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为什么叫“讲故事”
论“讲故事”(1)
作者:林瀚说唱艺术团丁芬整理
评书就是讲故事,也叫“讲故事”、“讲故事”。在台湾省,叫“评书”。讲故事的人叫“说话的人”,用的稿子叫“故事书”。其中,宋元故事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明清张卉小说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所以评书与古典小说一直有着血肉联系。
讲故事的起源很早。据可靠记载,早在隋唐时期,民间评书就在各地流行。说书虽然不是“说唱”(流行于唐代),是只说不唱的项目,但说书的技巧相当高明。因为评书的思路是“今人说旧事”,除了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起到了评论是非的作用。在过去教育不普及的年代,在古老的乡村社会,听评书就像听历史一样,具有教育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宋代是演说家最美好的时代,也是评书最辉煌的时代。那时候不仅有小说(关于鬼的故事,传说,公案等。)、经典(关于佛经和禅宗的故事)、史书(关于历次战争兴衰的故事),还要两个人合演,比如字谜之类的文字游戏和有趣的问答,甚至还有同伴。
宋代有专门进行说唱艺术表演的场所,称为“瓦房”,意思是便于聚集和分散,较小的地方称为“勾栏”,与民国以来北方杂技聚集的地方的独特景象十分相似,如北平的天桥、天津的叶全商城、济南的大观园、开封的索国寺等。
曾经有一句妙语:“听说书籍落泪——我为古人担忧”,宋代这位说书人的魅力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卷一中被描述得淋漓尽致:
“说汉奸怀奸,发愚怒;
都说忠臣受委屈,心必流泪;
谈鬼使羽毛颤抖;
永远在我心里,它让美丽的女人又绿又惨又红..."
这和现代说书人发挥的感人力量没什么区别!
评书是一门纯口语的行为艺术,与其他说唱艺术有很大不同。它没有布景,没有伴奏,也没有手(帮忙)。它只是一把扇子,一块醒着的木头(一种令人眩晕的木头)和桌椅,这些都是它的道具,所以它是一门高难度的行为艺术,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要讲得生动传神,同时也要画出感情和内心。他们都必须是用语言来描述的专家。
讲故事和说话的技巧,就像写文章一样,叫做“笔法”,有前进笔、后退笔、伏笔、隐笔、插笔、补笔等不同的叫法,就是有那么多不同的表现技巧。各种“笔法”交错变换的运用,构成了说书人高超的讲故事指导,再加上对人物、景物、心理深刻生动的描写,堪称一流的表演。
说书的起源和表演形式
论说书的起源和表演形式
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书品种,流传于中国北方的评书艺术形成于清初。据多方资料,评书虽是一种口头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多为“唱曲”。相传,在京形成的第一代评书艺术王红星,原是名为“黑仔本”的“说唱”艺人;20世纪初,许多在北方农村表演“西河鼓”和“东北鼓”的“说唱”艺人,进城后改行讲故事。这是中国曲艺演变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早期讲故事是一个人坐在书桌后面折扇,醒木。常用于演出开始或幕间休息时,作为提醒观众安静或警醒观众以增强演出效果的道具,故名),身穿传统袍服,发表演说,评论故事。到了20世纪中叶,大部分人不用桌椅、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着说、表演,衣服也不固定穿长袍。
评书以北方语音为主,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中国流行于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由于口语的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和介绍是主要的语言运用。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程序和规范,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首“固定的诗”或讲一个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要讲故事,评论故事中的人情和事。如果引入新的人物,要说“开脸”,即描述或说明人物的出身、身份、外貌、性格等特征;讲故事的场景叫“结尾砌砖”;如果在故事中赞美人物的品德、外貌或景点,往往会以大段对句的形式背诵骈文,称为“颂”,充满音乐美和语言美;在重要或精彩的地方说话和表演时,我们经常使用“叠句”或“串口”,即我们使用重叠句来加强说话和表演的效果。在故事讲述中,为了吸引观众,制造悬念和使用“禁锢”和“按钮”是根本的结构技巧。所以它的表演层出不穷,条理分明,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表演者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具备各种素质。比如一首诗《西江月》里说,“世间事多,评书难学。叙事表不好评论,千言万语必背。一个要声音大,一个要失意迟到。假装自己武装自己就像一出大戏。”
评书节目以长卷为主,表演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替、英雄战役和侠义故事。后来到了20世纪中期,也出现了适合在派对上舞台表演的中短篇小说和短书,但长书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