成。那个时候没有修桥专用的速凝水泥,说不定刚搭好的桥墩,就会在水流的巨大冲击力下倒塌。蔡襄决定召集泉州的能工巧匠,大家在一起商量,有没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古人到底有多厉害?建造古桥时使用2大新技术。

一番讨论之下,终于制定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运用“筏型基础”建桥墩,这就是第一个新技术。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上面过重,下方承受力太大,只能加大下方承受面积,分担承受力量。选定好桥梁位置的时候,先算出桥梁的中线在哪里,然后在中线的位置上抛入大量的石块,在江底形成一条比较矮的石堤,这条石堤就是桥墩的基础了。然后开始建桥墩,条石横竖相排就形成了方形的石墩。桥墩建好之后,怎么保证它的使用寿命呢,江水的冲击会不会让好不容易修建好的大桥被冲垮?古人的聪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利用了牡蛎繁殖快的特点,在桥墩上大量养殖,这就是第二个新技术。

数不清的牡蛎附着在桥基和桥墩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桥基和桥墩之间的联系也牢固了。这样环保卫生的可持续方法的发明,比钢筋水泥的效果好的多了。由于古代只能借助人力,一千二百米的洛阳桥,用了六年八个月才竣工,如今古桥仍在使用。卢沟桥和赵州桥还有潮州的广济桥,他们和洛阳桥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桥。这四大桥成就最高的莫过于洛阳桥了,其中的“筏型基础”和“种牡固基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这样高昂的代价,非凡的技术,位列古桥第一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