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什么意思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名之。作为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此风俗始盛于唐代。

“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也有一些石敢当会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

石敢当的功效从最初的压不祥,辟邪发展到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770年)的石敢当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