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标签
包括:自己发帖,自己给别人发帖,别人给自己发帖,应该都是。
标签的功能和作用之一就是让人们快速识别和找到自己的目标。给人贴标签呢?
一方面,作为自我形象管理的一部分,给自己贴标签似乎是一种自我认知,有些是所谓的优点,有些是所谓的缺点,大部分可能只是你没有对错的小特点和爱好。作为《我是谁》的内容之一,某种程度上味道就像一面镜子,看清自己的标签对自我塑造有帮助。
比如“习惯形成”可以理解为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标签的品质塑造吸收到自己的标签体系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时不时的复习或者调整自己的标签是个不错的选择。一天三次拜访自己总能挑出毛病来~还有“每天晚上问自己,你今天知识渊博吗?”而且为了摆脱“三分钟热度”的标签,我每天都努力保持更新和丢字。
而当我们贴给别人的时候,就更好玩了。嗯,心理学也是贴标签的鼻祖。不管是老人的心理类型,还是后来的大五人格,九人格,16PF,然后各种投射术,罗夏墨迹测验,宅树人,心理测试游戏...我们通过大数据实验和研究对人进行了分类,你总能在一些标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是,重要的“但是”来了!
当我们盖上标签,一条一条看内容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些内容无法描述我们的状态,但是为了方便,我们还是会用一个看似完美的标签来定义一个人,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
这时候就会有很多误解,就是把一个人当成一个整体的标签,同时又把这个人当成一个部分贴上一个整体的标签。哦,多美好的存在啊,既有整体又有局部,让我想起我逗我妈开心的时候,她会说:“还是生个女儿好,甜甜的小棉袄。”当我的想法和她不同时,她会假装生气说:“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一家人。”
这种既有整体又有局部的标签,往往会造成一个人对自身形象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认知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当我们说我们是一个“外向的人”时,我们有时会忽略我们也有内向的外表。这个标签的固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因为我们最初自我形象认知的镜子就是父母和大人的反馈。当反馈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时,孩子很难消化更复杂的信息,表面的信息往往过于肤浅,容易出错。
另一方面,标签的预测属性也非常强大。
两个例子:
1.到了晚年,荣格神父对占星术特别感兴趣,试图探索性格与占星术的内在联系,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收集了不同占星术患者的资料,总结了他们最常见的烦恼,最后总结出具有某种占星术的人在某些时候容易出现某种状态。短短的一本书,除了最后一章,老人的第一部分有理有据,让人似乎不得不点头称是,不得不满怀激情地跳入占星心理学的海洋,直到最后一章。老人说,这都是因为咨询师的预设,导致在选择信息时不自觉的选择性查看那些可以验证自己成果的资料,造成了信息的“盲点”。合上书的时候,我不禁觉得老人用一整本书教会了我一句话:不要预设,不要贴标签,否则你会被自己误导。
2.刑侦剧的侦探走进案发现场时,经常会对警察说“不要告诉我细节,会妨碍我观察”。这也是因为如果过早的给它贴上标签,我们往往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忽略重要的细节,而这些预设很可能会把破案的线索引到另一个维度。“结论不能找证据,但要根据证据推断结论。”
啊,又是辩论!正反论据都是为自己的论据服务的,所以收集的信息一定要经得起自己的论据,为结论找证据。也是先被贴标签再找现象!
————————————————————————————————
受不了了,好困!
我明天要工作,所以给我一张卡片。有时间想起来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