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六

是双陆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从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和传世文物来看,双陆曾经相当流行过。

在我国古代的博戏中,除了六博以外,还有一种叫“双陆”的盘局游戏曾经风行一时。这种棋戏在古代又叫“握槊”、“长行”,另外还有“波罗塞戏”的别名。关于双陆在中国的出现,有着多种说法。《事物纪原》一书说,三国时曹魏“陈思王曹子建制双陆,置投子二”。而《山樵暇语》则认为“双陆出天竺(今印度)……其流入中国则自曹植始之也”。上述二种看法虽在双陆的起源方面相异,但均以汉魏之际作为在中国出现的始发点,表明双陆这一棋戏于三国时已在中国流行了。宋人洪遵著有《谱双》一书,其中将双陆分为北双陆、南双陆、大食双陆、真腊双陆等多种制式,其棋盘刻线均不相同。从这一点来分析,双陆当是舶来之品,传入日久,才化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华古游戏。

双陆传入中国后,流行于曹魏,盛于南北朝、隋、唐以迄宋、元时期。但隋以前的史籍中,谈及双陆者鲜见,到了唐朝,记载才多起来。《旧唐书.后姐传》记载:武三思进入宫中,被升为御床,有一次和韦后打双陆,唐中宗就在一旁为他们点筹进行娱乐游戏。唐代张读的《宣室志》里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秀才一天在洛阳城内的一处空宅中借宿,睡梦中看见堂中走出道士、和尚各15人,排作6行;另有两个怪物出现,各有21个洞眼,其中四眼闪动着红光。道士和和尚在怪物的指挥下或奔或走,分布四方,聚散无常。每当人单行时,常被对方的人众击倒而离开。第一天,秀才在堂上寻找,结果从壁角中发现双陆子30枚、殷子一对,才明白了原委。从这则故事中,我们看出流行于唐时双陆的大略形制。

在日本,现存有一部叫做《双陆锦囊钞》的书,书中简要地述说了双陆的玩法。日本的双陆是唐朝时传入的,因此,其格式和行棋方法完全照搬唐式。根据书中所述,一套双陆主要包括棋盘,黑白棋子各15枚,殷子2枚。其中棋盘上面刻有对等的12竖线; 骰子呈六面体,分别刻有从一到六的数值。玩时,首先掷出二骰,骰子顶面所显示的值是几,便行进几步。先将全部己方15枚棋子走进最后的6条刻线以内者,即获全胜。由于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因而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

宋代,双陆在各地更为普及。当时,北方的酒楼茶馆里,往往设有双陆盘,供人们边品茶边玩双陆。这时的城市中还出现了双陆的赌博组织,一般在双陆赌博时均设有筹,以筹之多少赌得钱财,外人入赌,还有优惠条件,如预先受饶3一4筹(胜一局双陆至多得2筹)等,可以想见赌博组织中高手的实力。这时的双陆形制与打法和唐代差别不大,宋末元初人陈元散在《事林广记》一书中曾刻入了当时流行的“打双陆图”,对双陆的格式、布局有着形象的表现。

1974年,辽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中出土了一副双陆棋具。其棋盘长52 .8厘米,宽25.4厘米,左右两个长边各以骨片嵌制了12个圆型的“路”标和一个新月型的“门”标。棋子为尖顶平底中有束腰,高4.6厘米,底径2.5厘米,***30枚, 一半为白子,一半施黑漆为黑子。两枚骰子出土时已朽。这副双陆棋具与《事林广记》中的“打双陆图”形制相一致,反映出当时北方的契丹人中也盛行双陆游戏。

双陆在元代属于一种“才子型”的游戏,为文人及风流子弟所喜爱,像诗人柳贯、曲家周德清、戏剧家关汉卿等均有咏颂双陆的佳作传世。及至明、清,双陆仍有流传,不过已略呈衰势。在《金瓶梅》、《镜花缘》及《风筝误》等小说、剧本中尚有提及。大概是由于象棋的盛行,双陆这一在中国古代流行了二千余年的博戏便逐渐地不那么时兴了,一直最终失传。

由于双陆已失传,有些学者曾试图将双陆游戏恢复,但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