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改编的小游戏电影。
恐怖电影中的经典
弗兰肯斯坦开始了。
《弗兰肯斯坦》中的人造人
是弗兰肯斯坦
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玛丽·雪莱原著小说中的德国出生的生物学家是弗兰肯斯坦,而人造人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他的昵称亚当。
这个错误由来已久。早在小说出版之前,恐怖故事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弗兰肯斯坦”自然成为很多人心目中人造人的名字。
这部《弗兰肯斯坦》很快成为伦敦经久不衰的舞台剧。由戏剧家汉密尔顿·迪恩精心编排的话剧《弗兰肯斯坦》,以血腥的道具和精致的妆容吸引了伦敦的许多人。
在那个好莱坞电影业像海绵吸水一样的年代,自然也有弗兰肯斯坦受到青睐。
▲环球影业很快买下了这部剧的改编版权。
并且在1931,交给了电影圈。
崭露头角的詹姆斯·威尔(右二)
威尔挑选演员的工作一开始很顺利,但当他决定《弗兰肯斯坦》的演员时,他感到困惑。
他请了十几个演员试镜,甚至还联系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恐怖大师贝拉·卢戈西。
▲但是演惯了优雅贵族吸血鬼的卢戈西,
显然对这个泥怪不感兴趣。
威尔不得不另作打算,直到有一天他在一部叫【刑法典】的电影里遇到了一个叫鲍里斯·卡洛夫的演员,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怪物”是谁。
▲在造型师的打磨下,前来试镜的卡罗夫在《弗兰肯斯坦》中诞生了。
卡尔洛夫和威尔这对黄金搭档,真的让电影有了成功的基础。
而且威尔的大胆创新让这部电影不拘泥于原著,完全成为他的个人作品——只保留了玛丽小说中的骨干和标志性元素。
电影和小说的区别其实从化妆开始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本片的化妆师杰克·皮尔斯(Jack Pierce)给弗兰肯斯坦安上了平头,衣衫褴褛,正式定妆时还编造了高耸的眉骨。
皮尔斯最天才的想法是在弗兰肯斯坦的太阳穴“插入”一个类似于门闩的东西。这个想法从此奠定了弗兰肯斯坦的形象。
威尔直接给这部电影命名为《弗兰肯斯坦》,在风格上深受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
重新包装的《弗兰肯斯坦》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影片上映时,据说发行商曾悬赏能独自看完电影而不离开现场的女性观众。或许是噱头,但也说明了影片恐怖氛围的成功营造。
但由于威尔的叛逆风格,【弗兰肯斯坦】遭到了天主教会的抵制。
影片被迫剪掉了弗兰肯斯坦把一个小女孩扔进池塘的场景,对话中所有与上帝有关的词语都被强制删除。
但基本上影片没有伤筋动骨,50年后把原来删掉的段落都找回来了,让观众尽收眼底。
▲这个由多具尸体拼凑而成的怪物,从此成为恐怖电影中家喻户晓的巨星。
从看电影的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