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理知识:谈谈电子琴为什么越来越宽。
从1986年开始,我已经在业余电子琴教学领域工作了近20年。因为电子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引入中国市场,所以我和其他电子琴老师一样,照搬成熟的钢琴教学方法,没有现成的教案。今天,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电子琴被命名为“钢”,而不是钢琴。偏见把电子琴当成了钢琴的敲门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学完电子琴再转钢琴。这种片面的理解是看到了外部而没有看到内部造成的,完全扼杀了电子琴这个完全独立的乐器。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历了临摹、探索、实验、总结等一系列实践。我个人体会到电子琴叫“电”而不是“钢”。
跟随“电”——探索新途径
偏见认为电子琴之所以取名“钢”,是因为它能以钢琴音色完成钢琴曲。我觉得电子琴之所以取名“电”,是因为电子琴能做到,而钢琴做不到;而其他乐器做不到。这些独特的功能就是电子琴被命名为“电”的原因。首先,它有自动伴奏系统。二是可以模仿中西乐器的音色。第三,它有MIDI接口,可以是电脑音乐的音源和声音。以上三种乐器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这使得电子琴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乐器,并在80年代初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电子琴是一种全新的乐器,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不断探索,才能走向成熟。比如市面上大量的电子琴入门教材、分级教材、电子琴音乐选集,都借鉴了很多成熟的钢琴经验来进行电子琴教学。但也带来了它的负面效应——有“用电子琴学钢琴”的嫌疑因此,要想让电子琴的教学也名为“电”,不仅要借鉴,还要根据自身特点,爆出一系列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教材和教法。本文结合自己探索电子琴特色教学的经验,与热心电子琴事业的朋友交流,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
在电子钢琴教学领域,专业和业余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本人从事儿童课后教育。确立业余电子琴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分析市场需求。从和家长的接触中,我知道他们送孩子去学弹电子琴主要是希望提高孩子的素质,培养孩子的兴趣。他们以后不一定成为专家,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和娱乐中有应用的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我以兴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伴随着电子琴的“电”不断探索。我把整个教学规划为模仿和应用两个教学阶段:前3-4年是基础模仿阶段,后3-4年是培养兴趣的应用阶段。
等级考试教学-模拟阶段
在电子琴的业余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分级”这个指挥棒展开的,所以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也是以“分级”的好坏来判断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我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是可以理解的,基本上是客观的。因此,在教学的模仿阶段,可以遵循钢琴教学的成熟套路;比如五线谱阅读、手型、基本触键方法、手指独立性练习、左右手协调等。,这些基本功对于属于键盘音乐的电子琴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必另辟蹊径“拿来”。但只有这些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要忽视属于电子琴特点的教学。”
(一)音色的教学
在考级的教材中,都有选择所有电子琴音乐的音色,或者歌曲之间变换音色的问题。有的作者会标注参考音色,有的则必须由学生自己挑选。简单说是老师指定做的就不对了。因为无法统一各种学生电子琴的型号和品牌,所以无论是书上标注的还是老师指定的都会有很多错误。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学习电子琴的学生,如何通过音色正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就像艺术生必须学习“色彩”这门学科一样,“音色”也应该是必修课。
我在教音色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从三个方面对电子琴的音色进行分类:
(1)根据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原理,告诉学生不同的音色是连续振动的,只有衰减。比如衰减音色,你可以把电子琴调到钢琴音色上按一个键弹四拍,钢琴音色的音量自然由强变弱;说到连续音色,你可以把电子琴调到弦乐合奏音色,也可以弹四拍。弦乐合奏音色的音量始终保持不变,老师再选择多种音色让学生正确分辨。那怎么用呢?老师分别用以上两种音色演奏了一首慢板《朱良》,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时可以要求学生记住“节奏松散”的规律。以长音符为主的旋律要选择连续的音色,节奏要密集。以短音符为主的旋律应选择衰减音色”。
(2)做个测试。如果太阳和月亮只画红白两色,你怎么选择?同学们会一致选择红色画太阳,白色画月亮。颜色有明有暗。人在快乐的时候会献上鲜艳的花朵,在悲伤的时候会黯然失色。颜色可以传达人们的心情。这时要告诉学生,音色和颜色一样,也有“亮色”和“暗色”之分,是通过听觉和内心的想象来体验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小提琴、小号、唢呐等一些明亮的音色和大提琴、长号、巴松管等黑暗的音色,然后学生就会知道如何根据音乐的喜、怒、哀、乐来选择合适的“亮”和“暗”音色。
(3)音色的面积,(这个提法不一定准确)。除了上述可以明暗的音色,还有第三类“中性”音色。比如钢琴、长笛、单簧管都有明暗的二重性,高音区亮,低音区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音色的“双重性”来发挥“中性”音色在表现大与小、远与近、强与弱的音乐形象中的对比作用。另外,音色的面积还有一层含义。每个音色在电子琴的键盘区都有一个“真实区”和一个“失真区”。超过这个面积,音色就不像了。
(B)伴奏。教学速度在分级测试教材中,所有的电子琴音乐都有一个设置伴奏类型和选择速度的问题。同样,如果乐谱有说明,自然可以参考,但教会学生如何设置伴奏类型,正确选择音乐的速度,是电子琴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教授在选择速度的时候,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速度不是衡量比赛水平的标准。在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练习速度,老师所说的速度是指演奏速度,是由对音乐的感受决定的。当我教学时,我希望学生根据四个步骤进行选择:
(1)得到一段音乐,先哼出它的旋律,或者在钢琴上弹奏;听听音乐似乎在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想象一下故事中的画面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经历,将感情的强度分为由快至慢、由强至弱四个等级。a)奔放跳跃开朗型;b)骄傲热情的赞美型;c)整齐有力的庄重型;d)悲伤和难过。
(3)四种不同的情绪等级对应不同的速度区间。开朗型可在130~110拍之间选择;赞型可以在120~100拍之间选择;庄重型可在110~90拍之间选择;缺失类型可以在80到60拍之间选择。这些规定可能并不准确,但对于孩子来说,毕竟找到了选择速度的方向和一定的范围。
(4)速度确定后,暂时不要在电子琴的速度键上输入(因为电子琴的每种伴奏类型在选择时都会同时设置伴奏类型的默认速度),先设置伴奏类型,再输入速度值。必须根据音乐的拍号来选择伴奏类型。原则上是2/4拍。4/4拍可用于大多数伴奏类型;而3/4拍只能用“圆舞曲”,6/8拍只能用“慢摇”。为了方便学生选择,我按照四个情绪等级推荐常用的伴奏风格:a)欢快型的中国节奏和迪斯科,b)赞美型的波尔卡和博萨诺娃,c)进行曲,庄重型的波尔卡,d)八步舞和慢摇滚。
兴趣教学-应用阶段
在我们南昌市的业余电子琴教学中,对于3-4年后的电子琴学生来说,有两种现象。少部分学生被父母转到钢琴,大量学生选择放弃。转钢琴的原因如上所述。父母认为“电子琴是钢琴的敲门砖”,迟早会转到钢琴上。我对大量选择放弃的学生做过调查。学生和家长为钢琴学习努力了几年,其实没有人愿意扔掉。由于分级模式单一,孩子不感兴趣,所以分级成了负担。学了几年钢琴,家长看到孩子离开了钢琴考试,也无能为力。选择放弃真的很无奈。所以“放弃”现象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切实际造成的。选择放弃当老师的同学也很难过。鉴于这种情况,我就单纯的想转移一下。为不想继续考的同学组建一个“电子钢琴管弦乐班”。其显著特点是:
(1)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2)一切教学都是为兴趣和应用服务的。
(3)家长不会在课堂上陪读,重点从读、唱、玩、写、编、做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十几年的艰难探索中,有过坎坷,有过流浪,但努力终有回报。《乐团》让我自己的学生也不亏,以兴趣和应用为特色的教学吸引了其他琴童,也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乐团班”从最初十几个学生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基础班、中级班、高级班、电脑音乐班四年教学。到2006年,“电子钢琴管弦乐班”共有120多名学生,学历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不等。
提高学习兴趣,需要解剖这个年龄段孩子兴趣的内涵。我发现:
(1)同学们喜欢放自己喜欢的歌。
(2)孩子有好动、爱陪伴的倾向,朋友聚在一起玩互动游戏会是最开心的。
(3)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想尝试自己展示一切。所以我打算用独唱、合奏、题歌三种不同的形式作为三种载体来开展教学。
(1)独奏曲——非常好听的独奏曲有钢琴曲和电子钢琴曲。这些曲目可以由家长和学生推荐,也可以从广播电视经常播放的歌曲中选取,在考试资料中选取。一旦选定了这些歌曲,我会用电脑音乐制作光盘,让学生们在家听演示,自学。因为学生喜欢,自然不需要家长老师的监督。学生从模仿到自学,仅仅喜欢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把握两点:
(1)视唱练耳节奏教学。对于键盘乐器来说,它的音准已经不是问题,音高误差都是粗心造成的。但是节奏的准确唱法,无论是自学还是合奏,都应该是教学重点,大家都要考。第一,要规范用手跟随电子琴不同速度的节拍器。第二,教学生如何画节拍线(音符和休止符的时间线)。第三,统一学生视唱节奏的唱法。为了方便记忆,我给学生编了一个唱歌公式。长音符/节拍/相同(持续时间)都唱“咔嚓”/停顿当“空”唱/短。长(时长)唱“de click”。经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像看报纸一样唱一首新歌的节奏,节奏准确的话家庭的自学也能得到保证。
(2)指法设计教学。在考试教学的模仿阶段,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标准化指法,对指法的规律会有一些感受。这时候只要老师抓住机会总结归纳,那么指法设计的基本功也是可以掌握的。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几个原则:a)指法不能“硬跳”,一段旋律可以有多种指法设计,只要流畅简洁即可。b)手指标记。向前指法只标注“第一声”,其余指法必须标注“二声”,要明确指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直指法最容易,要根据旋律找到对应的“位置”;穿指、交叉指、扩指、缩指分别用于旋律的上下,设计时穿什么。手指交叉多少应该是“不多也不少”;扩展手指时,只有第一指可以配合其他四指扩展三个音以上,五指只能扩展三个音。d)同音字变指法适用于两个音相同时移动手位,或使密集的同音字弹得清晰有“颗粒”感。e)在指法设计上,也要有“前瞻性”,即在编一句的时候,要为下一句“留一条后路”。
(2)合奏——有两种有趣的合奏。一种是中国音协作曲的四重奏,声部很少,自动和弦和节奏。因为相对容易,所以我在等级考试的教学阶段就采用了。本文所指的合奏不受自动和弦和节拍器的约束。电子琴的一种音色(包括打击乐器音色)是一种乐器,完全按照《风与弦》的乐谱表来演奏。这个电子琴合奏有四个特点:a)没有自动节拍器,所以必须有指挥。b)学生必须非常注意指挥者的手势和表情,跟着指挥做轻、重、慢、急的变化;售票员。乐手们都一心在玩一个很精彩的音乐游戏,很好玩。c)由于电子琴拥有无与伦比的音库和丰富的打击乐器,可以演奏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西洋管、弦乐、民族管、弦乐和电声流行乐。排练合奏仿佛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音乐殿堂,好奇。d)声部数量在8~12以内。分工合作“一个都不能少”很有凝聚力。乐谱有些来源可以直接复制,大量需要老师移植或改编,所以全新的需要重新创作。十几年来,我尝试着写了大量的电子琴合奏,希望同事们一起为孩子们创作。排练合奏大致分为三个过程:
(1)单独培训教学。我把所有的合奏歌曲都做成了CD演示碟,让同学们听听合奏效果,适当介绍一些音乐背景,然后拿出谱子来分声部,安排这周在家练习的曲目(一般控制在20小节左右)。业余学习受限于出勤和个人水平的差异,所以每个声部要配两个人,分声部好坏。声部讲完后,按照声部和指挥的习惯坐好。上课时,给每个声部一些时间,让他们轻声唱自己的声部节奏,然后检查一下,所有的声部都是评委。这个过程可以作为课堂纠错,保证语音错误在家庭训练前消除。声音部分的练习是在家里完成的,下节课要求熟练视奏。
(2)综合教学。第二周,在合成课前,老师要去声部检查或回答学生的问题,然后把电子琴的主音量调到弱的级别(主音量的范围已经按照强、中、弱三个级别设定在约定的位置),听老师用极慢的速度敲击声音进行“模糊合成”。目的让大家感受合奏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当这部分停了一小段,你可以数一下节拍,当它停了很长一段,你可以记住其他部分的旋律。经过约3~4次的“模糊合成”后,进入“独奏”部分。所谓“独奏”,是指除独奏部分外,其他部分音量保持不变的“清晰合成”。一般来说,声部独唱的顺序是先旋律声部,再和声,伴奏声部,再低音和打击乐声部。即使“模糊合成”有错误也不要停下来,以感受合成效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清音合成》中独奏部分出现错误时,老师应停下来纠正,不宜一开始就培养哪些小节错了,原地纠正,以节省时间,养成视奏的好习惯。经过一轮“独奏”,所有学生进入“环行合成”。此时,将主卷全部调至强势水平,让学生享受几倍的合作成果,因为合成教学只是一个“架子”,合成部分有熟练的流程,所以以后安排新的段落势在必行。
(3)精细安排教学。当一个系综完全合成后,它只是一个“空白”。精细安排的意思是:a)速度到位,此时老师不能用敲击声,而是用手势指挥速度的快慢变化。要求学生以看谱为辅,以指挥为重。在某个地方指挥的左右手势的具体含义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并固定下来。b)零件之间的色调平衡。真正的小号和真正的小提琴在一起演奏时,音量差别很大,但在电子琴上就不一样了。所以老师在精心编曲的时候,要考虑每一段谁是主乐器,谁是伴奏乐器,注意音色的平衡,防止主副声部的差异,一般用左手控制电子琴的主音量键,达到音色的平衡。c)音乐的句法和力度。老师在配乐创作前期根据键盘音乐的习惯,标注了连音、断奏、跳音、力度的F. M.P、渐强、渐强。这些细节在作曲时一般很难做到,一定不能放过。d)为了舞台效果,有时需要训练去掉乐谱架甚至站着表演,剧场音响和表演肢体动作等。
(3)话题歌——非常适用
话题音乐是指以一首普通的歌曲或旋律为话题,学生利用三年在“管弦乐班”系统学习的乐理知识,将其写成相当于4.5级技术难度的电子钢琴曲。就像从识字开始学语文;构词法;造句;它最终会写一篇作文,所以也叫“音乐作文”。在学校,3~4年级可以写一篇作文,而学了3~4年钢琴的孩子不会弹新歌,会有歌。好好表现的机会,往往只能带着遗憾放弃。进入电子琴乐团班,孩子的求知欲和良好的演奏心理都能得到满足和实现。对音乐理论和编曲的系统学习让他们如虎添翼,音乐的编曲方式也与众不同。这些“练习”虽然还不成熟,但是因为拿起笔来自己谱曲,所以特别有活力,很新潮;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有一些让老师和学生都自叹不如的“碰笔”。在父母眼里,这是一种生存技能,连学钢琴和小提琴的都来上管弦乐课。话题歌曲的教学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在《基础乐理》、《和声》的教学中,学生看不懂成人教材,但学了之后还是做不到,教学一度进入两难境地。是困境迫使我去编一套乐理教材,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1)乐理可视化教学。乐理对成人来说也是抽象的,所以我用了三种方法告诉孩子如何把它变成形象:a)画图。例如,如果符头是椭圆形的,简单地画一个鹌鹑蛋。这个蛋怎么画很精致,可以用公式记住。人物头像鹌鹑蛋/不要直立。不要侧身站着/线要穿过中间/站直中间。比如低音谱号就是画一只耳朵,画的公式是;三点看低音谱号/左压耳朵三次/耳洞开一点/其他两点夹四条线。b)示范法。比如说到音程和声的概念,我把清水和墨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变成黑水,然后让学生听一个纯净的八度;前面是视觉的完全混合,后面是听觉的完全和谐。把白米和黑豆混在一起,既混又可辨,然后让学生听一个大三度音程;白米和黑豆没有完全混合,但间隔也不完全和谐。最后油水混合,结果油水互不相溶,然后让学生听第二个音程,声音刺耳;三种演示让学生理解完整、不完整、不和谐的含义。c)拟人法。比如说“调圆”,就好比两个人在“c大调”站东西五角(纯五度)设站,每五角“站名”(调号)会增加一个升或降的符号;专业对应的平行辅修,就像一个人的影子“在后面”,距离三度。
(2)背诵教学。学生的主要精力是文化课,大脑仓库全部被语文、数学、英语占据,留给课后繁重课业负担的空间并不多。基于此,我制定的相应对策是上课消化,牢记精髓,简化工作。讲课时要求学生不看课本,不记笔记,专心听讲,保证上课听懂。课后用“接龙”游戏提问。上一个人不能按照规则回答问题,下一个人会回答,并在课堂上努力巩固。每一课必须记住的要点都写在课本上,以便学生容易记忆。比如写八分音符的公式:下不像9/上不像6/后缀都写在右边/上S,飘出/下Z扭进去。再比如写区间的公式:写区间不难/先看行间度数/同度数/纯。有所增加。还有降/数度检查调数/全调。半色调。看键盘/多滴。写音程有两个步骤。这些公式对学生完成乐理作业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学生也愿意立即接受效果。
(3)有效性的差异化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乐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于教师掌握讲课进度,让家长了解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的反馈方法。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等级评定法”和“逐步积分法”。如果在课堂作业中通过率只有50%,反映出学生掌握的不够理想,老师应该放慢进度或者换个角度讲解。因为家长不陪课,不了解,难免会对孩子学习乐理感到不安。有了乐理作业的评分评价,就会踏实很多。a)评级方法。比如视唱练耳,第一次成功是“优秀”,第二次成功是“良好”,第三次成功是“及格”。这个评价的结果是一个由视唱练耳的速度、音准、长短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练习。b)循序渐进法,像数学考试一样一步步给小分,然后统计总分。比如写小和弦Cm,第一步给谱号10分,第二步给根音、三音、五音三个基本音10分。如果这两个步骤都错了,那就反映出是粗心造成的。第三步根据小和弦的结构给20分,下面是小音程,上面是大三音程,三个音要改成变调级be。
话题音乐三年教学包括写话题的呈现部分(分句、设计指法、选择节奏、速度、音色、和弦安排);开发部(和声技法、手工、钢琴伴奏、节奏与旋律变奏、学科);项目的高潮与再现部;项目的前奏、终曲等一系列内容。毕业时,学生的题歌《答题卡》包含两项,播放一段自己写的独奏曲,并呈现手写乐谱。因为我会写主题曲,打开了进入电子琴飞跃阶段——电脑音乐教学的大门。
电脑音乐-跳跃舞台
如果你想继续深造或者加入专业人士的行列,你必须转到electone。在电子琴的业余教学中,我认为还有另一片“希望的田野”有待开拓,那就是电脑音乐教学的普及。电脑音乐是利用电脑作为工具。通过人们的写作和制作,你可以作曲、编曲、指挥和演奏来制作你自己的CD。学习电脑音乐并不神秘,其中三个是电脑知识,七个是人脑的音乐知识。电脑音乐教学应满足五个基本条件:
(1)有一台带多媒体功能的电脑。电脑音乐真正来到我们身边是在1993左右,但是它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任何一台主流电脑的数字音频处理功能无所不包。
(2)拥有高质量的“音源”。现在任何电脑主板都内置软声卡,可以作为电脑音乐引入的音源。它的缺点是音质一般,按照GM标准合成的128种音库中没有民族乐器和民族打击乐的音色。这两个缺点可以通过电子琴来弥补,电脑和电子琴的“强强联合”可以通过搭配一根MIDI线来实现。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安装一个电脑音乐软件。知名软件如Cakewalk4.0、5.0到9.0及其替代产品Sonar3.0都可以从网上下载。
(4)剩下的就是人的因素了。想到的曲子可以用五线谱正确的写出,可以选择音色,节奏,速度,学习和弦匹配,编曲技法等等。
(5)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前三个基本条件很容易达到,我们电子琴管弦乐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第四个条件,所以电脑音乐课就是教学生如何使用Cakewalk9.0软件。教他们如何将自己的话题歌曲按曲目输入到MIDI文件中,然后通过听电脑的合成效果学习录音、混音成WAV音频文件、刻成CD等一系列方法。电脑音乐课的教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想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我试图在教学中遵循三个步骤:
(1)如何使用Cakewalk E9.0的主要工具.主要包括主界面的曲目设置,打开“五线谱窗口”时如何选择乐谱表,设置调号、拍号等准备工作;然后根据四个方面:a)基本音、变调的写法,b)点状、切分音、三连音、任意音长等各种时间值的写法,c)强弱、渐强弱乐句的写法,d)音乐的基本速度和渐快渐慢的写法,分别告诉学生是用那个工具实现的。学生必须在电脑上尝试这些工具才能掌握它们,所以我从视唱练耳教材中选择一些歌曲让学生在家练习。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可移动的“优”盘,上面有“教室文件夹”和“家庭文件夹”,既是作业本,也方便老师检查和答疑。
(2)2)cakewalk 9.0软件的写作技巧。这篇文章内容太多,很难面面俱到。因为计算机必须是机器,乐谱中的大量符号是计算机无法识别的;比如连音、Hold、跳跃、震音、滑音、波纹、中间改变音色、音乐片段的重复与衔接等。必须根据人的实际表现状态输入。有些软件只要输入和弦符号就可以自动伴奏,就像电子琴一样,但是Cakewalke9.0必须自己编写伴奏音型。我提倡自己写,因为自动伴奏是由和弦、贝斯、打击乐部分组成的,对学生的多声部写作是很好的锻炼。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两种方法,a)“剥胶带”法。学生在电子琴中选择一种伴奏类型,慢速弹奏和弦。分别记住它三个声部的音色和节奏,参照这个基本型写出自己的伴奏。b)电子琴的伴奏是固定的,所以看起来很平淡,没有变化。于是我写了一些“示范曲”让学生在家考一考,也提出了参考标准:抄袭者为“及格”,修饰者为“良好”,创新者为“优秀”。
(3)综合应用Cakewalke9.0制作主题曲。有了以上两步的基础训练,同学们就可以把题歌搬到电脑上制作了。我要求学生利用live软件的强大功能,不要抄袭原稿,要不断修改比较,同时在电脑音乐课上开展“学科音乐MIDI音乐制作大赛”活动。通过电脑音乐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普遍掌握电脑音乐这一高科技工具;更深层次的意义是电子琴的功能和学生的才华得到了拓展,眼界更高了。他们就像拥有一支演奏精湛、努力的乐队。有了这个神奇的“乐队”,学生的创造力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事实证明,电脑版的题歌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整体效果都超出了老师的预期,而让家长高兴的是,电脑音乐课让孩子掌握了两项特长;用电脑打印精美五线谱,用电脑和电子琴制作自己的CD。
回顾20年的教学历程,我逐渐认识了电子琴这种新兴的乐器,一条符合自身规律的业余教学之路开始变得清晰和宽广。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比如在理论和实践中,更注重实践能力,在个人和集体中强调团队精神,在借鉴和发展中需要创新竞争。因此,艺术教育也需要树立新的理念。在电子琴业余教学领域,可以在独奏教学中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合奏教学中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主题音乐教学中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电子琴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生命力很强,它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