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动物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需要编制教案,教案有助于我们了解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你学过教案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果冻动物幼儿园班美术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做玩具的乐趣。

2.了解果冻壳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3.鼓励孩子根据果冻壳的形状,夸张地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4.让孩子体验独立、自主、创造的能力。

5.他们会用于大胆的艺术表达和创作,他们喜欢装饰。

教学难点和重点

把握粘贴翅膀和脚的位置。

要准备的活动

1,圆形果冻壳,剪刀,便利贴,彩纸,双面胶

2.幼儿能准确画出蝴蝶、瓢虫、螃蟹、乌龟的外部特征,并熟练使用剪刀。

活动室周围贴着昆虫和动物的图片,摆放着装饰好的果冻壳。

活动过程

1对话:(1)老师展示果冻壳,请小朋友说,果冻壳是从哪里来的?你吃完果冻壳后怎么处理的?

(2)引导孩子认识各种果冻壳,说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了解果冻壳的用途和特点(可以用来放食物和饮料,重量轻,不易腐蚀)。

2看视频。让孩子看环境污染的视频,分组讨论。用过的果冻壳怎么处理?如何减少果冻壳对环境的污染

3生产活动:

(1)欣赏老师做的果冻动物。这些动物和昆虫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如何制作的?老师制作时,引导孩子观察果冻壳的大小和形状。

(2)幼儿用果冻壳制作动物和昆虫,教师用便利贴、彩纸等材料鼓励幼儿夸张自己的五官、手脚。

(3)交换作品。请告诉孩子们你做了什么。它是如何制作的?

(4)区域角落活动:果冻壳可以用来制作其他物品吗?比如用皱纹纸包裹的长果冻壳做成的火腿肠。

教学反思

我在一个大班里开展了这项活动。孩子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大胆制作。小朋友根据果冻壳的形状来装饰,也很有创意。可以展示翅膀、脚等。非常了解动物。制作结束后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所有的小朋友都分享了制作成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在活动之前,老师要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活动设计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理想效果。

首先,我根据大纲在情感发展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把大纲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上,使教学环境紧密相连。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生活,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从孩子的年龄和爱好入手。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幼儿的学习和生产活动。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对话,启发孩子观察、发现和创造,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提高了孩子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我关注状态的变化。教师是儿童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老师鼓励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主动、大胆创造、勇于表达的品质。

活动的选材用料源于孩子生活的岁月,有着深刻的思想,可以很好的根据果冻壳的形状进行装饰。

孩子做活动的时候,我可以个别指导孩子。对于剪刀使用能力差的孩子,我可以及时帮助,尽量因材施教,注意个体差异。

给孩子播下好习惯的种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但也发现有少部分能力差的孩子使用剪刀不熟练。老师要在课前适当准备一些剪纸和图形,让这些孩子直接用这些材料制作成品,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