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12字法和5字法
1. 含法字的文言文语句及翻译
法 :
古写作“灋”(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又有记载云“法”是一种与鹿和牛类似的神兽,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现多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放出来,它如果用犄角顶谁,谁就是罪犯。
1、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东汉·许慎《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 *** 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2、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贾谊《治安策》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战国·墨翟(dí)《墨子》
3、标准;模式/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4、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5、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6.、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韩愈《答李翊书》
7、依法处治
[商鞅]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2. 怎样拿握古文翻译五字诀换。
就是把古文换成现代文。运用这种译法,要着重理解原文中疑难的词语。
例:“燕辟废其学。”句中要着重理解的疑难词语是“燕”和“辟”。
燕,解为玩弄或狎 玩;辟,解为邪僻或不正经的事。译为:“玩弄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他的学业。”
原句 中的五个词都换成了现代词语。 补。
即对原文缺少或省去的成分在译成现代文时予以适当的补充。运用这种 译法,要注意分析原句的结构是不是省略句。
例:“治乱,非天也。”这个句子也是个 省略句,即()治乱,非天()也。
译为:“国家的治乱,不是天造成的。”译文中的 “国家”、“造成”都是补充进去的。
调。就是把原文结构是倒装句的调动为符合现代文结构的句式。
运用这种译 法,要分析这个句子是否倒装。例:“谁与,哭者?”分析原句结构,是个谓语前提的 倒装句。
译为:“哭的是谁呀? ”原句“谁与”是个谓语,译时调到主语后。再如:“戌 狄是膺,荆舒是惩。
”原句中的两个分句都是宾语提前的倒装。“戌狄”、“荆舒”是宾 语,“膺”和“惩”是谓语,“是”是提前宾语的标志词。
把它们的位置调动一下,译 为:“打击戌狄,惩罚荆舒。” 留。
就是把原文中无法译出或不必译出的词保留下来不翻译。采用这种译 法,要看清哪些词是古代的专有名词。
例:“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 将耳。”译为:“秦国所忌怕的,只不过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统帅罢了。”
译 文中的“秦国”、“马服君”、“赵奢”、“赵括”都是古代的人名、国名、官名,在原文中 是专有名词,不必翻译,也无法翻译,所以保留下来。 删。
就是把原文中不需要翻译的词语删去,译文才会通顺,如果勉强译出,译 文就会显得别扭。例如:“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译为:“如果粮食多,财富 有余,干什么事不能成功?”原文中两个“而”字都删去不译,所以译文显得简洁通 顺;反之,如果把“而”保留下来,译为“而又”,就显得多余和别扭了。
换、补、调、留、删五种翻译古文的方法,往往要综合运用,须按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夫星之坠,木之鸭,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译为:“天上星星 的陨落,林间发出的响声,这是天地的变化,气候的化育,很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译 文中的“天上”、“发出”是补;“陨落”、“响声”、“气候”、“现象”、“少”、“出现”是换; “夫”、“之”在译文中被删;“星”、“变”是留;“物之罕至者”译为“很少出现的现象 (罕至之物者)”是调。
3. 文言文翻译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无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了兼任贺州学事。
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讼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
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
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 高登说:“只是我间下不想这样。”
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
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
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
一日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咸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鼾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4.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1.加字法:即在文言文的某个字上加上个字,以变成词。如:鞭数十,“鞭打”几十下。
2.换字法:即把文言文的某个字换成另一个字,如:鞭数十,鞭打“几”十下。
3.调字法:即把文言文中词组的顺序调换,如:舞于空中,在空中飞舞。
4.补字法:即把文言文中隐蔽的词或字添上,如:作青云白鹤观,“我把它”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
5.留字法:即把文言文中的词或字在翻译中留下来。
6.删字法:即把文言文中的词或字在翻译中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