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神功心法的最原始口诀出自哪部作品
“北冥神功心法”出自金庸先生所著《天龙八部》:
展将开来,第一行写着“北冥神功”。字迹娟秀而有力,便与绸包外所书的笔致相同。其后写道:《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
北冥一词最早出现在《逍遥游》。
扩展资料:
关于「吸星大法」的来源,在金庸小说的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说法。
在最早期的版本中,金庸小说只有两套能吸人内功的武功,分别为「朱蛤神功」(早期《天龙八部》并无北冥神功,只有能吸人内力的「朱蛤神功」以及另一套不能吸人内力的「北冥真气神功」)及「吸星大法」(《笑傲江湖》)。
朱蛤神功乃是段誉由奇遇而自然出现的奇功,实质并非武学。若认真界定,则最早版中,只有「吸星大法」一套。亦因为这个原因,吸星大法成为了吸内力武功的经典,比起「北冥神功」出名。
金庸在修订《天龙八部》时,将最初的「朱蛤神功」与「北冥真气神功」结合,成为日后著名的「北冥神功」。在这一修订后,《笑傲江湖》亦作出修订,提出吸星大法来源,指吸星大法乃源自北宋年间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与丁春秋「化功大法」,主要多集合在「化功大法」之上。
在世纪新修版时,金庸对「吸星大法」再作修订,较早前版本的吸星大法,主要是承继了「化功大法」一路,新修版则改为承继「北冥神功」正宗,与「化功大法」再无关连,并且留下了一段「段皇爷」学「北冥神功」对神功的感想,以及逍遥派前辈高人分析吸人内力的武学的见解。
此处的「段皇爷」极有可能就是《天龙八部》的段誉,这使得《天龙八部》与《笑傲江湖》的关系更形紧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