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新片冷门!五天票房才23万。“六位老师”真的凉了吗?
上映五天,影片票房仅赚23万,十分惨淡,影片饱受人们诟病。
不少网友直接给了一星差评,直言六小龄童“卖情怀”。
影片口碑和人设崩塌,六小龄童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六岁的孩子因为一部《西游记》而家喻户晓。
孙悟空,六小龄童扮演的“猴王”,家喻户晓,他本人也深受男女老少喜爱。
他一成名,就忘乎所以了。六岁的孩子开始冒充“正版美猴王”,对其他所有版本的《美猴王》和《西游记》一概否定。
他自封的“正版”,其实是基于杨杰导演的痛苦。
1986年《西游记》开拍前,导演杨洁对“四师徒”说:
“以后戏演砸了,被骂的是我;这出戏很成功,而出名的是你。但别忘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才成就了你,尤其是你的孙悟空。”
没有人预料到这出戏会如此成功。让杨洁主任意外的是,四个人完全踩在了她的话上。
1987年,随着《西游记》的火爆,剧组被邀请到新加坡进行交流演出。
导演杨洁觉得机会难得,便指示剧组在完成相关工作后进行排练。
紧张的排练中,“四大师徒”找理由请假。
杨洁本以为这没什么,后来才知道他们四个是去参观一场生意上的演出。他们四个同意自己赚钱不是巧合。
得知被骗,导演杨洁毫不留情地批评这四人“极其自私,不顾集体”。
这一批评引起了几个人的不满。四个人跑去跟电视台领导投诉。
杨导演是一个敬业且意志坚强的人。之前因为拍摄条件的要求,她和上级发生过争执。这件事成了导火索,杨导直接被踢出剧组。
导演杨洁心痛不已。十年了,杨导演不肯再打开电视看西游记。
2017年,杨洁主任去世。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发布视频表示哀悼。
这让很多记者大吃一惊,他们一度认为六小龄童是有情有义的人。
在能持续一分多钟的视频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六岁的孩子在宣传自己的新电影。“灵堂卖片”的操作让人大吃一惊。“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两种风格都开花”成了笑柄。
六岁儿童人事立马崩溃。他一点都不在乎,继续铺设自己的赚钱之路。
1993,六小龄童担任某糖果公司副总监,推出“六小龄童奶糖”;1995,六小龄童代言金丝猴皮鞋,和后来的“脑白金”一样洗脑;1997,六小龄童高度评价子公司开发的“六小龄童营养钙面”。
2003年,六小龄童因广告侵权将前“金主爸爸”金丝猴集团告上法庭。两年后,六小龄童再次与金丝猴集团合作。
贴吧用户对此发表看法,一个名为“猴王”的ID回复:不要提两年前的事。
另一个意思,不关你的事,别说话。“六位老师”不愧为老师,真的很霸道。
六小龄童的“双标”是出了名的。一边斥责“非正统”的西游,一边主动为盗版游戏代言;
他一边大谈文化的开放性,一边把《美猴王》据为己有,容不得别人改编。
镜头前,六小龄童用手指着大话西游:“我们要向全国人民道歉,没有分清人妖……”。
周星驰有一个简单的拄着拐杖走路的动作。六岁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并展示它。
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只是为了嘲讽和炫耀自己“专业”的耍猴把戏。
对于其他西游作品,六小龄童总说没看过,不适合评价。
然后语气一变,六小龄童高调评论这些作品。他和原作者一样了解这些作品。
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有缺点,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六岁小孩认为,只要不是他的,就不会上桌。六岁的孩子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开玩笑不是废话,改编不是随机的。”
六岁的孩子已经把西游记和孙悟空当成私有财产了。
每次我出现在公开场合,刘老师总是装成孙悟空。这让网友们哭笑不得。
六岁的孩子最想做的,就是把“唯一的猴王”的形象植入观众心中。正因如此,六小龄童不停地讲当年拍摄经历的事情,给公众洗脑。
这张“猴子缘分”照片,六岁的小朋友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这是野生猴子看到他自觉敬礼时拍的。
其实这只猴子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只要驯兽师一声令下,小猴子面对谁就敬礼。
六岁小孩一点都不老实。他们宁愿撒谎也不愿奉承自己。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刘老师的“垄断”甚至延伸到了原著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的东西没放多少,到处都是六小龄童的画像和雕像。一座美猴王画室依然赫然耸立在庭院里。
吴承恩故居被六小龄童占据。广场上建起了孙悟空的蜡像,六岁的小朋友也亲自参加了蜡像的落成仪式并致辞。
为了“发扬光大”原著,六小龄童甚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震撼人心的话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简直刷新三观。
在剧中,这个六岁的男孩扮演了许多角色,如金角国王、吴承恩和唐三藏。
六个老师恨不得把西游记老底子榨干,能拿多少拿多少,就是为了赚钱。
上节目《大家说吧》,面对初中生对西游记和猴哥的质疑,六小龄童无言以对。他脸色难看,无奈地说:
“一百年来,美国没有第二个卓别林,中国没有第二个梅兰芳。”
六岁的孩子坚守传统,坚持自己的“孙悟空”是最好的。他不能接受别人说86版《西游记》不好,更不用说说他不好。
弘扬文化不好。六岁小孩用美猴王赚钱的能力堪称一绝。
他高价推出美猴王,限量销售66666只,单价甚至达到一万多元。六岁的孩子可以赚很多钱。
六小龄童的老师也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在校园里讲课。
名义上他不要钱,但每次讲座结束后,他都会卖出一套100元的猴年图书。能把口是心非做到如此极致的恐怕只有六位老师了。
六岁的孩子把孙悟空演活了,六岁的孩子却没有把自己演好。
只能说他是一个高超的表演者,而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艺术家。
是六岁的孩子落得这么惨的下场,也怪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