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十恶中最后一恶“邪见”是什么意思?
十恶
“十恶”,又称“十恶业”。在佛学里,“十恶业”是招致各种“苦报”、“恶报”的十种最根本的恶业,简称“十恶”。
“十恶”中,身恶有三种。一是杀人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
邪淫
,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一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二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三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
粗话
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
语言行为
,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一是贪欲,指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二是
嗔恚
(读音:hui),指的是憎恶、愠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
邪见
,指不信佛法,不信因果,并宣扬之。
所谓“
八邪
”、指的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
以上十恶八邪,是凡夫常犯的恶业;其中每一样发出来都可种下恶因,也都必将招致苦报。对人对己、对社会对众生,都是有害无利的。
邪见
行人欲生彼国,出离生死,先当深识求生彼土真妄之心。且谓如是极乐世界,为是在境,为是在心,若在于心,但有虚想,无土可生。若在于境,虽然生处,又复失心。若谓心境二俱求生,则我身心是一,
宁生
两处。若谓心境是一,一心求生,则自今心境宛尔,难说是一。又极乐
娑婆
,净秽不同,况是世尊垂教,敕令舍秽求净,一义奚得,四句既不可求,或谓处处皆是西方极乐,或谓心净则是极乐,或云极乐不离这个,若作此解,皆名邪见。(《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