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微信突然被封号后在腾讯大楼自杀,只赔15万合理吗?
微信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个人,商家也开始非常依赖,深圳男子因为微信号被封禁导致无法开店接受款项,和腾讯公司申请和交涉多次未果,最终选择了在腾讯某个办公点跳楼自杀。单从腾讯发布的消息来看,腾讯认为这件事和他们并无关系,但坠亡男子的家属表示腾讯给了15万元的人道主义救助。因此很多人质疑,15万元合理吗?其实这里面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如果腾讯方面没有责任的话,不管多少钱那都是人道主义救助,不存在多与少的问题。当然,如果腾讯非常慷慨的话,多给一点也是好事情。
一、事件梳理8月27日,国内多家媒体在报道一男子在腾讯用户接待中心顶楼坠亡的事情。事情还是发生在8月15日,深圳有一名21岁男子在因为微信号被封,影响了做生意,但在多次申诉后,微信号依旧没有被解封,于是就出现了坠亡事件。但腾讯方面回应该男子是因为被用户投诉色情骚扰才被封号的,而且依据微信官方规定在封号72小时后会解封的,按时间计算该账号在8月15日即可解封,但该男子却选择了在这一条跳楼自杀。事后,家属和腾讯经过4次调解,家属签下承诺书,给了15万元的人道主义赔偿。
二、事件的本质微信账号被封的事情并不少见,涉及到违规资金,违法信息,色情骚扰投诉等,一般都会被封禁,有的是短期的,有的则是永久的,但一般情况也都是有明确提示的,客观地来说这也是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安全所必须的,毕竟腾讯只是一家企业,他们也必须要接受国家法律的监管,如果自身的用户违规行为得不到纠正,企业经营也将会变得被动。
其实这件事应该并不复杂,只要腾讯将相关用户的投诉资料和信息提供给警方即可,如果调查后发现该男子的确存在违规问题,而且也符合账号被封禁的标准,腾讯自然是没有任何责任的,但如果标准达不到或者非常模糊,难以界定,腾讯恐怕难以推卸责任,账号管理的生杀大权不是随便用的。
三、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这件事再一次提醒了我们,遇到事情不要慌,至少是不要拿生命去处理问题,那样是不会有好的结果。就算对方处理的方式不认可,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去挑战。在用户使用各种APP的时候,的确是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时候用户都是没有发言权的,认为你违规了也只能默认,然后等待处理,这方面应该要得到有效监管。
15万元人道主义赔偿是否合理?还是等待警方的调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