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课间游戏的回忆
80后已经妥妥的入了字头,或者说正在路上,开始感叹岁月不饶人。那天和女儿聊到了游戏,很想知道他们在学校除了玩电子游戏还会不会和同学玩其他游戏。我了解到,为了孩子的安全,老师在课后不让他们蹦跳玩耍,只让他们在座位上和教室附近休息。狼獾杀、五子棋、故事接龙、随便聊天是女生喜欢玩的游戏,但是男生玩的游戏好像变化不大,到处都是追逐嬉闹。但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课间十分钟被老师拖着占用,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太大变化。哈哈。
?记得小学的时候,只要下课铃一响,座位上很少能看到孩子。女生们聚集在教室后面,或在走廊跳橡皮筋,踢房子,或三三两两坐在座位上,一手抓沙袋,一手挑棍子。女儿听这些“新”名词的时候,眼里流露出羡慕和憧憬。中午的午休时间是最长的,整个操场都能看到稍微大一点的跳橡皮的同学。一听到铃声,他们都以百米的速度冲回教室。很少有孩子会在运动中失败。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说:你们表现出十分之一玩游戏的热情,你们就全部去清华北大。这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批判被“传承”了下来。
?以蹦极为例。从第一个一只脚的橡皮筋,到脚,到膝盖,到大腿,到腰,到腋窝,到脖子,到头顶,到向上突出的手臂顶端,难度一步步上升,但并没有减少孩子们的勇气。从一个人、两个人到一群人,任何想参与的人都可以参加挑战。规则也是层层升级,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允许,会建立淘汰制度,会建立复活制度。女儿听得津津有味,问一个人怎么会跳。唉,群众的智慧超乎你的想象。石墩,大树,桌脚,椅子,甚至狗都幸免。这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图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