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北京我的家庭教案

作为一个给别人上课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备课总是要的。通过教案的编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应该怎么写教案?以下是我帮你组织的一次大班主题活动北京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来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礼貌教育、安全教育、季节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因素确定活动主题,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方式实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倡导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营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满足幼儿对游戏和学习的需求,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独立、个性化的发展。

一、主题活动的选择——从儿童生活出发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适合幼儿现有的水平,而且要具有挑战性;既满足了孩子的实际需求,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不仅贴近孩子的生活,而且有助于拓展孩子的阅历和视野。“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我充分尊重孩子,贴近他们的生活,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活动。

国庆假期引发了一波旅游热潮。作为生活在北京的孩子们,他们利用这个假期游览了老北京的名胜,品尝了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关于节日的各种知识成为孩子们无休止讨论的话题。在班里,孩子们聊到了去过的景点,聊到了烤鸭、艾窝窝、冰糖葫芦、滚雪球等美食。基于对孩子生活的体验和他们最近的热点话题,我创造了贴近大班的孩子生活化教育。在孩子们高涨的兴趣声中,班级主题活动“我爱北京,我的家”诞生了!

二、主题目标的确立——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

确立班级主题后,鼓励孩子和家长收集北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归类,形成若干主题内容。经过整理,结合幼儿兴趣和幼儿爱好,选取了北京疆域、北京景点、北京小吃、唱京腔京味北京、做文明北京等五个小主题,并根据《指南》中各领域大班幼儿的教育目标,确立班级各分支的主题目标,提升幼儿的生活体验,围绕主题目标开展活动。

三,实施主题活动——以儿童为主体

在实施“我爱北京我家”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要以我们生活的城市为主题活动的主线,营造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和家长充分参与班级主题开发和环境营造,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提升幼儿的既有体验。

从主题活动的名称到班级活动区的名称,都是由小朋友发起,经过讨论决定的,比如:主题名称“我爱北京,我的家”,小朋友说:“我觉得北京就像一个大家庭,他就是我们的家。”于是,我们的主题名称就诞生了,比如地域名称:北京市气象台、大兴剧院、798艺术厂、大北照相馆等。,全部由小朋友讨论制定,营造了与北京主题紧密相关的环境氛围。

(1)北京的版图

在北京版图的小主题中,我首先创建了一个与拼图区互动的墙。利用题卡,让孩子把文字比作图片,然后区分各区县的形状和轮廓,找到各区县的位置,以及景点的位置,提高了孩子看图的能力,渗透了孩子对空间方位的认知。

国庆假期引发了一波旅游热潮。在欣赏家庭旅行照片、交流去过的景点的过程中,旅行方式的选择也是孩子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讨论的话题更多的是路上的交通拥堵,有的说爸爸生气了!下车上路,等很久!也有人说在路上看到了车祸,于是从孩子的话题出发,推出了“北京古今交通对比”的活动,让孩子通过图片直观的对比,感受科技的发展和发达的交通带来的方便和麻烦。

另外,开展了“出行方式调查”的活动,发现调查问卷中私家车占了很大比例,这也是交通拥堵的原因。在“你认为哪种出行方式最方便”的调查活动中,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赢得了幼儿的认可。

(二)北京的风景名胜

放假后,孩子们把假期旅行的照片带到班上分享,于是发起了“假期新闻联播”活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讲述了他们参观过的景点,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所见所闻。通过对小记者的采访,小听众们抛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对北京的了解。活动结束后,他们统计了“孩子们去过的最多的景点”。结合班级主题墙,推荐这些景点,选出“最让孩子向往的景点”。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去玩,最终选出“北京最受欢迎的景点”。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用圆柱形的统计表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体验统计,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北京小吃

孩子们把他们假期品尝的北京食物的照片带到班上。孩子们对这些食物垂涎三尺,其中一些人从未吃过。孩子们在小班和中班都参加过幼儿园的美食节、游园会等活动,有了一些手工制作美食的经验,于是孩子们就想,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在班里制作这些北京小吃,地域游戏“护国寺小吃”就这样诞生了。起初,孩子们开始收集各种零食的制作方法,选择孩子们自己能做的活动,如:窝头、冰糖葫芦、滚雪球、艾窝窝等。最后,孩子们讨论并投票选出了我们想做的北京小吃。

孩子们掌握了制作方法后,不满足于按流程图制作,而是想到了创新,比如包子的形状,滚雪球的艾窝窝的馅料,尤其是艾窝窝。孩子们在它的馅料上做了很多创新,巧克力、山楂片、饼干等都成了孩子们想尝试的食材。加什么可以更好吃?孩子开始有评论了,于是展开了一轮对爱窝窝的评价。孩子们记录下他们使用的食材,并让尝过的孩子们投票。但是,小孩子不会写汉字。怎么记录食材?结合《指南》语言领域“愿意用图片和符号表达事物”的目标,让孩子尝试设计每种成分所代表的符号,方便孩子记录。儿童体验了文字和符号的作用,并产生了对书面表达的初步愿望。

(四)北京口音京味唱法北京

随着北京腔、北京味唱响北京主题的开展,表演区的儿童游乐活动更加丰富。孩子们自主收集描写北京的歌曲和北京童谣,放入表演区进行表演活动。孩子喜欢选择角色,在这方面独立展示和表演,与其他孩子交流合作,经常会加入一些自己创造的语言和动作,在一起的表演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们在主题发展的过程中对京剧人物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京剧人物夸张的脸谱,深深吸引了他们。京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看到孩子对脸谱的兴趣,我们会引导他们接触京剧,了解它的脸谱。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有裨益。孩子们开始注意收集更多的信息。通过歌曲《唱脸》,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颜色的脸代表不同的性格。孩子们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面孔。每个人都设计了很有个性的面孔,让京剧人物生动好看。

(5)做一个文明的北京人

孩子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乱扔垃圾,往窗户上扔东西,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在此,我们通过自制书籍,呈现“文明旅游”的倡议。此外,做一个文明的北京人这个小主题,更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体现在孩子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随机教育和渗透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利用主题活动——儿童区域游戏的互动

在班级主题的打造过程中,结合社会领域引导大班的目标和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在班级区域玩耍的过程中开发了互动游戏模式,使班级成为一个小型社会环境的浓缩场景。通过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还学会了如何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发展了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的将情景区域游戏与现实连接起来,同时更好的增加区域间的联动,我们在护国寺小吃、大北照相馆、大兴剧场等区域游戏的开发中投入了不同面额的“游戏币”,逐步渗透买卖关系转化而来的游戏内容,同时使区域间的互动有效。在这个互动区域游戏活动的初期,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对1元的游戏币情有独钟,宁愿拿着一大堆一元币,也不愿拿着5元和10。通过观察,我知道孩子虽然知道不同面额的硬币,但并不了解硬币的等价交换。在他们眼里,1 5元钱换5个1元自己的钱会少一些。发现这一现象后,我首先在拼图区添加了10以内硬币兑换游戏的操作资料,通过游戏帮助孩子掌握10以内硬币的等价兑换。等孩子基本掌握了,可以通过提供北京小吃交易游戏的操作资料来尝试使用。

最后成立了“北京银行”,孩子们在独立活动期间可以获得“工资”或自由兑换硬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游戏币的使用方法,他们可以熟练地兑换硬币和兑换小面额硬币,以辅助课间顺利使用游戏币。

五、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儿童的收获与成长

1.在主题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学会了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

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搜索相关信息,如网上搜索、阅读报纸、看电视等。通过参观、记录、收集、调查、玩游戏、制作活动,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孩子积极参与,家长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学会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

2.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学习。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表达,用手操作,独立解决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快乐的主题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经验、成功和快乐。

3.通过主题让孩子体验生活,唤起他们对北京的热爱。

通过主题开发和班级环境的营造,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让他们为自己是北京人、中国人而自豪。

主题活动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是在充分尊重幼儿意愿、了解幼儿学习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使主题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演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其各种发展的需要,使其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