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仪琳和东方不败有关系吗?

原著中仪琳和东方不败没有关系。

原著中东方不败是男的,是个孤儿,任我行收留了他,后来做了日月神教的教主。

仪琳,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恒山派的女弟子,师父是定逸师太。父亲是和尚不戒大师,母亲是恒山派的敲钟老婆婆(原为尼姑)。

扩展资料: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

作者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出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创作背景

《笑傲江湖》自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连载于《明报》。“笑傲江湖”语出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渔夫的“西江月”词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笑傲江湖》的写作从1967年开始。当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正在高潮。“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开始,1966年、1967年、1968年这三年是高潮期。或者根据一部分学者的看法,这三年是“真正的文革”。中***九大以后,其实已经和前面很不一样,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文革不仅在中国大陆进行,也波及到香港。

持右派立场的《明报》受到左派的围攻,而金庸本人一直就关心着天下大事,关注着中国的政治风云,所以他把当时对“文革”的思考,自觉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其实与此同时,金庸每天写的社评,本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评论着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他对“文革”中政治局势的判断每每都是出人意表,结果也被证明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此书是在“文革”时期写的,但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影射文学”,而是受“文革”启发,以生动的艺术画面浓缩了一部中国政治斗争史。

人物形象

1、东方不败:十一岁上认识童百熊。承蒙童百熊救济。父母故世后无以为葬,丧事也是童百熊代为料理的。

入日月神教,改名东方不败,本来只是风雷堂下一名副香主,被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赏识,破格提拔,节节高升,最后被任命为光明左使。

原本任我行意欲授与大位,东方不败却趁任我行痴迷“吸星大法” 走火入魔之际,大肆排斥异己,诛杀不肯臣服于他的教众。最终偷袭任我行,将其囚禁于西湖地牢,篡夺其教主之位。东方不败念在任我行对他有知遇之恩,并未杀任我行,将其关在了西湖牢底。

任我行却有先见之明,不怀好意地把镇教之宝《葵花宝典》传给东方不败,练成后不男不女,心智反常。

东方不败练那《葵花宝典》,照着典上的秘方,自宫练气,炼丹服药,渐渐的胡子没有了,说话声音变了,性子也变了,反而爱上须眉男儿杨莲亭,甘居妾侍,任由驱使。后来仅因杨莲亭想杀童百熊,便亲自出手杀死与自己亲如兄弟、多次有功于己的童百熊。

任我行获救后与恒山派掌门令狐冲、圣姑任盈盈、“天王老子”向问天和“雕侠”上官云一起上黑木崖对付东方不 败以重夺教主之位。

由于东方不败武功高强,凭著《葵花宝典》神功,在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上官云联手围攻之下非但没 有落败,而且一直稳占上风。

于是任盈盈在旁折磨东方不败的情人杨莲亭,使东方不败分心。结 果,东方不败被令狐冲、任我行联手击中背上要害,后任我行趁东方 不败身受重伤之际将他杀死。

2、仪琳:要找一个比仪琳更可爱的女子,恐怕绝不容易。她天真无邪,心地纯洁,毫不懂得掩饰,而最独特之处,是她对"善"的坚定信心,即使身在危难苦楚,也不动摇。是这份信心,使仪琳逢凶化吉。

她对宗教的虔诚出于内心,出于自然,毫不造作,好像不是宗教塑造了她,而是宗教精神恰好最能表达她的个人性格与信念。美貌可爱的小尼姑并不是常见的小说角色,即使以金庸来说,仪琳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百度百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