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拳击比赛规则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用拳直接击打在对方头部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侧面,为有效击中,每击中一次得1点。每一回合结束后,占优势的运动员可得20分,处于劣势的运动员的得分相对减少;如果双方实力不分高低,也可各得20分。裁判员根据双方在5个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判定名次,如总分相等,则判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或技术风格较好的运动员获胜。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后,裁判员要开始数秒,从1数到10,并用手势表示秒数,如裁判员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站起来,则判对方获胜。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
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职业拳赛中有1名场上裁判和3名台下打分评判。3名评判分别坐在拳台周边三个不同的方向,采用手工记分的方式打分。每个回合结束后,评判将自己给拳手打出的分由专人收集后送交给拳协代表,由代表在总分表上汇总。一旦评判给一个回合作出裁决,就没有机会变更和调整,以使评分保持公正。职业拳击记分方法实行10分制,胜方10分,负方最低不能低于6分。
职业拳赛的打分标准是以击中拳的质量为标准,看击中拳是否准确、有力、完美和具有冲击力,分重击和轻击。后手直拳、上下钩拳、摆拳、交叉拳、有力的重刺拳等明显击中对方的重要部位都算重拳。轻击包括2个轻刺拳等于1个有力的刺拳,3个刺拳等于1个重拳。区分轻重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评分的公正和客观。
在职业拳击中,被击倒的拳手在台上裁判读到3秒之前站起来,只输1分;若3秒后起来输2分;如果同一回合数次被击倒,输去的最高分为4分;若被击倒后10秒不能起来,裁判就可以判其被击倒,并输掉比赛。在职业拳赛中,如果事前没有一回合3次击倒的限制,台上裁判认为击倒并未给拳手造成多大影响,比赛可以继续进行;若台上裁判认为拳手已经失去反抗能力,或受伤的程度征得赛场医务监督同意,认为比赛会对拳手造成伤害时,可以及时终止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时,台上有1名裁判,台下有5名评判,2名评判分别坐在仲裁委员席对面拳台下的同一边,其他3名评判各坐在拳台另外三面的中间,评判是以按动电脑打分器打分的。为了保证参赛拳手的安全,业余拳联规定:一,如果双方拳手实力差异较大时,裁判员可以终止比赛判优势者获胜;二,当拳手遭到重击,裁判要立即进行强制数8,即使拳手在8秒前恢复正常、举手示意可以继续比赛,台上裁判仍需强制性数完8秒;三,在一个回合中,若拳手被3次强制读秒或全场比赛中屡计4次读秒,裁判即可终止比赛,判击倒方获胜。对击倒者在10秒内不能起来或即使起来已丧失比赛能力者,裁判也会终止比赛。
虽然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都有严格的规则限制,但裁判在执法的尺度上又有明显的区别:职业拳击由于其商业性质所决定,裁判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调动赛场情绪,使比赛的场面激烈、火爆,对拳手比赛中的相互顶撞、推压、扭抢等明显属于犯规的动作都很少给予判罚,追求最终击倒使比赛具有戏剧效果,所以,职业拳手在技术、体能及精神上都具有比业余拳手更高的要求。
业余拳击则不同,虽然不存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但每个参赛选手都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参战,它所获得的荣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体现奥林匹克公正公平重在参与的原则,台上裁判对比赛规则的执行是一丝不苟、十分严格的,任何违规的行为都要立即判罚,轻者警告、扣分,重者停止比赛或取消拳手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