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
幼儿园1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索的能力。
2、通过运算经验,进一步了解奇偶数的排列。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芯片》;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为1-10的若干项目。
2.学习工具的准备:《数字与芯片》;几片雪花;数量少于20的多个项目被打印在图片上;1-20数字卡;1盒豌豆。
3.操作手册第4卷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热活动。
老师和孩子们互相问候。
在线,网络游戏:好朋友让孩子先在网上报号码,并记住是哪个号码,然后边读儿歌边做动作。当他们读到和自己一样的数字时,他们会跳起来。当他们读到最后两句的时候,连小孩子都会一起跳起来。
2.复习10以内的奇数和偶数。
孩子用“数字和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两两放筹码,记录结果,说13579是单数,246810是偶数。
3.集体活动。
第一组:先在桌面上设置数码卡1-10,下面放雪花。将它们两两排列,观察比较,分辨出哪些数字是偶数,哪些数字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画两个圈,记下总数,说是单数还是偶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中20以内有不同数量的物体。请先数一数,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填奇数和偶数。重点引导孩子认识奇数和偶数是相邻的。
第四组:两个孩子操作“数字和芯片”,在20以内放置奇数和偶数,奇数在左边,偶数在右边,然后在边上放置相应的数字卡。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是“手拉手”。把孩子随机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老师给出口令。两组孩子迅速手拉手,报出每组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看哪组站得快,报得准。
②游戏“摘豌豆”。孩子们随意从盒子里抓一把豌豆,两个两个地放在一个小碗里,看有多少,奇数还是偶数。
5、交流总结,收拾学校工具。
当老师报数说奇数1、3、5、7、9时,孩子们拍手(说奇数时发几下),说偶数2、4、6、8、10时跺脚,进一步巩固了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引导孩子收拾学习用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完成操作书和操作纸。
幼儿园教学设计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对观察小昆虫小动物有初步兴趣。
2.练习画蝌蚪的尾巴。
3、知黑,巩固棉签画法。
活动准备:
知识和经验:孩子有画棉签的经验。
材料:黑色颜料、棉签、小毛巾等。画一幅蝌蚪的身体,一幅蝌蚪的画。
首先,开始部分:
1.用童谣引出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2.认识小蝌蚪。
看蝌蚪的图片,了解蝌蚪的形态特征。
二、基础部分:
1,观察屏幕
出示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发现画了几只蝌蚪,但都没有尾巴。
2.演示绘画方法
老师拿出棉签,蘸上黑色颜料,在每个蝌蚪后面画了一条弯曲的尾巴。在演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孩子们如何使用这些材料。
3.儿童绘画
(1)准备材料
每人在桌子中间放一张画纸、一根棉签和黑漆。
(2)孩子画画,老师指导。
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棉签画蝌蚪的尾巴。
第三,结尾部分:
1,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欣赏,鼓励孩子大胆参与。
2.收拾绘画用品,组织孩子洗手。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僵化教学方法,而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我觉得老师要根据季节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去观察、理解和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对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引导孩子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要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孩子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比如画“活动中的孩子”时,孩子重点画的是孩子在某个地方玩耍的情况,但在丰富画面时,要画一些其他的孩子的活动,使布局更合理有序,内容更丰富。
2.营造愉快轻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观念不在孩子的脑子里。如果大人不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作品,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老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和“错位”现象。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朋友的耳朵被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尖的嘴巴;兔子的尾巴又细又长;白天画一个月亮...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成年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些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认为我们的老师不应该打断孩子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他们的绘画内容。要引导他们事后去观察和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学习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觉得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
3.在儿童绘画活动中,说话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抓住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给孩子很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想象,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要给孩子充分的说话自由。老师永远不要说“不可能”或者“这是错的”来否定孩子的想法。他们应该肯定、鼓励和欣赏有创意和稀奇古怪的想法。让孩子觉得这样的‘奇思妙想’是对的,让孩子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我觉得可以用自言自语,和旁边的孩子说话,分组说话,以大家说话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吸收别人的想象力。
4.以开放的方式提问,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孩子的联想和创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比如画“手指造型想象画”的时候,老师用手摆出几个造型,然后让孩子用想象力去想象什么,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到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问题能让孩子产生新鲜感,让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可忽视的一种绘画形式——愿画。
意愿性绘画教学既能满足儿童的愿望,又能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机会,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达到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目的。
幼儿园教学设计第四部分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各种动物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表演和表演能力。
激发孩子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点,感受活动的快乐。
竞选口号
快乐的动物,想着森林
要准备的活动
1,环境布置:有节日气氛的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境布置,横幅、海报。
2.节目准备:每个班都有一个关于“动物”系列的表演节目。
3.带杖的白布。
4.每个孩子一份“六一”礼物。
活动内容安排
首先,森林里的小动物
每个班选出两个孩子参加开幕式的哑剧表演。
第二,嘉年华动物是我画的。
1.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动物”的绘画。(9:00——10:00)
小类:主要是剪切粘贴动物图片;
中班:以动物着色为主;
大类:画动物,涂色,装饰。
2、墙上的工作(10: 00-10: 30)
第三,我会了解动物。
1,每节课安排一次关于动物的教学活动。(9:00——9:30)
2.欣赏《动物嘉年华》的作品。(9:40——10:10)
第四,森林动物是狂欢的
1,以班级为单位,以“动物”为主题进行表演。(全班)
2.每节课的准备:服装、音乐、道具等。
3.伴奏音乐要在5月28日上交,表演时间控制在3-5分钟。
活动安排
周一:开幕式+森林小动物哑剧欣赏
星期二:各年级组画动物,上墙。
在白布底部绘制五线谱和音符,将绘制的动物粘贴在白布上。
周三:动物系列教学活动+周二作品展欣赏。
周四:周五上课彩排。
周五:闭幕式+各班关于“动物”系列活动的表演,可以是哑剧、歌曲等。
幼儿园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认识剪纸的技法和合成,认识剪纸的基本图案。
2.继续学习基本的折剪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的实践,感受剪纸的趣味性和美感,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关键点:
学习剪纸叠剪和正反剪结合的基本功。
困难: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点,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模型、彩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校工具准备:彩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有问题。同学们一般都带剪刀,所以用美工刀剪不出来的地方,他们是刻不出来的。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裁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出来的作品不是很好看。
教与学的过程:我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学、动学生的活动
教学过程
1.一对一。
(1)欣赏:展示河南单县柿来鸟和广东佛山龙头的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作品实物,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感性认识。
问题: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这些剪纸作品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区别?左右相同的图像用什么方法?
老师总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具有鲜明的装饰美。用折叠剪刀的方法剪出对称的作品。
(2)揭开题目:“巧折劈”。
2.学习。
你对剪纸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
(1)展示马兑团画、对猴团画、五福彭寿等剪纸作品。
从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中了解剪纸的方法;
尹剪-剪轮廓,或剪图像内的纸张。
杨剪开——剪开纸里外的形象轮廓,只留下造型线。
综合法——负剪力和正剪力相结合。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图案。
分组讨论:这些装饰图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给他们一个头衔。
总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示动物的皮毛、刺、草之类的。特点:比较硬朗。
新月形图案:-用来表达衣服皱纹,头发图案,植物叶子和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种类繁多。
水波纹:用来表示水波之类的东西。特点:光滑、柔软、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花、浪、衣服上比较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讨论一下。
:展示青蛙和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制作这些剪纸作品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什么样的动物或人物?
总结:①步骤:折叠并画出轮廓(抓住特征);(2)剪切(先内后外)粘贴。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动手吧。
学生练习:通过折叠和切割来切割动物或人。
5.表现出来。
完成的作品的标题是什么,你想做什么?指出作品中图案对称的地方。
6.好好照顾它。
举办班级剪纸展或组织学生剪纸征集活动。
幼儿园6 .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
首先,开始部分:计数游戏
1.手指指棋盘点数1-5。(注意分的套路)
2.数字练习。(1-50)
二、基础部分:按组计数1-50
1.讲故事吸引孩子。
老师:今天是国家50周年国庆典礼,举国上下都很高兴。国王邀请了50位客人参加国庆典礼。国家有规定,出入境必须有两个人,否则要处罚。因此,守卫大门的卫兵非常小心,今天他们不能出错。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就会失去理智。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数数。
2.时间还早,客人已经开始来了。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把两个红色的棋子和两个绿色的棋子放在演示板上。问:有多少客人到了?他们是怎么来的?
3.老师两个两个地数棋子,让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直到有足够的五十个棋子。让孩子数二乘二到五十,可以换几种方法加强记忆。
邀请小客人坐在你的棋盘上。老师敲鼓时,孩子放两块,边放边数,中间停下来让孩子从头数,直到有足够的50块,再让孩子从前两块数到五十块。
客人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后累了,所以我们请他们在客厅休息。老师敲鼓,孩子拿走两块,同时数两块,直到全部拿走。
6.送客人回房间休息。(发送操作框)
7.请客人吃聪明豆。小朋友扮演服务员,两勺豌豆,一边舀一边数,数到五十。
三、结尾部分:参加庆功会。
老师:国王很高兴,邀请我们参加庆功会。现在,请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两两一起走,放音乐,让孩子们手拉手跳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学习1-50的计数,就知道两个数了。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组概念,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演示板小朋友有一套操作盒,盘子,小碗,勺子,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