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用餐习惯

孩子胃口好、胃口好很重要,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也很重要。在儿童早期,儿童的饮食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育的重要任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洗手对于保持皮肤清洁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妈妈们要注意。当孩子洗手时不小心弄湿了袖子,妈妈可以借此机会教孩子如何洗手,自己示范——拉袖子,同时教孩子说:“搓搓手一、二、三、二、一,搓搓背,认真洗手指,别忘了小手腕。”孩子们乐于接受这种游戏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知道了洗手的顺序:袖子——湿手——皂洗手掌、手背和手腕——搓洗——水洗——晾干。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自主进食,增强免疫力。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加油吧!

一、跟风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勺子?小班70%的孩子不能用勺子吃饭。他们大多在大人的过度呵护中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他们真的“幸福”吗?缺乏练习机会的孩子,不仅手指精细动作发展不协调,还会阻碍自理能力的顺利发展,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怎么解决?家长可以用简单易学的儿歌来教孩子如何吃饭:左手拿着小碗,右手拿着小勺子。小勺盛着饭,小嘴静静的品尝,孩子自己吃。他们吃得越多,越甜。此外,幼儿园里的玩偶之家区域的角落里还提供了小动物和食物,以及大小不一的勺子,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的开放式塑料架上贴上一个洋娃娃的头或者一个动物的头,在碗里放一些花生和小糖果,让他们学会用小勺子给洋娃娃和小动物喂食。

第二,耐心引导,打消孩子的依赖心理。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孩子,会吃饭却不想自己吃。它们必须等待有人来喂养它们。吃午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小手放在胸前,手里没有勺子和碗,依靠心理和习惯,让他们在这里等老师喂他们。你喂他,嘴巴张得大大的,咬一大口,就坐在那里看,不喂他。老师说,就吃一口,吃的时候,他没端碗。吃完后,他会把手拿开,休息一下。总之,吃饭真的很累。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一定是一致的:坚决只说不做。大人可以多提醒孩子,坐在旁边看着他,帮他热好饭,但一定不能喂他。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在家一定要这样做。现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食物也会很快变凉。绝对不能等老师来喂,这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少吃,然后逐渐增加,直到吃完为止。

三、持之以恒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坏习惯。班上普遍存在挑食的现象。其实挑食是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请家长和老师配合,改变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

1.饭前勾引调动情绪。家长每天在家吃饭前要向孩子介绍菜肴的营养价值,尽量以正面引导为主;周末可以带孩子去买菜,丰富菜名,简单吃一顿,尽量让他们尝试每一道菜。幼儿园每天都要对菜品进行营养分析。在班级主页上添加每周幼儿园菜单,让孩子早做准备,家长可以在家丰富,鼓励孩子吃。小班的孩子还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大人。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我们重视每天下班后的饭菜诱导。尤其是当孩子不喜欢这道菜的时候,父母会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这道菜的喜爱。比如“青椒土豆丝”,有的孩子不想吃,就夸张地闻到菜的香味,让他们看起来很陶醉,想吃。这样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调整好了,会吃这个菜,甚至加餐。

2.逐渐增加不想吃的东西的量是一种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吃饭的心情。这时候有效控制量,有助于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食物。“就喝一小口”是第一步。喝一口,试试味道。因为少了,只是一个味道,相应的压力会更容易消除。这一步需要很长的时间,他的身心都要慢慢适应食物,接受食物。“逐渐增加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少到多,成年人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心。

3.巩固保持,奖励肯定一点点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这时候抓住孩子“爱表扬”和“表现好”的心理,给他们一些口头上、物质上、行动上的奖励,不仅有助于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让他更加自信。五角星是他们的最爱,也是最好的物质奖励。父母可以在家里设立一个鉴定角,准备一些漂亮的贴纸,每周记录他在家的用餐情况。如果孩子一周后吃好了,可以买一个他喜欢的小礼物来调动他的积极性。

4.重视孩子饭后的健康教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他还提到,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孩子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碗、擦嘴、擦手,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做语文老师,做中学,边做边进步。”在家长和老师的不断提醒下,幼儿将能够独立完成,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被动到自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要让孩子坚持下来,持之以恒,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