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有时看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它了
当你一开始看的时候,看的是一个字的整体,看久了以后 注意点便分散到个个笔划上去了,从而分散了注意力, 同时大脑会重新将这些笔划重新认识,自然久不认识原来的那个字了,这种现象叫语义饱和,即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例如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的现象。
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不认识该字或者单词的情况。
此过程仅为暂时,心理学上认为其原因是人的大脑神经如果短时间内接收到太多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造成对常用字突然不认识的现象。
语义饱和的原理在于“注意力转移”,当人眼对一个字盯了一段时间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就仅仅注意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这种大脑的行为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因为在盯着一个字看了太久之后,会自动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成联想阻断。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种饱和阻断现象均发生在字形到语义的联接过程中。因此,人先会对字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意的联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