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如何看待在中国的留学生看盗版资源?
更多的年轻人应该在考虑自身消费水平后,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支持正品。抛弃偏见,盗版不分国界。互联网发展的一小部分是盗版的历史。不要以为外国人都是精神女神。这项粗糙的工作起源于他们。作为一个近十年的留学生,我只能告诉你,我去过的国家(包括南北美洲、欧洲、南亚、非洲),无论发达与否,一直都很受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欢迎。只有非洲没有联网的地区才是真正不盗版的。即使是一个网络控制严格的穆斯林国家,每年走私的盗版光盘数量也是天文数字...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在盗版这件事上并不是前三名。去年(2021),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盗版网站是美国。ThePirateBay,这个世界始祖盗版网站,并不是中国创立的,而是作为一个遵守条条框框的瑞典人被永远铭记。
版权资源不一样,维护力度也不一样。至于盗版涉及的内容不同,介绍今年互联网安全报告[1]中的一个数据:受盗版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电视(* * * 640亿次访问)、出版(* * 300亿次访问)、电影(* * 148)。虽然影视剧什么的发生频率最高,但其实只是盗版行业的小儿科。如果不传播,基本上很难被追究责任。而且国外主流流媒体网站的月租费真的不贵,一个流媒体的月租费不一定比点外卖贵。(这个月的费用大概略低于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如果包含一年的话,大概一两百块钱。
对于这些流媒体公司来说,他们的重点其实是高质量内容的创作和传播。盗版每年给这些客户最多少一两百块钱,面向个人的维权成本远远高于利润。而且大浪淘沙之后的盗版影视网站,在广告上有清晰度和局限性,甚至很多还是需要付费会员才能获得更好的感受。这个时代,应该少了只看电影的盗版古味吧。因为额外的时间成本,我们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去承受下载时间带来的落后。盗版大大拓宽了微软发展史上的市场边界。回想十几年前国内电脑城随处可见的Windows装机光盘,就能知道微软对民间猖獗的盗版有多盲目。这直接使得Windows系统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无人能及。然而,时代总是在变。如果说之前对版权的保护还是法律框架内的正当行为,那么贸易战之后的各种禁令甚至不是基于维权,而是作为一种遏制手段打压国内产业发展。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建筑行业而言,几乎所有的设计和报告都是国外的软件,几乎没有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在原有的全球分工布局中,同样的事情只需要做一次,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单独开发。如果全球化进程没有在中美对抗中中断,可以说国内建筑领域的专业软件是没有希望开始自主研发的。这些认为盗版是捡了大便宜的个人和企业,应该不明白免费才是最贵的,这直接扼杀了一个相关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互联网经历了从开拓到无边界再到形成数据版图的强大转变。如果我们的眼光还局限于看盗版电影的固有印象,格局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