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前飞机上不能用手机?

满是漏洞的规定

因为大约从2013年开始,美国的航空公司已经放开禁令,到现在过去4年,有不少数航班上都可以用Wi-Fi上网了。只是中国的航班大部分还没有改变,但应该最近几年就会有变化。

从不让用到允许用,飞机制造商就做过无数次实验,波音公司从人们开始用"大哥大"起就很重视收集飞行员的报告事故,然后根据事故记录还原现场,做很多次模拟,想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就能改进飞机。

但是就在禁令颁布后不久,电子设备干扰的报告中就给出过这样的评价,说乘客们手持的任何电子设备的电磁场发射功率远远低于我们飞机上那些通讯设备。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飞机飞到800米上空后,任凭你手机天线再好,也都和地面基站失去联系了,但是飞机上所有通讯系统都要时刻和地面保持正常通信,这两者的功率相差了上百倍。

而且要在技术上判断A干扰B,这确实需要比较复杂精密的测量设备,飞行员属于通信工程的外行,他们在没有任何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到底是怎么判断是什么东西干扰了飞机呢?而且在整个机场的上空,弥漫着各种飞机的电磁波信号,为什么不是其他信号干扰的呢?

这项禁令在1991年诞生的时候,它的理由是:手机会对地面通信网络产生影响,也就是机场的塔台。

那后来的事情就越来越奇怪了。

2000年以后,是飞机上用手机的人多,还是候机大厅里用手机的人多?肯定是候机厅用手机的人多啊!

是飞机离塔台近,还是候机大厅离塔台近呢?肯定是候机大厅离得更近啊!

那既然连飞机上都不许用,那为什么候机大厅里人人都可以用手机呢?那不是更危险吗?

另外,既然把风险估计得这么高,1991年的手机信号,从发射功率,到频率,到通讯协议,跟现在手机完全是天差地别,怎么禁令的细节几乎一直没变?

这些可能还是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提出的质疑。坐飞机的老百姓,质疑得就更有道理了,也更容易听得懂,因为飞机上还有另外的规定,那就是起飞和降落时不准用其他电子设备,不是手机也不行。民航和航空公司对这个规定的解释是:

所有电子设备都不可避免有电磁辐射产生,都有可能干扰飞机的通讯。

乘客就很费解了:

这个造价1到2亿美元的飞机会被我这个Kindle正常使用的电子书威胁到?

这可是亚马逊牌的,也都是通过电磁辐射兼容规范的东西,您这飞机1SU2亿成本都花在什么地方了?飞机也太脆弱了吧。

如果飞机确实有这么脆弱,Kindle就是比较危险,那为什么还允许乘客带上飞机呢?

那些真正危险的东西,像汽油、武器,不是压根就不应该带上飞机吗?

如果手持电子设备有这样的威力,怎么也没见过恐怖分子拿PSP或者iPad劫机呢?

问题还有:

总担心手机影响飞机,按理说飞机也应该影响手机啊,怎么也从没见到过呢?

如果手机影响那么大,怎么也没见到过手机影响其他手机的通话或者上网呢?

更现实的情况是,确实还有一些电子设备是无法关闭的,比如像心脏起搏器,也没见飞机出什么事儿。

航管局的解释可能说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少,几率太小。但是坐飞机不关手机的人可大有人在,具体有多少人在起飞降落时没关手机,联邦航空管理局还真做过几次匿名调查,问得还很专业,避免引起被提问者产生内疚感,造成虚假回答。所以他们是这样问:

您乘坐航班时有多大概率不小心忘记关闭手机?统计后的结果,大约是35%-40%的乘客没有关机。可是二十几年下来,仍然没有出现一例因为乘客没关手机导致的航空事故。你看,我们把思路敞开了一想,这条禁令实在是千疮百孔,没人能举出足够硬的理由说明为什么禁用手机和电子设备。

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是禁令一旦颁布,撤销要比颁布费劲多了,因为要撤销它,就要证明没有危险,而这比证明有危险难度大太多了,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这时候科学技术的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一定也是科技圈之外的变量推动,才能撤销禁令。

2000年后开始出现一些坐飞机的人需要在飞机上接打电话,但打不了,他们只好考虑做提速的火车,或者自己开车,这样航空公司利益就受损了,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争取用户,飞机上开始提供通话服务。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用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的时候,多到了连当初参与制定禁令的人都觉得很不方便的时候,这条禁令才终于松动了。

2013年11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公告,考虑到公众对移动通信和宽带接入的强烈需求,颁布了新版规定,在一定规范下,解禁了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紧接着12月,欧洲航空安全局也公告,从2014年9月起,乘客可以自由使用手持电子设备。

之后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也都放开了限制,把是否允许使用手机飞行模式的权利下放给航空公司。从年初开始中国的部分航班也放开了限制。

小结

这些具体知识和过往的发展就是这么多,我们现在从科学思维的角度来看看:证据这么站不住脚,还能实施二十多年,那必然有其他的原因,这就不在科学之内了,影响它的变量在于风险和成本。既然从学术角度,既不能说绝对有干扰,也不能证明绝对没干扰,所以从成本角度考虑,为了完全避免这种风险,干脆把手机和电子设备都关掉。这个决定在20多年前不论对谁都是一个成本低的解决方案,既然还没有确凿结论,那我们就采取最最保守的措施。只不过时过境?,现在还在使用这种解决方案,成本就提升了很多。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本来并没有太多证据,最终就凭一堆站不住脚的理由开始实施的禁令?

更多问题请在评论处留言,或加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