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车

道理其实很简单,ETC信用卡,既能帮客户“省钱”,也可替银行“赚钱”,还能避免ETC储蓄卡余额不足的问题!银行当然更愿意推荐ETC信用卡而非储蓄卡咯!

1、ETC卡+储蓄卡

优点: 高速通行,无需停车、可实时扣费,方便快捷。通行费可享受95折。

缺点: 采用直接扣费通行的模式,储蓄卡中必须确保有足够的余额。

2、ETC卡+信用卡

优点: 高速通行可实现“先通行、后缴费”,信用卡可透支消费,几乎不存在余额不足的情况!

缺点: 每一笔通行费,都是一笔信用卡欠款,需及时足额归还,否则会逾期、产生高额的利息,甚至会影响个人信用!

相比于ETC储蓄卡而言,ETC信用卡涉及的功能更多、用户使用也更频繁,可能会给银行创造更多的收益!

这是一笔多方位、长期稳定赚钱的“工具”,银行岂有不大力推荐的道理!

这个很简单:

ETC是中高端客户的流量入口:

ETC安装需求人士是车主,就目前的数据来看,车主的平均家庭资产要高于整个 社会 的平均资产,因为目前全国车辆的平均售价在15-20万元左右。能够一次性拿出这个存款的家庭有很多,但是有这个存款的人并不一定会买车。

因为车是一个消耗品,如果车辆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便利和工作上的盈利预期,那么买车就是一个不理性的行为,当然也不排除很多工厂的员工买车上下班,自己住的地方却离工厂很近,这种大多数不理性消费。但是理性消费依然占据主体。

因此,有能力买车和养车的人总体上都是中高端人士,至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产阶级及以上人士。ETC的开通将这些车主与银行联系在一起,需要在银行开户等。这时银行有三个潜在的盈利机会:

1 储值卡回流

目前很多ETC是以储值卡的方式进行的,但是未来逐步要消灭储值卡,这就意味着原本流入收费公司账户的钱会回流到金融系统,每一家金融单位都有可能收益。

2 客户转移

因为ETC需要频繁消费,车主需要转移一部分资金进入所在银行或者支付系统的账户,由于使用频率增加,有可能会促使客户将更多的资金转移到银行或者是支付机构。有了客户,其他一整套业务就围绕着车主展开了。那些不采取措施的机构有可能被动的导致客户流失,所以也不得不开始战斗。

3 数据

出行数据可以帮助金融系统构建诚信系统,以及确保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此前,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实施ETC车载装置免费安装,并增加安装服务网点。按照计划,到2019年底,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而根据市交通委的统计,北京年底前需要新增121万辆ETC用户。ETC发行机构将与银行等机构以及加油站、4S店、 汽车 维修厂、停车场等车辆集中场所对接,就近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安装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渠道资源,支持客户自主选择产品服务,自行注册,自助安装,鼓励发行机构及合作机构开通网站、App等各种形式的线上发行渠道,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为了吸引用户,各家银行也借着推广ETC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不仅发卡和设备安装费全免,高速通行费也9.5折优惠。部分银行更是推出100元通行费免费送、加油立减50元、一元洗车、免费代驾、积分翻倍等各类大礼包。部分银行还支持网上申请,用户只需在银行App上提交相关资料信息,审核后银行便会邮寄设备和卡片,用户将设备激活即可正常使用。

1、储蓄卡要押金,会影响使用

如果使用借记卡办理ETC,则需要冻结账户余额500元用做押金.这笔押金是用来防止ETC透支后用户欠钱的,信用卡本身就有透支功能,所以不用冻结。除此之外办理ETC没有任何其他费用。

2、信用卡对于银行有利润可言

信用卡还是需要做的,毕竟银行产生利润也有信用卡的贡献。

近日,交通部下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度推动ETC的安装及应用。

冷不丁的,交通部为何要推广ETC呢?这始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里面明确提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意味着2020年,要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

据统计,全国已安装高速ETC车辆总数为7856万辆,占全国 汽车 总保有量的33%,达到这个数字,用了十年时间。根据规划,2020年全面实现不停车便捷收费,意味着ETC渗透率在短期内会有大幅增长。

未来一年半的时间,是发力ETC的黄金窗口,也是阶段性的最后机会。难怪银行和支付机构,都在摩拳擦掌。

依托网点优势,全国性银行已经在行内发起ETC专项拓展活动,对行内员工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站在用户一方,则把收费的项目免费,缩减流程,让ETC办理便捷化。

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银行剃头挑子一头热,用户未必买账。与银行的ETC方案相比,支付巨头也给出了便捷收费不停车的方案。

早在2016年,就有了高速收费口支持扫码付的新闻,解决高速收费现金找零的难题。不过,扫码付离不开人工收费窗口,与ETC相比,体验上仍有不及,所以,普及度和接受度并不算高。

到了2018年,支付宝

在河南高速试点ITC车牌付,把车牌号与支付宝账号绑定,车牌号变成了付款码。与ETC需要安装专用设备相比,似乎便捷了许多。不过,无感支付开通简单,但在实践落地过程中,存在设备改造升级、车牌号识别精准度等问题,距离普及仍有一段距离。

相比之下,ETC模式仍是当前最为成熟的解决方案,银行与ETC发卡机构合作,将ETC卡与银行卡绑定,除了首次安装不便外,后续使用非常方便,直接从绑定银行卡扣费,用着省心。

支付机构为何不采用这一策略呢?有了ETC这一成熟模式,何必重新造轮子呢?之前,主要是ETC卡与支付账户绑定存在障碍。随着《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允许 ETC 绑定既有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支付巨头加入ETC抢位战指日可待。

行和支付机构抢占ETC缴费场景,实则是抢占有车一族的高粘性接触入口,以此为桥梁,渗透推广其他金融产品,以充分发掘用户价值。

相比银行,支付机构敢于补贴、擅长运营,用户基数大、粘性高,支付机构入局,既可快速推动ETC普及,做大市场蛋糕;也会让ETC这一小众市场快速升级为巨头之争,对银行尤其是区域性中小银行带来较大竞争压力,一些小银行可能会退出市场,更多的银行或会选择与支付巨头捆绑,开展联合营销,***同切分市场蛋糕。

随着高速缴费这一场景被攻破,移动支付再下一城。有车一族,越来越便利了。

“办ETC找工行,新客户赠100元通行费、加油立减50元等十重厚礼”“农行ETC一站式服务,在线申请,坐等OBU设备送上门,高速通行费最低9折”“招行ETC线上预约即可抽奖,100%中奖”。这几天,很多人的手机短信和朋友圈被ETC这个词刷了屏。

 各大银行近来都在线上线下“跑马圈地”推广ETC,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参与到ETC的抢客大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