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

对于国内外炒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奇幻之书”和“达芬奇密码”,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相比,达芬奇可能是被研究最多的一个。不知道是因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还是弗洛伊德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史的学生,我很难想象达芬奇除了同性恋和恋母情结之外,还有什么秘密可以吸引浅薄的当代读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可爱的郇山隐修会,这是一个秘密组织,囊括了作者在浏览历史书时能遇到的所有名人。我甚至可以想象丹?布朗一边写,一边查阅有关文艺复兴的科普书籍,看到波提切利的名字,心想:“哦,这家伙长得不错,让他做1483到1510的郇山隐修会长老吧。”我只觉得幸运的是,作者至少把波提切利的死亡年份说对了。然而,当我看到雨果和德彪西的名字时,我忍不住笑了好几次。我一直以为尼古拉斯?迈尔斯把弗洛伊德和福尔摩斯联系在一起已经很了不起了,丹?布朗能创建一个历史名人大杂烩的“秘密组织”,真是太神奇了。& amp

不过,还是先说说这本书的优点吧,不然我再这么讽刺下去就有点对不起作者了。至于玛利亚·抹大拉和基督之间的风流韵事,任何一个探索频道的观众都会知道这不是新闻。但以这种方式呈现给读者,《达芬奇密码》是第一部。你不得不承认,圣经是一本伟大的书。除了死海古卷、四部伪经和《摩门经》之外,单单天主教承认的《新约》和《旧约》都充满了自相矛盾和模棱两可的文字,以至于任何解释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所以摩西从西奈山下来的时候,是戴手套还是头上有角,要看读者读的是哪个版本的圣经,或者相信哪个理论。对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各种研究也是如此。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对抹大拉的马利亚和耶稣的关系持怀疑态度,但如果有一天考古学真的证明他们确实是夫妻,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或无法接受。毕竟,从13世纪的方济各会开始的使基督人性化的努力最终会走到这一步,这似乎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对这本书的理论核心没有异议。但是,关于这本书的其他部分,除了可笑,我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了。好

懂丹吗?布朗的理论结构,我们首先要了解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作者从一堆旧纸中找出抹大拉的玛利亚与基督关系的一丝蛛丝马迹,构建了一套“倒金字塔”,里面装满了各种畅销小说的必备元素。秘密组织,宗教,性,皇权,血腥的折磨和迫害,充满变态欲望的仆人对主人的忠诚,与剧情无关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浪漫,一些满足读者好奇心的野史轶事,一本畅销小说还能要什么?至于丹?布朗用来支持他的理论的论据更是不堪一击。我以《最后的晚餐》为例。文章中提到,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中坐在基督右手边的人是玛丽。在此之前,我误以为圣约翰是因为古画清洗不足。任何一个有大学学历,有艺术史知识的人都会告诉你,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的创作程序是在湿石膏上作画,这样石膏干了以后,画还能保存很久。但达芬奇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总是改变主意,离开米兰四处游历,所以他用非常规的方式画干石膏。结果这幅画的颜色在达芬奇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剥落了。“最后的晚餐”所在的修道院在1796年拿破仑进攻米兰时被用作仓库。四年后,它在二战期间被淹没和轰炸。如果这还不够的话,1652年,一个脑子不灵光的和尚在壁画所在的墙壁上挖出了一扇门,把基督的一只脚全切了下来(倒霉的和尚死后必须下地狱)。由于画面质量不佳,有学者认为这幅画被后来的艺术家重画过多次。所以从现在开始剩下的《最后的晚餐》只是达芬奇杰作的一个苍白的影子。此外,达芬奇风格的一个特点是,他塑造的男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女人味。如果说坐在基督右手的圣约翰看起来像个女人,那么坐在基督左手第三把交椅的圣斐理伯不也充满了女人的忧伤和温柔吗?另外,如果达芬奇把抹大拉的玛丽放在最后的晚餐里,那么年轻帅气的圣约翰呢?至于作者后来对基督生平经历、秘密团体等等的叙述,我感觉杜撰程度堪比天方夜谭。年轻人

神秘论坛-神秘联盟q官方论坛。

这个倒金字塔理论纯粹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创造的。但我更喜欢印第安纳而不是达芬奇密码?琼斯系列对圣杯和约柜的描述。其实用倒金字塔的理论结构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是这样从历史中挖掘出一句话来写小说的。莎士比亚不知道恺撒死前是否说过那句致命的话:“et tu Brute?”不,我只是凭空写了一部经典剧。毕竟拥有这样一个非传统的理论只是达芬奇密码的点缀,丹?布朗真正的问题在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结构、情节、人物。

首先说一下结构。三条故事线的平行结构几乎是所有畅销小说作家的首选:男女主角的主线索、副线索(这里是巴黎警方的副线索)、幕后坏人的秘密线索(读者直到最后只能在这条线索上看到拼图的一些碎片)。这不仅可以让本来就不是很复杂的剧情显得波澜壮阔,错综复杂,还可以让一些意想不到的话在变换线索时变得危险。我一直觉得这么受欢迎的三线结构就像炒鸡蛋和西红柿一样,差不到哪里去。但是丹。第一次见布朗把三行结构写的这么生硬。线索之间的代入,三线结构的最后总结,都写得不好。我不喜欢悉尼?谢尔顿,但是作为一个畅销小说作家,谢尔顿的作品结构确实很流畅,但是读者却舍不得放出来。丹。布朗和谢尔顿真的应该学习一下结构。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作者在关键时刻结束一章,改改线索的坏习惯。丹。布朗如此热爱如此拙劣的写作技巧,以至于我一开始以为《达芬奇密码》原本是在杂志上连载的,所以作者不得不在关键时刻收笔,以吸引读者购买下一期杂志。来吧,布朗先生,你正在写一本书。你是不是对自己的故事太没有信心,以至于为了让读者继续看下去,不得不使用这样的手段?坦率地说,《达芬奇密码》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不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最后还是得了个B+,但是是作者写的,让我失去了所有的兴趣。神秘论坛-神秘联盟官方论坛既然说了故事,那就来看看《达芬奇密码》的剧情吧。我看到第70章的时候给了这本书一个B,但是最后分数降到了一个D——也就及格了。我能理解作者塞进去的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必要的浪漫。毕竟这是畅销小说的第一要素。但是超级可预测的故事发展,以及结尾的抖音,与主要情节无关,关于女主角亲人和人生经历的包袱,似乎有点幼稚,不是吗?。我不是很擅长预测谁是幕后黑手,因为我不想预测,但即便如此,我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还是看清了幕后黑手,所谓的“领导”的真实身份。剧情发展让人想起大部分冒险解密电子游戏。主角接到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改变故事地点,剧情进入下一阶段。这本书与其说是畅销小说,不如说是电影剧本,或者是RPG或者冒险游戏的剧本。m至于人物塑造,简直比结构和剧情的结合还要差。别提那个没个性的可怜花瓶女主角了。我甚至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故事里。毕竟这部作品中没有值得纪念的人物。这本书我才看完三天,花了半天时间才回忆起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在我的概念里,坏人是最难写的,但在《达芬奇密码》里,不要说有性格的坏人,连有性格的好人都不存在。本来就有很多值得大写特写的地方,比如英国爵士的心理,美国专家的心理,主教的心理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我感动的花瓶女人不那么惊心动魄的回忆,以及这些回忆对这个不那么聪明的女人造成的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精神伤害。。。哦,我的上帝,人物的瘦是畅销小说中的佼佼者之一。虽然可能要求有点高,但我真的希望丹·布朗向马里奥·普佐学习如何塑造有性格有内涵的人。

最后要说说大家广为叫好的加解密过程。这让我想起了Myst之类的益智游戏。我想作者很可能是一个解谜类电子游戏的粉丝,因为其中用到的解码技术几乎在所有的解谜游戏中都遇到过。在这里我强烈推荐神秘三部曲,黑暗降临和福尔摩斯系列。喜欢解密的人可以买下来玩玩,然后就知道达芬奇密码里的解码游戏只是小儿科。七

无论是作为艺术史研究者,还是稍微有点脑子的读者,《达芬奇密码》对我来说连一个精心制作的笑话都算不上。然而不管它的理论多么站不住脚,结构多么糟糕,情节多么简单可想而知,人物多么苍白,它至少让我在一个冬日的午后笑了好几次,拍着桌子直到泪流满面。毕竟没有哪个笑话能达到这种效果。首先,我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没有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