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孩子能写下光影原理吗?
研究表明,从中班到大班的过渡是儿童光影概念发展的飞跃。对于大班孩子产生阴影的原因,最常见的理解是,阴影是黑色的,只有“打光”才能看到;没有光你看不见,但影子依然存在。大班的孩子能注意到阴影、物体、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但对细节了解不够。
儿童对阴影成因的理解大致有四个不同的层次:
(1)缺乏对光影关系的基本感知。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影子,能够找到(或者指出)影子,但是在他们看来,影子是物体本身,是一个附属物,会从某个地方出来。甚至有些孩子认为阴影只存在于黑暗中,白天或者阳光下都没有阴影,因为太亮了。此外,还有少数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影子,无法回答是否在阳光下见过影子。
(2)光照理论。小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关于阴影成因的天真理论。他们意识到光源和阴影是有关系的,认为阴影是黑色的,只有被光“照亮”才能看到。没有光,他们看不见影子,但此时影子依然存在。换句话说,影子不依赖于光,而是物体的附属物,不管我们能不能看到它,它都是存在的;光的作用不是“产生”影子,而是被动地“照亮”影子,让我们看得见。
(3)触发理论。这个层次的孩子认识到,没有光,影子就无法存在(而不是看不见),但说到影子产生的过程,就认为是光照射到物体上,影子就从物体上“跑出来”(或“反射出来”)。此外,一些孩子认为光线可以透过物体照射到阴影上。
(4)阻塞理论。这个层次的孩子意识到物体阻挡光线产生阴影。有的孩子明明知道,光到不了的地方,就形成了阴影;有些孩子还认为,由于物体的阻挡,光线会发生弯曲,可以绕过物体到达阴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