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疑云的影片评价

也许好莱坞感觉最近的弱智电影太多了,需要搞出一两个聪明点的影片,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的脑袋还不是完全进水了。可是票房又不能不照顾,要都搞成那些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智慧型,恐怕会是票房的恶梦。既要显得比较聪明,又不要吓跑观众,算来算去只能借鉴《罗生门》的成功之路了。这并不表明美国观众有多少真正看过《罗生门》,而是说至少他们听说过该电影的名气;在某种程度上,《罗生门》的叙事已经成为一种使电影显得聪明的经典技巧,至于拍出来的电影是否真的很聪明,对于一般商业片来说就不用考虑太多了。好莱坞的经典准则是:先把你骗进影院再说!

在《基地疑云》(Basic)上映前媒体的广告轰炸中,一个用得最多的词便是Twist,用比较文绉绉的中文来翻译的话,大致相当于变生肘腋,其实用大白话说就是故意折腾人。影片讲述一队美国突击队员,在教官山谬尔·杰克逊的带领下,进入巴拿马的热带丛林演习,结果却是5死1伤的局面,只有剩下没受伤的士兵背着那个伤兵回到了预定的接应地点。问题是他们并没有遭遇敌人,那么那个狂风暴雨的晚上在演习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由约翰·屈伏塔和康妮·尼尔森扮演的基地调查官,便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理出个头绪来。可是,回来的这两个士兵的口供根本对不上,而且不断改变,由此引出更多的当事人和幕后故事来……

显而易见,本片的主要情节照搬了《罗生门》的结构:同样一件需要调查的案件摆在那,同样的每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所不同的是,本片最后想传达给观众的,并不在于不同的人为什么有不同的事件阐述,而在于那个明摆着想让观众大吃一惊的结局。也就是说,中间所有不断变化的解释版本,都只不过是故弄玄虚而已,最终是为了甩出最后那个包袱来。而在《罗生门》中,不同人物对事件的不同描述,却是影片想要表达的重点,最后真相是什么反倒不重要。

不同的表现重点,体现出本片和《罗生门》不同的表现主旨。《罗生门》探究的是为什么不同人物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解释,电影的矛头指向的是人性的隐藏一面。《基地疑云》显然不想搞得那么深奥,只要先把观众骗得晕头转向,然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讶就万事OK了。尽管该片也谈人性,所谓Murder is a basic. Everyone can do it.(谋杀是人的本性,每个人有嫌疑。),但那只不过是故弄玄虚的一部分,为的是让影片中间那段谁是真凶的游戏变得更可信:既然人人都可能是凶手,自然每种不同版本的叙述,都有可能是真的。于是,大家就在电影中看到山谬尔杰克逊被打死了N次,两次被手榴弹炸死、两次被M-16打成筛子,一次被约翰屈伏塔用军用匕首捅了个大窟窿。当然,这都是不同版本解释中的状况。编导要的就是把观众绕进谁杀了教官和其他队员的猜测中去,最后再得意洋洋地告诉你:你们都猜错了!

记得国内《英雄》上映的时候,评论者们就老拿《罗生门》来说事。其实《英雄》和本片一样,都只是借用了一下《罗》同一事件,多种阐释的表皮,内里要突出的还是事实的真相。因而可以说,它们都和《罗生门》的表现手法的内涵无关,和不同的解说人内在的动机无关。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游戏和作秀,为了在给出最后答案前,让观众多晕一会。这样一来,导演就可以期待当观众们走出影院时会说:一部电影居然将我狠狠地玩弄了一把,编导你真牛啊!

这就是《基地疑云》这样的影片所要的效果:为转折而转折,等把你折腾得够呛了,再给你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结果,电影结束!往往还要美其名曰最有思考性,要让观众回去敲破脑袋地想事情真相的前因后果。这也是商业片中最常用的使自己变聪明的招术。事实上,观众们回去想破脑袋也是没用的,因为所谓真相是强加给你的,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导演说是这样就是这样,至于和以前的情节有诸多矛盾?对不起,兄弟,你对电影还没有完全了解!就这样,电影说不定还能让人再进影院一次。

可我是再懒得上当了!这类电影,除了给人最后时刻的那个大大的问号和感叹号,别的再没什么了。如果说《非常嫌疑犯》的结尾的出人意料还算有点意思的话,本片精心构思的结局,在前面众多故意歪曲事实的转折之后,已经变得很无聊了。老实说,我根本都不在乎它有什么样的结局,只想这无聊的游戏赶快结束。

约翰屈伏塔还是老样子,一切成竹于胸的样子,脸上经常带着操纵者才有的微笑。正因为电影将重心放在了事实的真相上面,审讯过程中本应该很精彩的对手戏显得沉闷无比,没有人会聚精会神地去想这个家伙为什么这样说,换成任何一个演员,不论男女,都能胜任此片的角色。倒是山谬尔·杰克逊,他那股损劲是别人代替不了的。至于那几个突击队员,对不起,如果观众不留心的话,很可能连他们的角色都难以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