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六年级语文“矛盾”教案1的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感性地解读矛盾。
2.引导孩子感受文字,从文字中理解含义。
3.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学生在理解道德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重点:
引导孩子感受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中理解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老师说法:小朋友,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然后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成语。
2.老师展示图片,孩子们猜成语故事的名字。
3.老师说法:成语故事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累。每个成语背后,
每个人都有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被时间打磨,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每一句话都成了成功。
语言是如此的深刻而有意义,简洁。阅读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理解事物。
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矛盾。
然后是成语故事!学生一起读题目。
第二,检查学生的单词
1.老师展示生词,开火车读单词。
2.老师说法:这几个字里你最喜欢哪个字?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教师指导“矛盾”的写作。
老师展示了田字格的矛和盾。
老师:仔细看,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大方。
老师总结:矛的十字钩从十字中心线起笔,到十字中心线结束,钩在垂直中心线上。“盾牌”
主冲程更长。
孩子们涂上红色,模仿笔迹。
过渡语:我们都读过生词,我相信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好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讲故事,感受其中的人物。
第三,第一次读故事,总结内容
1,老师出示矛和盾的图片,按名字读图,认识矛和盾。
2.点名读成语故事:读得正确、流利。思考: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
3.同桌两人交流总结的主要内容。
4.点名回答。
5.老师总结:因为这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在总结主要内容的时候,要交代清楚什么时候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是什么。
6.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初读,我相信楚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深入故事,进一步了解人物。
第四,读故事,理解意思
1.在小组中仔细阅读“矛盾”并讨论。
你说的“自夸”是什么意思?谁在文中吹嘘?他是怎么“夸”出来的?书中的插图没有
不是画的。能给大家看看吗?
(老师示:“夸”:“我的盾很坚固,你用什么矛都刺不穿。”“我
我们的矛非常锋利,可以刺穿任何你想要的盾。")
你说的“舌头打结”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
(老师展示:“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矛盾。)
c:你能告诉我“矛盾”是什么意思吗?
(老师说明:自我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不一致,自相矛盾。)让学生记录在课堂记录栏里。
2.分组展示讨论结果,老师要适当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吹自擂,张口结舌。
3.现实生活中,你身边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人们一边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一边砍伐和破坏环境。2、今年节假日不收礼,收礼会收到脑白金。)
4.分组朗读课文,并表演出来。
5.小组陈述。学生评价。
第五,拓展实践,学以致用。
1,老师说法:小朋友,你课后收集了哪些成语故事?谁愿意和你分享?
2.说出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的名字。
3.老师展示“郑仁买鞋”。
买鞋时宁愿相信自己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
郑有个人要买鞋,就先在家里量了脚。
他去了市场上卖鞋的地方,挑了一双鞋,挑了很久。正要买的时候,他突然说:“啊!我忘了我的尺寸!”
说完,他马上回家拿了那张写有尺寸的纸,带走了。他回到市场,却发现卖鞋的人已经走了。他又看了几家鞋店,但再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鞋子了。朋友听了,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
他说:“我只相信大小,不相信自己的脚!”"
朋友听了这句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了。
4.自己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1)不要死板。
(2)做事马虎。
六、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1,教师展示:读成语,了解历史,理解事物,学习知识,积累语言。
2.建议看成语故事。
黑板设计:
沉溺于辞藻/夸张
张口结舌
六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案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内容;
2.为什么会卖矛卖盾的人回答不了别人的问题?
3、明白意思,知道言行要一致。
教学重点:
理解意思
教学黑板:
我的矛非常锋利,可以刺穿任何盾牌。
自夸
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矛能刺穿它。
矛盾的
猛击盾牌:
①对。
②错误
用矛戳盾
戳穿盾牌:
①错误
②右
真理:言行一致。
教学步骤:
首先,检查和复习
1,查看预览。
2.复习新单词。(略)
第二,新拨款
1.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寓言。
2.点名朗读,由其他学生评价。
3.读课文。
4.组织学生交流:你读过什么?
5.交流总结。
6.组织学生讨论:
卖矛和盾的人如何向别人吹嘘?
如果用矛去戳盾会怎么样?
为什么他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
7.组织沟通,做总结。
8.阐述: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矛戳到盾会发生什么;重新分析结果,卖矛卖盾。
在黑板上写完
9、揭示真相:
(1)组织讨论:
卖矛和盾的怎么了?
应该怎么说话,怎么做事?
②总结并完成板书。
10,结合课文,举例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
第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板书;
2.组织朗诵比赛。
第四,课堂总结
动词 (verb的缩写)家庭作业
从生活中找一两个矛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