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非洲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

毛里塔尼亚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相邻。

毛里塔尼亚西濒大西洋,有海岸线667公里,高温少雨,属热带沙漠气候。

毛里塔尼亚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万(2020年数据)。

毛里塔尼亚全境地势平址,有三分之二地区是沙漠。

毛里塔尼亚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石膏、磷酸盐.石油和天然气。

毛里塔尼亚的首都是努瓦克肖特,位于西部的沙漠地带,仅隔一条沙丘与大西西洋相望,距海岸5公里,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首都。

努瓦迪布是毛里塔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中心,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也是该国铁矿砂的最大出口地。

毛里塔尼亚人总体上分为北非摩尔族和非洲黑人两大类,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法语为通用语言,约96%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毛里塔尼亚的工业,主要是一些采矿和小型加工业,铁矿石出口是其主要创汇来源,大多出口到中国、法国、意大利、丹麦和比利时等国。

毛里塔尼亚的农作物主要有高粱、水稻、小米、玉米、小麦、豆类和椰枣,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毛里塔尼亚对外出口铁矿砂和渔产品,主要进口能源、食品、机械设备和消费品。该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中国、瑞士、法国、荷兰和日本。

毛里塔里亚是非洲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仅次于南非。

毛里塔尼亚交通不发达,全国只有一条铁路,长675公里,主要用来运输铁矿砂。

毛里塔尼亚在 历史 上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是毛塔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国。

毛里塔尼亚最大的港口是友谊港,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距离首都努瓦克肖特约15公里,是1978年由中国援建的。

※ 摩尔人主要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区和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里、尼日尔、突尼西亚地区,是十六世纪欧洲人对这一地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称呼。

有时候,摩尔人专指中世纪时期入侵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马耳他、科西嘉岛、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

毛里塔尼亚人以胖为美,尤其是孩只有肥胖起来才能谈婚论嫁。

毛里塔尼亚气候极为干燥,温度又高,所以这个国家大力发展尖顶帐篷,被称为“帐篷之国”。

毛里塔尼亚虽然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当地的儿童都享有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不用交学费、课本费、生活费、校服费和其他学杂费。

骆驼是毛里塔尼亚的国宝,由于缺水,人们常把骆驼奶当水喝。

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国家,目前仍有约50万奴隶。

毛里塔尼亚的撒哈拉之眼是全球十大最壮观的地质奇迹之一,整个眼睛长达340公里,直径达到48公里,在太空中也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