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季第一课教案
教案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以下是我整理的春天幼儿园第一节课的教案。希望能提供给大家参考。
第65438课+0设计意图:大班下学期,大部分孩子都以身为小学生为荣,但仍有部分孩子时间观念淡薄,没有及时入园;并且在与小学老师的交流中,我知道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对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作息并不了解,导致出现了在课堂上撒尿或者憋尿,在课堂上玩玩具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开学第一天”的语言活动,引导孩子在理解和编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规范,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认真听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合理地延续第二天小猴子上学的故事。
2.鼓励孩子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小猴子哪里表现好,哪里表现不好。
3.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萌发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说出小猴子哪里表现好,哪里表现不好,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
活动难度:孩子能完整连贯地继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幻灯片
活动流程:
先聊入正题。
“小朋友,你要上小学了。老师真的为你骄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猴子上学的故事。我们来听听开学第一天发生了什么。”
第二,用幻灯片分段讲述和分析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1.讲述第一个故事并提问:
(1)小猴子晚起床一分钟会怎么样?
(2)小猴子在家做什么?
(3)小猴子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小猴子起晚了一分钟,却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他坐公交车迟到了,迟到了20分钟,可见每一分钟都很重要。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2.讲述第二个故事并提问:
(1)猴子为什么会坐立不安?
(2)长颈鹿老师为什么叹气?
(3)课间十分钟后可以做什么?
总结:课间十分钟可以放松一下,但是必要的话要先喝水小便,也就是要利用好课间十分钟。
3.第三个故事问:如果你是一只小猴子,你会做什么?
4.讲最后一段,问:请小朋友帮助小猴子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三、老师和孩子一起看幻灯片完整地讲故事,提问:
(1),小猴子该从哪里学起?应该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在讲述整个故事之前提问)
(2)小猴子懂事地点了点头,那么第二天小猴子去学校会做什么呢?(故事讲完后提问)
第四,引导孩子继续编故事,进一步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1,同行讨论。
2.单独告诉他们。(鼓励孩子使用一些成语或单词等。)
五、活动结束,谈心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老师相信,小猴子听了老师、家长和我们小伙伴的话,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小学生。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班上其他小朋友吧!”
幼儿园春季大班第一课第二课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尖锐物品如果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健康;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笔、筷子、剪刀、铲子等物品,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儿童平时能接触到的尖锐物品,如钢笔、筷子、剪刀、小刀、小树枝等。熟悉儿童书籍中的内容。
活动流程:
1.介绍一些准备好的利器的名称、形状和用途。让孩子了解这些东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2.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锐器使用不当,会对人造成伤害(划伤、割伤等。).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锐物品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笔、剪刀、筷子和铲子。
总结:
使用尖锐物品时,不能随意在手中挥舞,也不能用筷子、吸管或用棍子串起来的食物追逐。尖锐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干净。特别要提醒孩子的是,他们还小,一些尖锐的物体不能用,更不要尝试把更不用说当玩具玩。
幼儿园春季大班第一课第三课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及危害。
2.能够安全使用文具,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了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对话: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想想吧,孩子们。你经常使用什么文具?你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有危险吗?让我们看看书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2.活动:看童书,教学挂图。
(1)老师:请打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每张图片。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用的是什么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式正确吗?
(2)根据老师的提问,让幼儿自由阅读并说出图片的内容,由老师引导参观。(3)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并讨论图片内容。
老师:这里的大图和你书上的小图一样。我们来看看这张图说的是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的相关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铅笔不能咬,会引起铅中毒,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进肚子里,会让孩子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老师总结:这些孩子文具使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3.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安全使用文具。
(1)老师引导孩子观察,说出最后一个小图: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张图中的孩子是否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之后要洗手,使用文具还要注意什么?
(2)老师给每组孩子一大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选择一个能力强的孩子,让他用图片或图画展示讨论的内容。
(3)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5)分享各组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的规则。
教师引导孩子复习集体制定的具体行为规则,并做总结。例如:
(1),使用文具时,保持正确姿势,正确用笔。
(2)、不玩文具,不吃不咬文具。
(3)不要把笔指向自己和他人。
(4)不要用油画棒或水彩笔在皮肤或衣服上乱涂乱画。
(5)用后清理文具。
(6)写字或画画后洗手。
(7)使用剪刀时要小心。不要用带利箭的剪刀。用它们来专注于你的身体。开玩笑的时候不能用剪刀。不要向别人挥舞剪刀,用后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幼儿园春季大班第一课第四课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能背诵不同声调的诗歌,比较感性。
2.我有一种作为大班孩子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诗歌朗诵磁带和带音乐的录音机。
活动流程:
1.创设情景:老师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一天,我参观一所幼儿园,遇到一个正在帮我弟弟妹妹穿衣服的孩子。我问他:“你在哪个班?“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一个大班的孩子!’我夸他有能力,他说‘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他还给我朗诵了一首诗。你想听吗?"
2.老师带着感情和表情把这首诗背诵了两遍。
3.引导孩子掌握诗歌的内容。
(1)诗名叫什么?
(2)孩子们在诗中说了什么?你做了什么?
4.孩子跟着老师背两遍诗,学习新单词“赞”。
5、从句练习。老师的一句话,孩子的一句话,反之亦然。
6.把孩子们的朗诵录下来,欣赏一下。最后,请大声朗读。
幼儿园春季大班第一课第五课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班的孩子,有做哥哥姐姐的骄傲。
2.了解大班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找出与小班和中班的区别。
3.感受提升后周围环境的变化,用连贯的语言描述新教室的环境。
活动准备:
1.提前安排好活动区,如表演区、科普区、阅读区等。
2.收集一些以前大班孩子在学习、游戏、运动、生活中的活动图片。
活动流程:
1.观察并熟悉新教室的环境。
孩子们可以自由观察新教室的环境,谈论新教室是什么样的,和中班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墙上有什么装饰,教室里有什么活动区。
总结:我们现在是大哥哥大姐姐了,有了自己的新教室。因为这一年我们会学到更多的技能,所以教室里设置的区域和中班不一样。
2.讨论:大班的孩子和小班、中班的孩子在学习和任务上有什么不同?
老师:现在我们都是大班的孩子了,你觉得大班的兄弟姐妹应该和小班、中班的兄弟姐妹做什么不一样,做得比他们好?
然后带领孩子欣赏往届大班里哥哥姐姐的照片,引导他们观察讨论。
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在大班里做有能力的孩子。
3.欣赏儿歌《我是大班的孩子》,进一步明确作为大班孩子的任务和要求。
老师:有一首儿歌会告诉我们大班的孩子应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老师读童谣)
问题:童谣说了什么?大班的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4.自选团。
教师根据小班、中班的分组经验,引导幼儿提出大班分组的建议和方式,集体讨论后确定分组方式,组织幼儿选择自己的同伴组成新的小组。
活动建议:
1.活动刚开始,可以引导孩子初步欣赏儿歌,感受大班孩子的能力。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孩子读儿歌。
2.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可以熟悉教室外的环境和班级的户外活动。
3.引导孩子继续装饰活动区域的环境,鼓励孩子收集区域内需要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