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馆——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

1.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简介2。良渚博物馆详细信息3。如何预约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馆的建筑是由英国首席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field)打造的。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的墙面简洁流畅,没有任何装饰,与美丽的大陆公园相映成趣,长河环绕,绿草如茵。

2005年3月破土动工后,时隔三年半,我们终于可以慢慢走进浙江省唯一一座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主题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有三个展厅。

从史先生试图挖掘良渚,到苏先生感叹“古杭”,再到良渚古城的发现,古城墙的修复和良渚文明70年的考古历程,在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像和一件件仿制修复品中被忠实地再现。

导游告诉我们,第一个展厅叫“发现真相”。反山墓的突破性发现,尧山遗址和关晖遗址的发掘,焦墨山宫的大型喷绘,足以让你的考古知识翻倍。

当你即将离开第一展厅时,还可以在体验教室里体验考古的乐趣,跟着投影仪的显示,一步步选择工具、发掘地点、发掘方法,像看电影一样展现你的想象力,完成一次考古之旅。

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良渚古国”由一段复制的古城墙连接,提前告诉你,我们将进入一座宏伟的古城。

因为声音、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这个古老的国度生机勃勃。

看,有人编织,有人制作木材,有人制作陶器,有人制作玉器,有人站在高地建造宫殿,有人顶着风雨在拔纤维。你仿佛看到了50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

走在弯弯曲曲的独木桥上,你甚至可以俯下身子和他们耳语。

良渚博物馆老虎图像虚拟钓鱼项目

我们走吧。前面还有更多。

记得最早提到良渚,脑海里就浮现出玉琮和玉壁。

现在一进第三展厅的“良渚文明”,眼睛就突然不够用了。难怪都说良渚文明以玉为特色,精品陈列、墓葬中的等级培育陈列等精美的良渚古玉器带你进入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最后可以看一部四维电影——古国之梦。

只有40个座位的展厅,具有喷水、喷气、振动、音响等功能。是杭州唯一将立体电影与特技影院相结合的影视新产品。

你会和主人公一起梦回良渚古国,亲身领略当时的风土人情,感受风暴、闪电、雨、撞击、水雾等感官效果。

门票成人20元,儿童10元。

我想补充一点,这样的博物馆不仅会让成年人受益,孩子们也可以通过“骑鸟”、“抓眼睛”、“寻找者”、“拼图”等有趣的互动游戏获得乐趣。还可以自己搭建、拼接、制作良渚文化发现的各种仿制文物。

据悉,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维护),时间为9:00-17:00,免费。

可通过莫干山路、国道104、北环路等到达。

在等待了两年多之后,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终于竣工,将于国庆节前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是来自古代良渚天地的一面,生活、文明、考古中关于良渚的种种奥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也是最现代的文化场所。咖啡馆和托儿所时尚清新,不怕在这里找不到乐趣。

所以,在这个国庆,如果你喜欢追求品味,可以尝试回到5000年前,体验良渚人的生活和古文明;而热衷于捣乱的你,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一流的现代博物馆。

●温馨提醒

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怎么走?

公交:从华哲广场乘坐K348路公交车,在梁华站下车。和睦新村乘坐313路公交车,在梁华站下车。

自驾:沿莫干山路向北,过104国道大转盘;乘车30分钟左右,经上塘高架上环线,在良渚路口下车,经国道104。

新大楼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

新良渚博物馆离旧博物馆很近。沿着莫干山路向北,穿过104国道转盘,很快就能看到现代化气息的新大楼。

这几天,新馆开馆倒计时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馆外,一排排淡雅的竹子“各就各位”,瓦片只有在扫完最后一层灰的时候,才能露出明亮的面孔;博物馆里的人就更忙了。三步保安照顾婴儿,清洁工人正试图擦亮陈列柜。

此时此刻,博物馆里神秘的“良渚世界”显然更吸引人。

空旷安静的回廊里,碧绿的水池倒映着头顶的蓝天。

一扇高达城墙的深褐色大木门,嘎吱一声,悠悠开启,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大门——

步入高达10米的“良渚古国”展厅,一个小小的世界款款而来。

蓝天、绿地、耕地、捕鱼和纺织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活力。

重载的农民夫妇正在田里耕作,灯光和音响制造的“阵雨”落下来,溅起一点点泥土在田里;渔夫和他的妻子把他们的收获装在竹篮里,而孩子们正在和大闸蟹玩耍。

从良渚古城考古现场直接“揭开”的古城墙嵌在仿城墙里,也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黄土气息。

从古城墙的一侧延伸出一幅巨大的油画,描绘了焦墨山的建设:数百名工匠正光着腰在旷野中劳作;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古城在袅袅的炊烟中依稀可见。

镇馆之宝即将揭幕

“良渚文明”展览馆是一座宝库。

目前老良渚文化博物馆已经关闭,很多展品都搬到了新馆。

粗略地说,新馆里有一千多件展品,最重的也在这里。

来到新馆,一定不能错过良渚文化博物馆一直收藏的镇馆之宝——“雕玉”。

在中国,只有三件玉雕,另外两件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浙江博物馆。

这件宝贝一直藏在仓库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国庆就是它的“亮相”。

为了保持镇馆之宝的神秘感,展厅边柜的伙计几乎都来了,唯独玉雕迟迟不见露面。

“考虑到安全等因素,特意把雕好的玉放到了最后。

”保安向记者解释道。

除了镇馆之宝的首次亮相,与老馆相比,新馆还增加了不少玉器、陶器、石器、漆器、木器、墓葬等藏品。

与很多博物馆简单的陈设不同,这里的展品都配有详细的插图和文字,藏品出土地点和来历一目了然。

比如,在反山墓地14号墓出土的玉陵展览中,就特别提到了“良渚社会的玉礼制”——早在5000年前,善于制玉的良渚人就懂得用玉礼器区分贵族与平民。

为妈妈游客建立一个托儿所

作为我省最新的、设施最高的博物馆之一,新良渚文化博物馆里可以发现很多不寻常的细节。

比如这里的指示牌和标志都是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外国人来了就不会迷路。

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最贴心的就是一些人性化的设计。

尽管上下起伏,但我们在任何展厅都找不到梯子,这里上下的过渡都是缓坡。

工作人员说是因为担心展厅内灯光昏暗,使用楼梯容易绊倒观众。

新博物馆还为带孩子来参观展览的年轻母亲设立了一个托儿所。

这个育婴室大概20平米大小,里面有沙发和凳子。

这是新馆力求人性化的标志——考虑到有些妈妈带着孩子来观展,在公共场合换尿布、喂奶确实不方便,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空间就舒服多了。

因为展厅内不允许吃喝,所以新馆里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咖啡馆。如果逛累了,还可以在这里喝咖啡,看看书。

余杭区良渚镇距离杭州市区向西13公里。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良渚:一个美丽的水中小岛,“美丽岛”。

1936年良渚人石先生的一次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的人所知,良渚从此名声大噪。

良渚博物馆,原名良渚文化博物馆,由* *题写,1994开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梅里洲公园。新馆于2005年3月开工,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良渚文化的考古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出自英国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之手。外观粗犷大气,灰色的墙面简洁流畅,没有任何装饰,与美丽的大陆公园相得益彰,周围是长长的河流和绿色的草坪。

基本介绍

中文名:良渚博物馆类别:历史类、文化类地点:余杭区良渚镇梅里洲公园建成时间:2008年9月29日开放时间:9:00-17:00(16:30闭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出发前必读,景点动态,景点介绍,重点信息,景点美图,介绍,建筑布局,前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尾厅,文物藏品,瑶山玉品牌装饰,瑶山玉勺,瑶山珠串,瑶山玉匕首器,考古研究,所获荣誉,参观信息,博物馆占地40000平方米介绍。良渚博物馆建筑,以“一个玉锥散落地上”为设计理念,由四个不完全平行的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珍藏宝盒”。整个建筑突出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点,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它置身于山川水草的萧瑟景色中的蓝天白云之中,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建筑外墙全部采用黄色洞石,远看似玉石。庭院中穿插三个天井式的主题庭院,并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装点出美人卧榻等建筑小品。良渚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总主题是“良渚文化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突出了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同类或同时代文明中的地位。展览的设计理念是:优雅、典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展览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览方法和手段,努力溶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馆成为一个可观、可学、有形、可玩的平民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展厅里,分别展示“发现真相”、“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是分开的,作为导向和终点。建筑布局大堂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杭州的建筑历史提前了3000年。因此,大堂的目的是站在杭州看良渚,采用立体的展览形式,突出良渚古城、焦墨山宫、反山陵等重要遗址与现代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时空关系。前厅第一展厅以“良渚遗址是证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圣地”为主题。展示了从1936年良渚遗址发现、1959年良渚文化命名、2007年良渚文明建立这70年间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研究创新。目的是带领大家体验考古学家了解良渚遗址、命名良渚文化、建立良渚文明的考古过程。人们发现这是发掘令人震惊的陵墓的现场。通过大型墓葬背景绘画、视频解读、考古发掘现场还原、考古材料和工具实物展示等手段,全方位解读该墓在反山墓园中的气势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良渚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一脉相承,分布在太湖周边,成为长江下游最著名的考古文化区。在第二展厅,现场展示了良渚祖先生动的工作场景、良渚古城墙的一部分以及反映焦墨山建设的大型油画。通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将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全景还原、再现,展现了5000年前良渚古国的辉煌与辉煌。良渚古国良渚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比崧泽、马家浜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耕地的使用也暗示了良渚时期人口的急剧增加。除水稻外,良渚人以饲养牲畜为主,辅以渔猎活动获取肉类资源。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陶器、玉器、木工为代表的各种专门的手工业者。分工的复杂化,使脑力劳动阶级和体力劳动阶级分化,成为良渚文明形成的重要前提。焦墨山宫建筑工程大型油画。这幅油画高6.6米,长35米,占地200多平方米,集中展现了良渚先民修建焦墨的宏伟景象。第三展厅这个展厅的陈列设计以器物和重要遗物为主,其实是良渚博物馆收藏的遗存精华。重点展示了大量良渚时期的精美玉器,如燕、璧、岳等,充分展示了以玉器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中国乃至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良渚文明尾堂5000年前良渚的繁荣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但一个古老的国度,一代都城,却被长期埋没在地下。考古学家寻找了七十年的寒暑,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领略了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叹息的同时,我们还有太多的谜团没有解开;巡演结束后,我们的保护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骑鸟漫游良渚遗址”的互动项目。我们可以从良渚寺遗址前的村落一路飞到良渚焦墨的都城,领略5000年前良渚古国的人文情怀。瑶山M7: 34玉琮:身高4.4,拍摄直径7.5,光圈6.4 cm。有大片红褐色斑点。空心短柱,内孔壁略呈弧凸状,外表面呈方形,带弧边。四角的凸起以角为中轴线,雕刻出野兽的纹路。每个凸面上只雕刻一组图案。顶部饰有两组弦带,象征羽冠。眼眶隆起呈椭圆形,两眼之间前额呈扇形,鼻子扁而宽,向前突出。图案右下角刻有曲线,意为脸。瑶山翡翠玉牌瑶山玉牌装饰M7: 55玉牌装饰:宽7,高3.9,厚0.42 cm。卡饰平面略呈三角形,底部为尖弧形。整个装置采用通雕和阴线雕的手法,是一种神兽图案。每个角钻1圆孔,眼睛两侧用线切割刨开扩大成弧形三角孔,形成眼窝和眼睑,边缘用凹版线条勾勒。两眼之间前额有不规则的长刻孔,鼻孔刻有卷云。鼻子下端呈十字型,看起来像嘴。眼眶下方两侧有1锯齿状突起,颇似蛙爪。十字形的孔及其两侧更像青蛙的后腿,整个装置就像一只变形的青蛙。瑶山三叶瑶山M7: 26翡翠三叶:高4.8,宽8.5,厚0.8厘米。三叉戟有黄色斑点。左右叉齐平,中间叉较低,有一个垂直的直孔。一面是刻的,一面是素的。左右叉都雕刻有两侧相对的神的头像。神的头戴羽冠,方脸,单圈眼,口中雕有两排整齐的牙齿。叉的上端饰有五组竖羽图案代表羽冠,象征神的正面雕像;下方阴线刻有动物面部图案,有象征性的圆眼、狮鼻、獠牙。是神人和兽脸的另一种组合形式。瑶山玉勺瑶山玉勺:宽1.84-3.52,厚0.47厘米。玉勺白玉,只剩柄和勺边。该装置是扁平的,侧面看是略凹的弧形。柄端略呈梯形,有椭圆形齿孔,凹面刻有动物图案。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在穿孔周围刻有卷云云纹。上部图案受损,可看到1个椭圆形眼睛,另一只眼睛受损。其间鼻子由卷云脉构成,鼻翼垂直,鼻翼宽大。扁嘴,口中突出四颗尖牙,内侧两颗向上,外侧两颗向下,内侧两颗之间有1颗向下的尖牙。瑶山珠串瑶山M7: 136珠串:由170颗单珠组成。有灰色和棕色的斑点。腰鼓造型,大小不一。珠串瑶山玉匕首器瑶山玉匕首器:宽2.55-3.15,厚0.5-0.63厘米。双形白玉,断为三段,一端断裂,部分边缘破损。整体扁宽,侧视弯曲,柄端有扁圆形穿孔。柄端内凹面刻有方形,内刻云纹。在凸起的近端钻一个平的圆孔。装置端部一侧的凹口形状类似于冠状装置顶部凹口的一半。考古研究1936西湖博物馆石(1912 ~ 1939,良渚遗址最重要的发现者之一)在良渚镇发现黑陶遗址,在寻山、长命桥、钟家村周边良渚棋盘墓进行了三次试掘,在良渚发现了和金家巷。良渚博物馆何天星于1937年出版《良渚县良渚镇石质玉器和黑陶》,认为良渚出土的黑陶器物上的刻纹是我国最早的文字。1938年,石编写了《杭县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这是我国第一份良渚文化考古报告。1939年,梁思永在《第六届太平洋学会》第四版上发表了《龙山文化——中华文明早期之一》一文,认为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沿海地区、豫北地区和杭州湾地区,并指出杭州湾地区的良渚遗址“表现出确定的不可忽视的地域差异,与其他两个地区不同”。1955期间,良渚镇朱村渡村民在长坟挖塘时发现大量黑陶。浙江省文管会闻讯,会同浙江博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发掘,获得了大量黑陶等遗物。1957年,在浙江吴兴秋成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四个重叠层的青铜时代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吴越文化遗存。1959年,夏乃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称。1961年,良渚遗址被列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438年至0963年,对安溪苏家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堆积。同时,调查还发现了黄泥口、扁担山等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1972首次发掘,面积* * 55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早期和晚期、崧泽早期和晚期、良渚早期和晚期4个阶段的7件石器的地层叠置关系和丰富遗存,是太湖流域古文化序列中最典型的遗址。1973年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第二次发掘,发现了一座古墓。良渚文化晚期文化层198,并出土大量玉器和陶器,是科学发掘发现的第一座良渚文化大墓。1979期间,江苏武进四墩遗址首次发掘,出土大量玉器。它是良渚文化达官贵人的墓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80,在良渚地区持续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吴家埠遗址发掘于1981,发掘面积约1.30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中的文化积淀。* * *清理马家浜文化墓葬8座,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墓葬20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这是良渚遗址群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证明了除良渚文化遗址外,该遗址群中还有更早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和崧泽文化遗址。1982年,江苏省地矿局在溧阳发现透闪石软玉矿床,经鉴定为天目山残存矿脉伊犁山良渚文化玉器产地。1983上海青浦福泉山第二次发掘时,在人工堆积的土山上发现了6座良渚文化玉器和精美陶器墓葬。福泉山完整保存了6000年至7000年前各个时期文化叠加的遗迹,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和战国时期,被誉为“上海的发祥地”。1984期间,良渚镇河口岱、水口、莫家、唐家头等地均有良渚文化的发掘。在朱村兜西北和寻山以东发现了新的遗址。65438-0985,太湖流域六市博物馆举办太湖流域古动物、古人类、古文化联展,并召开学术研讨会。1986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良渚长明乡罗山村的反山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主墩西侧打捞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象牙、彩绘玉器、玉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群出土玉器,占随葬品的大多数,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刻有大量神像图案。在浙江首次发掘出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葬,首次发现完整的良渚文化徽图案。反山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级别最高的良渚文化权贵墓地。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主办的纪念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1987年,尧山首次发现良渚文化祭坛遗迹,清理良渚文化高级墓葬11座,出土玉器数千件。矾山和尧山的发掘被评为“七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在莫角山遗址东南方向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红烧粘土和草木灰中的废弃堆积,以及一座打破堆积的良渚文化小型墓葬,确认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建造的大型建筑遗址。学术界认为,它被怀疑是良渚文化中心。65438年至0988年,分别发掘了浙江海宁粉桥遗址、高家岭遗址、荷叶地遗址、上海金山林挺遗址和宁波慈湖遗址。荷叶地遗址9号墓出土的石犁是良渚文化墓葬中的首次发现。首次发现圆顶形祭坛,此墓地的发掘提出了良渚文化中等级墓地的概念。1989年分别发掘了江苏吴江龙南遗址、新沂华亭遗址、浙江余杭庙前遗址、嘉兴大汾遗址、上海松江姚家泉遗址。姚家泉遗址对研究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具有重要意义。65438年至0990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良渚文化展,文物出版社出版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研讨会在上海召开。1991年,平遥关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高级墓葬4座、良渚文化祭坛1座,出土陶器、玉器、石器65438件(组)。证明了祭坛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2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发掘江苏昆山昭陵山遗址,发现了一批以青少年为“殉道者”、人为殉道者的良渚文化墓葬。其中,77号墓主人随葬玉器125件,以及大量陶器和石器,极为精美。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良渚时期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成果,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 1993分别发掘了浙江余杭横山村、安溪梅园里遗址、浙江江海大坟墩遗址。1994 1994发掘平遥花园遗址,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石建筑基址。中国国家文物局推荐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作为世界遗产名录的初步名单。良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1995 1995江苏阜宁芦庄遗址、昆山昭陵山遗址发掘。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关晖山和焦墨山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65438年至0999年,以关晖山为试点,在良渚实施了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同时,对关晖山遗址进行了进一步发掘,对关晖良渚文化祭坛的建造过程和规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000年至2001年,对浙江余杭瓶窑温家山遗址、独山遗址、钟家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总发掘面积约1 . 300平方米。文家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大中型墓葬18座;钟家山遗址发现了4座良渚文化墓葬,出土了大量玉器、石器和陶器。2003年至2005年,浙江省余杭区嘉善遗址共发掘3次,总揭露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66座,大型灰沟2条,木墩码头遗迹1座,灰坑3个,房屋遗址1处,出土玉器、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遗物1000余件。其中,首次发现椭圆形圆柱形漆器。2004年,浙江余杭李恒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6座,房屋两间,大灰沟两条,出土各类遗物400余件,其中墓地上部损毁严重。2006-2007年,浙江余杭葡萄村考古发掘发现良渚古城墙。试掘和大规模钻探的初步结果表明,良渚古城墙东西长约1,500 ~ 1,700米,南北长约1,800 ~ 1,900米,周长6000 ~ 7000米。良渚古城墙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呈南北走向。城墙底部一般用石块铺成地基,再用纯黄土堆砌而成。底部宽度约为40 ~ 60米。保存完好的一段城墙高约4米。这样一个规模和管理都很精致的遗址,在整个良渚文化中是非常罕见的,证明了它应该是某个时期或地区的良渚文化的中枢都城。2008年,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65438+10月1,良渚博物馆建成开馆。荣获1996浙江文明博物馆荣誉。1998余杭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2000年,余杭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和浙江省青年文明号..2005年浙江省公安示范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创意奖、浙江省优秀青年文明号、杭州市先进文物工作单位。2006年全国青年文明号。2007年杭州市女职工贡献模范岗、余杭十佳景区、余杭区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乘坐372路、389路公交车到良渚博物馆站,了解参观信息。乘坐B-8路公交车,在良渚博物馆正门站下车。

如何预约良渚博物馆良渚博物馆预约流程如下:

第一步:微信搜索,打开“良渚古城”小程序;

第二步:点击“订票”;

第三步:选择良渚博物馆,点击“门票预订”;

第四步:选择良渚博物馆需要预订的日期和门票数量;

第五步:添加预约参观良渚博物馆的信息;

第六步:填写相应信息,点击“前往订购”。

简介:

良渚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湄洲公园。是一座收集、研究、展示、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馆。2005年3月,它破土动工,并于2008年6月向公众开放。2017年8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馆基本进行了修缮升级,2018年6月重新开馆。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4.38+0000平方米。它是由著名的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博物馆常规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为三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与民族精神”三大展馆,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传承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