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各国资料介绍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本非天成,而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混合体。这个新生的国家刚刚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混乱: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不得人心的合并、宗教冲突、内战、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专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再次被废。还不到十五年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无视议会独断专行,最终导致愤恨不已的议员们发动“光荣革命”,把这位不受欢迎的国王流放到了法国。信奉新教的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受国会的邀请来到不列颠,成为新一任国王和女王。不久之后,威廉在爱尔兰与詹姆士二世的天主教支持者进行了一场短暂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扫清了斯图亚特王室复辟的任何可能。尽管如此,詹姆士·斯图亚特仍然拥有大批的支持者,这些人被称作二世党人,遍布不列颠各地,特别是苏格兰。
告别了——也可能是得益于动荡的过去,大不列颠现在成为了北欧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动机:混乱乃是进步的催化剂。如莎士比亚所说:“银色的海洋,乃是我们至强的城墙与护城河”,作为一个岛国,大不列颠的力量蕴藏于海洋:海运贸易,海军和海外殖民。殖民地贸易的税收用来支付海军的军费,海军则保证贸易和殖民不受阻碍地进行。忠于国王的殖民地居民平日辛勤劳作,生产大量原料(如蔗糖,烟草)运到不列颠本土,在战时则为海军提供兵员。英吉利海峡将不列颠与法兰西和德意志隔开——同时也包括荷兰。当荷兰执政威廉坐上不列颠的王位时,不列颠与荷兰一直以来的竞争便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英格兰和苏格兰人尽可高枕无忧:任何外国入侵者或暴君都不能威胁到他们。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对的,但这种安全感仍然建立在欧洲大陆诸国林立、纷争不休的基础上。若有某个强国能够统合全欧资源,便能轻易粉碎不列颠人的迷梦。因此,大不列颠的基本国策是:在大陆事务方面,站在弱者的一方反对强者,并趁机渔利,攫取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France 法兰西
尽管卷入三十年战争给法国带来了诸多内忧外患,但在太阳王路易十四及其忠实臣子的统治下,法兰西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辉煌延续了半个世纪。路易和他的两位精明强干的首相-红衣主教黎赛留,马萨林和财政大臣柯尔贝尔驾驶着法国这辆庞大的马车避开了阻碍其发展的封建纷争,建立起了一个由国王掌握绝对权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到了1700年,法兰西已经是欧洲霸主,拥有一支无敌的军队,广阔的殖民地和一位国内外人人敬畏的国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她装备精良的军队和堡垒林立的国境线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尽管太阳王日渐老迈,法国的波旁王朝依然坚不可摧。波旁家族人丁兴旺,通过王族联姻,这个家族享有众多显赫头衔的继承权。在南边,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恰好缺少一位继承人,而那个软弱的阳痿国王查尔斯二世意味着一名波旁家族成员某一天很可能成功入主马德里。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哈布斯堡家族支系都和他们的西班牙亲戚一样虚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其他欧洲列强可能不会心甘情愿地看见一个法国人或者受法国支持的候选人登上西班牙王位。不过没关系,法兰西依然被其它机遇包围着:除了欧洲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大陆可供征服和殖民,比如北美的新法兰西和富饶的印度。如果想要取得胜利,那么毫无信义的英国佬必须被驱逐或消灭——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这又有什么错呢?
Sweden 瑞典
瑞典:
瑞典王国,一个主宰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的北欧帝国,无与伦比的武士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的传奇之作。
尽管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一六三二年的吕岑会战中阵亡,但他亲手缔造的新军队还是令瑞典从三十年战争——这场看似永无尽头的宗教纷争中获益颇丰。随后,瑞典凭借着在这场残酷搏杀中所锻造出的无与伦比的军事机器可以随心所欲地入侵波罗的海的沿岸邻国。不过,这部军事机器同样消耗着瑞典人的金钱与生命,而这二者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并不充裕。因此,一个谨慎的管家是必须的——然而,查理十一世死后留下的是一笔庞大的军事遗产,希望他的儿子也能依靠这些来驰骋疆场;而查理十二世则恰恰也是个醉心于军务的国王。 在新世纪曙光的照耀下,瑞典是一个强大而又好战的国家。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年里被其夺取了大量领土和充满妒意的一群对手现在仍然包围着她:在东边,俄罗斯人渴望在波罗的海夺取一个畅通无阻的出海口,从而打开一扇通向西方的窗户;在南边,波兰——立陶宛联邦想要收复失地;在西边,挪威期盼获得独立,而丹麦则蠢蠢欲动企图终结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然而,对于那些果敢的人来说,每一个潜在威胁的背后都隐藏着破解的良机。瑞典的每个对手都不像表面上的那么强大:俄罗斯的确幅员辽阔,但不可思议地落后。瑞典完全有机会以“内湖”的波罗的海为根据地,崛起为北方的新教强权。瑞典的陆军可以与欧洲任何国家的军队媲美,海军也不缺乏资源和作战技巧。看来,只要瑞典能够确保后院的安全,谁说她不能夺取并且巩固一个海外帝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