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被刷屏后的低潮期,微信小程序真的死了吗?
我认为小程序“崛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起步阶段做准备,而是为了埋葬所有互联网用户对小程序产品方向的“认知”。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产品是什么?认知是最重要的。例如,支付宝去年春节聚集在五福,平均分享了2亿元人民币。你似乎因为没有在五福聚会而被网民责骂,但这无疑为所有用户埋下了一个认知。大家都知道支付宝的产品有欢聚五福过年的活动,所以今年的五福活动继续上演。就算其他软件有这种活动,也没人认可。因为支付宝已经交了这个认知税,其他产品想改变认知,或者只能交更大的认知税。同样的例子,比如光棍节,因为阿里给了所有互联网用户一个认知,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其他产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增加认知。所以微信小程序的兴起只是先为用户种下一种认知,一切都是为爆发做铺垫。
(我的个人常用小程序页面)
张小龙在发布小程序时,提出了产品的三大特点:“触手可及,用了就走,不用卸载安装。”现在大部分用户只看到了第三个特点,就是你不需要卸载安装,另外两个特点也是蓄势待发。至于准备情况,可能是线下准备没做好,也可能是其他技术原因。当然,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自然有现在已经准备好的产品,这就是O2O的生态。
因为O2O的生态圈一直都很乱,大家都在做O2O的生态圈的建设,小程序可能是对O2O融合爆发最有效的治理,比如各种路边单车的使用。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下载一个新的骑行APP。下载一个新的APP占用内存,更是用车便利性的障碍。使用小程序后,用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页面,然后绑定手机接受短信验证码并支付押金,轻松骑行,方便快捷。这样的小程序很容易从微信中获取用户,降低了用户首次使用的时长和难度,提高了首次使用的体验,也为以后的体验打下了基础。同时,公司也节省了获客成本。
当然,最后我举的O2O的例子可能只是知识小程序的冰山一角,但不代表小程序只能应用于O2O。小程序的扫码不仅仅是关注一个微信官方账号,而是直接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让服务直接与用户对接。
更多的小程序革命,我们期待看到它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