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师的成长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根据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成长情况,我们可对教师生涯做如下设计。
1.参加工作1年,是适应阶段。这阶段拜师学习,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这个阶段是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可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立住脚”。
2.到第3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主要是教师的“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计算机)等一般基本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验等常规基本功;处理重点、难点等课堂教学基本功;分析和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基本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过硬的基本功,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可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站稳脚”。
3.到了第5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这—阶段的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从而构建了自身经验体系。可说在三尺讲台上“站好脚”。
4.在第5至8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这是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平台状态”或“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那点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而那些有远大抱负的教师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扎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蓄势待发。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上下求索”。
5.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此阶段的教师熟知如何激活兴奋点、顺利通过分歧点,维护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些教师因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学科指导能力,业绩突出,被评为省、市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可说是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
6.第1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同时,在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能高屋建瓴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成为教育“名家”。可说是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
创造性教师的发展过程
我们把具有创造才能和创造倾向,能创造性地劳动的教师称谓为创造性教师。当代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着重强调:“教师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现在就从教师创造这个角度分析教师成长的过程及中小学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内部跨度。
创造性教师的前提:合格教师。合格教师应在多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如具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必要的教育知识、良好的师德修养、掌握了教育的基本方法技能、对所教的年龄层次学生身心有足够的了解。有的人在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好多该懂而不懂、该会而不会的东西,或者对学生缺乏起码的爱心,性格冷酷、怪异,那就根本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
创造性教师的初级层次:教育教学能手。称之为教育教学能手的教师能从一般教师察觉不到的事情中发现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与过程,灵活地采用多种新的方式方法,而这样做时,总是把教育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自己与学生的特点作整体的考虑。学生从老师这里感受到一种新鲜的空气和新颖的做法,老师向他们提出了新奇的要求,他们不仅掌握了特定的知识技能,也掌握了新的有效的(有时是有趣的)学法。
创造性教师的高级层次: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我们这里所说的专家型教师,着重是指在一定的学科领域或其他相对专门的教育领域有较长时间、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作出有份量的创造成果的教师。如果说专家型教师的突出优秀之处是教育教学思路开阔,富有创见,教学等专门技术高的话,学者型教师的突出优秀之处就是文化、科学素养高、理论水平高,在知识广博和精深方面及创造性认识的阐发方面接近于专业(专门)的研究人员。学者型教师研究旨趣可能着重在教育科学及教育艺术方面,也可能着重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专门领域。
创造性教师的最高层次: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是极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教师,达到了教师职业成就的顶峰。与上述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相区别的是,教育家型教师不仅模索出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系,而且,他们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践行的模式体系克服现存教育的重大缺陷:对教育工作者***同面临的教育难题发表了富有创见的观点。他们的创造成果及影响力一般都跨越了任教的学科和专门领域,成为对时代挑战教育的有力回应,社会和教育界同行承认和敬重教育家型教师,不仅因为他们“立德”、“立功”,也因为他们“立言”,其著述不是其个人教育教学经验泛泛而谈,而是具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深度和创造意义。
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准
衡量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准因依据不同而不同,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制定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准。
从教师心理素质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职业感与职责感。教师必须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信息组织、转换和传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实现目标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它是推动教师走向成熟的动力。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精神,能够独立地和主动地开展多项复杂工作,能够灵活地处理事情。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教师应有耐受力及调节力。教师应具有清晰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能力。同时,具有接受自我以及运筹、调控自我的能力。
从教育要素间的关系来判明,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友善和互助气氛,为学生提供民主参与的机会,避免使用讥讽的语言。教师应了解同事的成就,并表示赞赏,避免同事间的是是非非。教师要支持校长和中层领导人的决策,能与行政者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处理教师与专业关系上,教师要自愿归属与专业组织,热爱自己的职业。
从教师类型的划分来看,服从型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自尊型教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基本适应或基本胜任教学工作;事业型教师有奉献精神,较强的业务能力,能适应胜任教师工作。其中,事业型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最高。
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教师应具有献身教育的思想,清晰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活动方式,长远的时间观念等。
衡量教师职业成熟的主要标准是:思想成熟、知能成熟、身心成熟。(1)当代教师的思想成熟应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表现为教师要具有奉献精神,具有科技伦理观念和全球意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具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具有国家民族意识和国际化的理念,具有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与吸纳外国先进经验的意识与能力,树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2)当代教师应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首先,要有直接应用于教育过程的应用知识,如学科专业知识、教材教法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等。其次,要有对教师的施教方向起指导规范作用的指导性知识,如教育法规、教育科研知识等。再次,要有对教师吸纳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起加工作用的方法论知识,如哲学、逻辑学、数学、新老“三论”等。此外,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主要有理解他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等。(3)教师身心发展成熟应以心理成熟为标志。教师的心理成熟主要表现为正确的自我意识。教师不仅要清晰准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的教师专业身份,而且要正确自我评价,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师还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成熟的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自主的精神,能独立、主动地开展复杂教育工作,灵活地变通处理事情。教师要有成就感。成熟的教师积极进取,不断寻求“高峰体验”。最后,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的抗教育焦虑的能力,能否忍受一定强度的压力是教师心理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专业成熟的阶段表现
教师的素养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现代人的素质、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一个良好的教师应该掌握:所教的教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的使用、教育基础课程、在课堂里指导教学的相互作用方式、学生评价、班级管理技能、指导与咨询、学校行政的职能、为改进教学进行的教育科研等,及另外三个重要的个性品质:合适的个性、良好的品质和强烈的成就动机。以上教师素质是静态的理想目标,而现实学校教育的复杂性、教育情境的多变性要求教师从动态的环境中把握自身教师角色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便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与成熟的问题。
总体而言,教师在其职业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其中角色适应阶段指青年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分至教育岗位到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完成角色的转换,一般认为需要三年时间。一位新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所经历的阶段中,总是要或多或少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凡克指出,新人行的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多是“角色社会化”问题。他认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第一年可分为两个阶段:(1)入门期:出现的问题多是微观的问题,如学习材料的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控制、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参与问题。(2)成长期:出现的问题多是与同事、管理人员和家长的交往上。因此,他建议教师应努力接受自身的专业角色。加拿大学者则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五个阶段: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高原”、发挥骨干作用。
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并没有最后的专业成熟阶段,只有相对的专业成熟的表现。这种教师专业成熟度可以从几个维度上判明高低。第一,从师生关系上:在课堂上创造友善和互助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民主参与的机会;避免使用讥讽的语言;避免当众为难学生。第二,从教师间的关系上:避免责备以前的教师未能为学生做好准备;了解同事的成就,并表示赞赏;避免同事间的是是非非;避免在学生面前说同事的毛病;对其他学科领域同事的工作抱着尊敬而非鄙视的态度。第三,从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上:能支持校长和中层领导人的决策;当心中有不满时,能与行政者商量解决办法。第四,从教师与专业的关系上:自愿地归属于专业组织(教研组);在专业发展上,希望处于不停息的状态,自觉追求进一步提高;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为之奉献时间和才能。因此,教师应尽快适应岗位、胜任工作、促进专业成熟。
影响教师专业成熟的因素是复合的和多样的,既有来自教师的个人品质及表现,也有来自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类型;既有教学过程之内的情境因素,也有教学过程之外的情境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直接、间接地影响教师专业的成熟。外在教学情境主要指教学设施、课程编排、人事关系、管理制度等。内在的教学情境主要指学习情境,特指班级特性,如现实的学习气氛、班的大小、学生素质差距、学生成份等。影响教师专业成熟的多重因素中,学校的外在教学情境因素的作用十分突出。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学校管理者经常忽视或误解外在情境因素,在实践中仅采用公开课、检验课、优质课等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成熟,并不从根本上改进学校人际关系和学校管理制度,导致教师专业成熟度依然较低,不利于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效能的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