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十年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它带来的影响又有哪些?
三十年战争是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场有关政治和宗教平衡的冲突。它爆发于四百年前,导火线是1618年著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随后30年的战争,几乎涉及所有其他欧洲国家。他们要么直接参与战争,要么间接向参与者提供支持。西班牙、法国、丹麦、瑞典和特兰西瓦尼亚至少直接卷入过一次战争;英国、荷兰、波兰、立陶宛、奥斯曼帝国、天主教国家和许多意大利国家间接卷入了战争,主要是向一个或多个直接参战方提供财政或军事援助。
宗教分裂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因素。早在1517年,马丁·路德就发表了论文,无情地揭露了腐败的天主教教皇出售“赎罪券”来筹集资金和丑陋的集资手段。他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必要在上帝和人之间建立一个中介。利用教皇和牧师作为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只会增加剥削、教会腐败和社会混乱的层次。因此,他提出了“以信为义”的宗教命题。这是中世纪天主教统治和意识形态禁锢时期的一次令人震惊的举动,对天主教教廷来说是沉重打击。自那时以来,天主教宗教权威受到了震惊,欧洲宗教统一的形势逐渐发生了动摇。新教已经成为与旧宗教天主教竞争的生力军,基督教世界已经开始分裂。然而,欧洲长期的宗教统一使这样一个概念占主导地位: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宗教。
三十年战争对欧洲军事方面的改革是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瑞典参与三十年战争以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对军事的改革。确实如此,古斯塔夫因在三十年战争中卓越的战功、独特的思想、先进的理念而被誉为现代战争之父。
三十年战争让欧洲首次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状态,为了土地、信仰和权力,这场战争最终演变成日耳曼新教亲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的战争,到后来成为法兰西和哈布斯堡两个王朝,还包括其他强权之间的血肉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