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人脸数据遭公开售卖,我们的隐私为什么会无处躲藏?

进入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期,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安防、金融、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最广的技术。在国内,学校利用人脸识别,监督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公厕利用人脸识别,提防爱占小便宜的人多拿厕纸;安检利用人脸识别,让警察在三场不同的张学友演唱会上捕获逃犯;人行横道上安装人脸识别,将乱过马路的行人照片公之于众……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似乎体现着一个智慧城市该具备的便捷、高效、安全、文明的特点,然而也不禁让人内心产生不适感,仿佛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让自己无处遁形,甚至连细微表情所透露的情绪都不被放过。

如果说,被监视、被记录行踪会让人产生严重不适感,而相关信息的暴露则会让人恐惧了。有人认为,人脸识别只是对脸部进行编码,虽然每个人的面孔都不同,但它们也是公开的,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并没有侵犯人们的隐私。但是,正如同《经济学人》的文章所指出的:能够低成本、快速和大规模地记录、存储和分析人脸图像的能力,早晚会有一天,会使隐私、公平和信任等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人脸识别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手机中的人脸识别可以用来解锁手机,相册可以对照片中的人物进行自动分类;一些机构可以用来查找罪犯和丢失儿童;

一些公司通过分析脸部特征,来自动诊断罕见的遗传病,比如特发性肢端骨质溶解综合症,否则对它的诊断可能更难以实现等。因此,如何平衡个人隐私与人脸识别商业化普及、政府广泛征用之间的冲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