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魔爪”伸向青少年。如何规范它们?
目前国内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发达国家差不多,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由于不同国家治疗指南的差异,抑郁症的最佳治疗策略存在争议。与成人抑郁症相比,目前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多采用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首先选择心理治疗。在无条件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但要强调个体化治疗。
临床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的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潜在的自杀风险,尤其是在用药初期。同时,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抗抑郁药对青少年患者无效,一些抗抑郁药还可能有严重的副作用和潜在的自杀风险。在抗抑郁药物方面,比较了抗抑郁药物和安慰剂对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发现氟西汀明显优于安慰剂。
美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在2016年制定的青少年抑郁指南也指出,对于轻度抑郁的青少年,在初始治疗中不使用抗抑郁药物,对于轻度抑郁且无严重并发症或自杀迹象的青少年,提供有限时间(2至3个月)的独立非指示性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或引导性自救。为中重度抑郁症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单独CBT、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治疗或心理动力治疗);建议这种治疗至少持续三个月。除非与心理治疗结合,否则不要给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药物治疗必须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除非患者拒绝心理治疗。同时,应制定具体计划,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评估精神状态和总体进展。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心理治疗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有助于改变认知,改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最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率,减少功能损害。