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影评获得高分。
偶然看到这部电影,朋友说好像不错,我们就进了电影院,出来感觉胸有成竹。可以说,在我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我看过很多很多),除了《红河谷》和《深仇大恨V》之外,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回到家,发现网上很多人居然把它归为爱情片,甚至是童话。至于那些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就别提了。虽然我没有提前看过预告片,也没有看过故事大纲,但我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社会现实主义。这是一部关于社会的电影,其他的都只是表象,手法,非常巧妙的手法。
批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人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没有悬念让我想起《功夫熊猫》的一段对话:
——“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那是因为你注意力不集中!”
贾马尔最后能否答对问题拿到200万元并不重要。贾马尔和拉蒂卡有必要最终走到一起。如果你在这两个问题上寻找悬念,那么你找错方向了。不是因为这只是又一个老套的好莱坞/宝莱坞大团圆结局,而是因为在这部电影里,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
中百万大奖容易吗?“教授、医生、律师很少过16000大关”,但贾马尔的问题并不难:印度最受欢迎的演员、印度教神、印度的民族格言(“唯有真理必胜”)、印度“著名诗人”、流行民歌作者等等。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这个节目只是一个介绍。作者/编剧真正想讲的是问题背后的故事,是印度的贫富差距、阶级矛盾、宗教冲突。是大垃圾堆里的贫民窟,是肮脏的恒河,是虐待儿童的乞讨集团,是暴力的红灯区,是腐败的警察,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孤儿。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视野。如果你把它看做一个穷小子意外收获的故事,或者一个穷小子的爱情故事,那无异于买礼物还珍珠。
尤其让我感叹的是编剧的巧妙思维(或者说是原作者的功劳)。这个故事确实是狄更斯的风格。孤儿,贫穷,犯罪,这些要素都有,一个时代可以从一个人说起。特别适合电影表达,故事以问答的形式截取主角的生活片段,而不是连续的叙述,使主题更加突出。十年后,泰坦尼克号被人们记住更多的是杰克和罗斯之间惊天动地的爱情,而不是传说中的“不朽之船”如何在处女航中沉没。而这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相信记住贫民窟和垃圾场的观众会更多。
每个细节都能反映很多东西,就像社会本身一样。只有真理才能胜利,金钱、时尚或谎言贾马尔无法回答。他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被灌输过所谓的国家格言。如果按照他的亲身经历去理解,他真的不知道这些东西哪个才是王道。有钱的黑社会老大,有名的演员,还有装成好人却是盲童的乞丐,都混得不错。真理在哪里?当审问他的警官说“我五岁的女儿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贾迈勒问了他两个问题,一个贫民窟的五岁孩子能回答,但警官回答不了。这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不同的教育,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去处...警察审问贾马尔的开场场景让我们想起了与伊拉克有关的各种虐待和酷刑。警官说:“有许多强盗、强奸犯、骗子和敲诈者等着我去抓。请赶快坦白,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的时间。”但自始至终,我们只看到警察追逐在私人土地上玩耍的穷孩子,殴打在泰姬陵拉客的孤儿,对在车上放火打牌的人视而不见。我们还看到白色的汽车穿梭在孟买狭窄的胡同、被烧毁的贫民窟和拔地而起的高楼中的穷人中间。我们用心可以看到太多。印度的整个社会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拉蒂卡算不了什么。只看爱情故事的人是选择性失明。
有人说萨利姆太狡猾,贾迈勒太天真。我觉得更准确的描述是“机会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萨利姆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可以在生死关头忠于他的兄弟,也可以在其他时候公然背叛他。他可以为钱为权为虎,也可以恍然大悟,和坏人一起死在自己一生追求的金钱堆里。我不喜欢他,但不得不承认他有非常强的生存能力。没有他贾马尔可能活不到今天。在那种社会环境下,萨利姆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优胜劣汰自然选择出来的人,大部分都和他一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社会,以及恶性循环的可能性。
贾马尔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善良又执着,对拉蒂卡从不放弃。萨利姆在火车上数钱的时候,贾迈勒脑子里全是拉蒂卡,兄弟俩的人生观一目了然。演员戴夫·帕特尔现实中只有18岁。有人说贾马尔看起来太瘦,跳舞手脚很长。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虽然外表柔弱,但意志极其坚强。刚开始拷问的时候,胖警察报告说被审问了一晚上,除了名字什么都没问——“他是个硬汉。”当他的长官说“贫民窟的狗到底能知道什么”时,被电晕在后面的贾马尔吐了一口血:“答案。”我印象深刻。贾马尔·马利克(Jamal Malik),18岁,因为力量而格外性感。如果说这部电影是童话,那一定是因为贾马尔几乎不可能的坚持和执着,而不是男女主角离奇的爱情故事。"真理必胜"的贾马尔。无法选择,但他的人生故事却完美诠释了这句话。如果说萨利姆是那个社会的代表人物,贾迈勒就是印度人民的精神象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贾迈勒的天真、善良、理想主义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人们在贾迈勒获得大奖后会为他激动和欢呼。
为什么不是爱情童话?很抱歉我不得不从世俗的角度来分析男女主角的感情,但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一辈子一定是另一个人,除非那个人的意义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贾马尔在那个社会环境下的理想主义,意味着他总是需要一种精神寄托。年轻的时候,我是男明星。贾马尔可以跳进粪坑里签名。母亲去世后,贾马尔和哥哥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兄弟之情不是单纯的友谊,而是爱恨交加。他唯一的朋友,他生命中唯一的好东西就是拉蒂卡。即使贾马尔已经分开多年,他也忘不了拉蒂卡,因为找到她是他生活的主要意义,是他生活的理由。所以我觉得这种类似强迫症的不切实际的坚持其实是可能的,是有现实意义的,不是童话。有人说芙蕾达·平托太美了,我很同意。贾马尔认为拉蒂卡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平托也差不多;如果拉蒂卡没有那么漂亮,会更好地体现她对贾马尔的精神意义。
我一点也不关心贾马尔最后是否赢得大奖(从电影名来看,我觉得他很可能会赢但谁在乎),我也不担心贾马尔找不到拉蒂卡,但我确实担心一件事:拉蒂卡最后去找贾马尔会不会出事?也就是这个故事会以喜剧还是悲剧收场?但我的担心只持续了一秒钟。贾马尔和拉蒂卡的遭遇是一个国家的经历,他们的奋斗是一个社会的奋斗,他们的前景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在记录了印度的过去和现在之后,这部电影一定会给未来带来希望。
这部电影的音乐非常好!虽然我不把它当成爱情童话,但当贾马尔的吻温柔地落在拉蒂卡脸上的伤疤上时,我还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