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有两个问题,现代化和网络互动。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情,和其他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所以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在我们国家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情不一样。比如养鱼,淡水鱼可以在淡水中养,但淡水鱼不能在海水中养。
二、面对面交流有个词叫气质和气场。如果是网络互动,就不会觉得有气场。
面对面互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11/1025/07/7 h6 OPD rq 00014 aed . html
就把这里的人互相换一下。
网络互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浅析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2
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3
互联网对个人的影响3
1.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2.张扬人的个性5
3.人际疏离的作用5
4.网络社交成瘾6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的影响
1.网络民主与“网络和谐时代”7页
2.网络传播中的从众现象与意见领袖的形成8页
参考10
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近十年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新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末流氓蔡、安妮宝贝等第一批网络作家的崛起,到现在各大网站大规模聘请作家,以商业化机制组织作家推出作品,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且极具活力的新文体。10年前,一个会用msn的家庭主妇,配得上报纸上的大书特书。现在70多岁的爷爷整天忙着在QQ上偷菜,在论坛上发帖。
网络交往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有电子邮件、公众* *网络交流平台和网络聊天工具。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与远方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写信和打电话。电话往往产生较贵的资费,沟通的即时性相对较差。电子邮件比写信更快更方便;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既有面对面交流的即时性,又有书写的有序性,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载体。前两种传播方式主要影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现在风靡全球的大众网络传播平台(如facebook、微博、人人网)则极大地推动了网络传播方式和流行趋势,对网民意见群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网络传播大大降低了人际传播的成本,使人际传播更加便捷,因此在人们中迅速普及。
正是由于网络传播工具的这些新特点,互联网对传播方式和人们的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对个人的影响
1.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互联网可以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拓宽交往渠道,促进人际交往新方式的出现。过去一些因地域阻隔而难以相识的人,或者因性格原因而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人,在虚拟外衣的保护和支持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新的朋友,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社交的需求。因为网恋的目的很简单,可以更快的获得友谊。互联网的特性给人一种相对安全和私密的感觉,使得人们在拥挤的现代都市中的个人空间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一个平和的人,所以现实生活中我的好朋友往往都是和我毫无共同之处,却又温柔包容的人。而我有几个网友,在现实生活中互不相识,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但他们和我一样,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其中,有少数人个性很强,甚至每次谈话都不接受不同意见。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做不了朋友。既满足了人际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需要,又避免了人际吸引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展了积极的一面。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虚拟环境和间接身体接触的特点所赋予的安全感和疏离感。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也增加了人际交往的会话资源,网络交往中产生的一些流行符号和网络语言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自我暴露水平的提高和方式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也体现在建立网上友谊的过程中。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现实生活中双方的接触可能微乎其微,网络中身份的可信度较低,降低了自我暴露的风险,从而导致虚拟环境中的安全感。我们往往有一个纯粹的“网民”。你不知道他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但你知道“他的一切”: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和家人的关系如何,他最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网络世界中的自我暴露伴随着虚拟环境中的安全感,往往会跳过自我暴露的第一步——“定向阶段”,直接进入探索性的情感表达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有有利的人际吸引因素,(比如,相同的爱好,一些相似的经历,甚至只是倾听者和知己的关系),就会迅速发展到情感表达阶段。此外,交谈双方自我表露的对等规则有时体现得并不多,与普通意义上的同性关系或亲密关系的建立并无必然联系。这往往体现在网络社交中大量的宣泄式自我暴露。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网络交流建立起来的友谊中,即使是深度的友谊(这里指的是双方的频繁接触和丰富互动,以及双方的高度认同和喜爱),双方的关系仍然是不稳定的。要进一步发展两个人的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就要让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发展成为现实的人际关系。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建立互信和安全感。即使你知道一个网友的所有爱好,你看过的所有电影,读过的所有书籍,你仍然无法对他建立起深深的信任,你面对的仍然是一个虚拟的、不知名的人,不知道其中包含了多少虚假的信息。所以还是要求助于现实社会中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住址、工作等。,甚至通过视频了解长相,或者亲自见面。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了一定的沟通基础之后,这种关系才能继续发展和深化。所以在网络交往中,自我暴露水平的顺序应该是:探索性表达阶段——表达阶段——定向阶段——稳定表达阶段。
2.张扬人的个性
中国社会精神分析指出,网络社会群体既是现实社会群体的延伸,又不同于现实社会群体。其社会角色不确定,社会关系松散,群体感和归属感较弱。在虚拟世界中,性别、种族和年龄都是可变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身份。在网络世界,你的身份就是你自己的身份。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通过虚拟身份和开放平台畅所欲言,不受身份和权威的限制,使人的个性得以张扬。此外,“小群体”网络社区的特点,尤其是因为利益和观点的相似性而组织起来的公共交流平台,也使得自己群体所支持的观点通过群体内的社会支持功能而自我强化。
所以网络上的评论往往是表达自己的个性,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更强烈。网络上经常充斥着现实生活中少见的极端言论,而基于上述原因,新流行的夸张的“咆哮体”就来自于现实生活中从不“咆哮”的人。但由于难以制约这种公共性人格,往往导致群体内部群体极化加剧,不利于合作的开展。
3.人际疏离的作用
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脱离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拉近了远方朋友之间的距离。但有趣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隔绝,人们早已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阻碍。
第一,互联网传播圈的分化和小众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认同。“80后”和“90后”属于两个社交圈,所以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但与他们的父辈相比,这两个群体更接近彼此,因为他们在互联网上更活跃。其次,由于网络交际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辞、找不到亲密伴侣的人也有机会在网络世界中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无疑会加剧他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然而,一些青少年是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童年记忆,不再是一群在河边钓蝌蚪的朋友,而是一群在各自家里在线玩魔兽的朋友。我听到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礼貌,说话做事没有规矩,这是从小缺乏真正社会锻炼的表现。在年轻人中,很多人对户外活动失去了兴趣,起床就打开电脑,一天的活动就是上网聊天和买外卖,有表达欲望就上传一段视频。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形容这群人,“宅”,把他们的性格特点概括为“男人秀”。这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障碍。上面提到的网络传播中的“小群体”加深了网络世界的特征。在网络世界里,其实围绕着不同的交流工具、不同的兴趣爱好或者不同的熟人圈子,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小“群体”。虽然虚拟世界中个体对这些“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远低于现实世界,但个体层面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但不同“群体”之间仍缺乏整体的、有序的交流。现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使用语言的方式、词汇和所持观点都是不同的。在一个“群”里熟悉的网友到了另一个“群”,可能连交流的语言都难以理解。80后听不懂90后的火星语,篮球迷听不懂动漫迷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日常用语。随着网络虚拟世界的发展,已经不能把网络语言的特点概括在一个笼子里,而是要区分淘宝体、豆瓣体、微博体、天涯体。语言障碍只是表面障碍,更重要的是不同群体甚至在价值观上有明显的差异。经常感觉大家对乌托邦、中国扫黄网、西奴揭秘网的评论很奇怪,完全看不懂。而习惯使用互联网的全民和使用传统方式交流的人也有越来越明显的交流障碍。
4.网络社交成瘾
多年来,人们一直担心青少年网瘾,但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现象“成人网瘾”。前者主要痴迷于网络游戏和色情网站,后者是网络社交的典型受害者。一些在社交网站上开发的小游戏,比如QQ农场,一些丰富的论坛,还有刚刚兴起的微博,让很多人乐此不疲。一项关于网络需求重要性的调查显示,虚拟需求、社交需求、展示需求和补偿需求分别排在重要性排行榜的第3-6位。
正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技术进步、远距离通讯、工业城市为主导的时代,农业社会中固定的人际关系被商业社会中更加松散、功利、短命的人际关系所取代,所以我们常常会有社会孤独感,尤其是在新旧交替的中国社会。而网络上的各种社交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不妨碍正常工作的有限归属感,联系自己现在在外地的亲密伴侣。
以大一新生为例,社会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份关于大一新生孤独感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第一次脱离固定家庭、同学、朋友的大一新生,往往会失去稳定的联盟感和引导感,存在较为普遍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现实生活中,我能明显感觉到我们的QQ和大家在大一上学期用的非常频繁。我们常常在和以前高中玩伴的交谈中,感觉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是大家都关心的,所以有很强的归属感。我观察到有两种学生痴迷于社交网络。一类是像我这样性格孤僻的学生,需要在虚拟平台上找到对人际关系的认同感。另一类是过去有很多朋友,但暂时没有在新环境中交到朋友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比第一种更依恋网络平台,是因为除了人际交往的焦虑之外,他们还有很强的心理落差。
网络传播可以消除直接交流的障碍,但也削弱了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现实环境中与人接触的时间被挤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被淡化;而且网络世界的自我中心(可能产生自恋情绪)和稀释规则与现实世界相比,使人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从长远来看,他们将越来越依赖在线交流。
而且网络交往是虚拟的,非身体接触,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不信任。人们一方面在网络交往中摆脱孤独和安逸,另一方面又从社会接触中继续感到孤独。因此,在网络交往中获得的心理安慰并没有完全消除人的社交孤独感,反而使人产生持续孤独所带来的不安感。两个因素的影响会让人对网络交往产生依赖。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的影响
1.网络民主与“网络和谐时代”
关于互联网推动的新民主主义,马克?波斯特在他的书中写道,互联网怎么了?“在书中做了非常精彩的阐述。他指出:“媒体,特别是电视和其他形式的电子媒体,隔离了公民,取代了旧政治空间中的自我”,而“网络社区的显著特征是以不同的方式阻止了民族、阶级、年龄、身份和性别等等级制度的流行”。
在互联网上,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开放的平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向外界传播消息;另一方面,权威地位被淡化。此外,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即时性和灵活性,往往深入到传统媒体无法深入的角落,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大众关注,从而影响舆论,所以网络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民主。比如最近兴起的微博、推特,在各种公共事件中起到了非常有意义的舆论影响作用。
但是有一个现象在我查阅的资料中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所谓的“网络和谐时代”。网上说“网络和谐时代”始于2008年,这是中国互联网高度发达后的新现象。政府和公共网络平台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名,利用软件和管理手段,限制网络人际传播渠道上一些字符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或者屏蔽一些国外网站,造成了网络传播中的一些新现象。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网络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另类语言,包括英文首字母缩写、谐音词,以及人为地在一个名字中间加上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以避免屏蔽“敏感词”,这也引发了新的网络语言流行趋势。
所以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网络舆论,这对于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2.网络传播中的整合与意见领袖的形成。
网络人际交往以多元化和个人主义为特征,也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倾向。网络平台充斥着各种缺乏真实性的信息。广大网民往往竞相转发和评论最震撼的信息,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支持或反对,却忽略了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自身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舆论往往不加选择地或者通过首因效应(追随新闻的原传播者或评论者)追随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这是非常盲目和不理性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它依赖于社交网络平台高度开放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所有信息都有机会随意传播,没有任何选择。第二,网络世界的上述特点造成了网民之间的交流障碍,从而使网民群体更加分散和多样化。所以“网民群体”的意见往往不代表最理性、最先进的声音,而倾向于代表煽动效果最强的人。网民群体的意见反映了一种“乌合之众”的非理性意见。三号,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电视作为被动接收大量无用信息的工具,可能会使人丧失判断和思考能力以及核对信息的灵敏度,成为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娱乐化的“娱乐至死”物种。现在面对网络这个社交平台,其实我们的信息环境中“伪环境”的情况正在加深。网络上的信息内容比电视提供的更丰富多样(所以无用信息更多),不仅在理性思维上越来越无法与传统平面媒体相比,而且真实性很低,加剧了人们对信息汪洋的不知所措。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哲学人类学家阿诺德?盖伦在《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分析》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专业化、道德重组和消费主义使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失去直接经验而依赖二手经验的世界中,从而失去了“对现实的感觉”。而受过现代教育的普通群体却夸大了现实的“有序性”,这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对自身刻板印象的自信。“如果他自己有所有必要的东西...没有理由去听,但有理由去判断、宣告和决定。”而我们的心理倾向是通过对一个事件的零碎印象、刻板印象和直觉来产生声音和态度,以此来简化判断,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在不辨别信息真伪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采取顺从主流意见的态度。一些分析网络人际交往的书籍指出,网络会淡化人们对地域、身份、性别、种族的刻板印象。我认为这种固有的身份会因为网络传播中的虚拟性而变得模糊,但人们对这些身份本身的刻板印象会因为上述因素而增强。
在互联网上,人的地位不再重要,权威专家的观点也不再能左右人心,信息传播者往往不具备很大的公信力和吸引力,但大量泛滥或重复的消息最终会导致信息来源的贬义和模糊,以及失真和误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受众往往会产生从众心理。不加选择地相信和认同一些重复的新闻,尤其是简单粗暴的“愤青”观点,网络中的群体通过社会支持的心理功能,在某些方面加强了群体内成员的从众性和一致性。
网络传播中的非理性从众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从长远来看,也将非常不利于民族现代性精神的转化,可能深刻影响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一个把“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当成无聊好玩,全民追捧“小月亮”,对一个国家的自然灾害幸灾乐祸的群体,能肩负起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重任吗?
在Renren.com这个公共交流平台上,我曾经发布过一条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虚假信息。当时我把它当成一个笑话让人欣赏,但是这个消息仅仅两个小时就在同学圈里转发了45次,大家都信了。
另一个有影响的事件是日本的地震和海啸以及随后的核泄漏。日本地震发生后,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网民立即主动分成了两派。一群人在日本发生灾难时为日本祈祷,另一群人认为这是上帝对日本犯下的罪行的报复而幸灾乐祸。一时间,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支持这一派或那一派的帖子,都是基于“事实”。但是浏览了这些帖子后发现,大部分帖子所依据的“事实”明显是无稽之谈,后来很多消息被证明是捏造的。但当时这种新闻一旦出现,不辨真假就被疯狂转发。后来各种引起恐慌的核泄漏谣言也经历了这个转发过程。而这样的盲目行为,似乎与知识无关。我的网上社交朋友圈基本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国外名牌大学的留学生,但也有很多被假消息蛊惑的很厉害。
正在削弱权威力量但存在大量从众现象的网络世界也促进了意见领袖的形成。我们知道,在“正确答案”不明确的模糊环境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从众行为,意见领袖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强化从众的因素。不像学术权威,不专攻某一领域的学术素养。他们通常是知名作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们的发言都有明确的论证思路和非常强烈的观点和倾向,在普通民众中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和威望,成为新的“舆论权威”。当群众在大量信息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时,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能引导很多人的意见,推动舆论的意见。在中国大陆,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应该是韩寒。不久前,国家为了维护版权,限制了网络免费视频的下载。此政策一出,在网上引起一片声讨,因为侵害了普通网民的利益。但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百度文库侵权事件”却获得了网民的支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寒发表博文谴责百度文库的不良行为。
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